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凌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06-108
在中西方的文学翻译中,虽然译者的身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从文本和译著的角度来说译者兼具几重身份,他是文本的读者、阐释者和评论者,是译著的作者,也是文本和译著两者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2.
纪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40-142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淼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48-50
本文以《接骨师之女》为例,详细分析了这部小说之中描写的华裔母女之间、以及这对母女与周围美国人的冲突与融合,揭示了当时美国华裔人群的生活情况,由此来分析美国华裔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牟方君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3):33-36
广州很早就是中国通往欧、美以及南洋诸国最近的航线起点.广州城市由华洋贸易而兴起,也由于华洋贸易的持续发展才能历久不衰,成为非常重要的港口都会,积淀了深厚的蓝色历史文化.本文从多个侧面对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广州城市航运文化进行了分析、述评. 相似文献
5.
张小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5)
随着日本在明治时期迈入近代民族国家的行列,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首次面临着如何在民族国家中自我定位的问题.在他们对近代日本文化身份的探询中表现出两条主要的自我定位路线:他们或是成为国家主义者,淹没在"主流的意识形态"话语中,为侵略战争摇旗呐喊;或是执迷在"纯粹的文化主义者"角色中,完全忽略民族-国家的因素,导致其发出的话语仍然成为发动战争的思想资源,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意识到在知识分子和民族国家的关系中永远充满着民族性和普遍人类性之间的张力.如果事先预设偏向任何一方的立场的话,都有可能使我们走向歧途.也许,正如酒井直树所说,只有以"具体个别性"的"实践主体"的身份,生动地"介入"每个"事件"之中,才能够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描述中关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一对核心概念.通过运用8个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问题测量,发现多数美国民众把国家、家庭、父母放在优先于个人的位置,同时他们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给予了较高认同.由此证明个人主义并不是衡量和描述美国人文化价值观的唯一指针,而在国家公共外交中,如何抓住中美两国文化的“相似性”,“求同存异”是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