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茅盾擅长以经济视角创作小说。他为什么关注“经济”?他的小说怎样写“经济”细节?他的“经济”细节究竟写得如何?本文从“经济”视域进一步解读茅盾20世纪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认为茅盾细腻的“经济”描绘文字,正是他构建真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厦的基石。茅盾缜密、精细的经济细节,逼真描绘了那一时代人们生活的挣扎,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蕴含着深沉的理性意识和悲剧力量,而这正是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简单走向事实--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小说《活着》在余华的先锋创作之后的叙事转型特征与意义。《活着》的叙事转型表现为 :作者内心真实与作品人物真实的融合统一 ,新的叙事内涵与节奏 ,叙述语言的明确性与包容性。文章还简要分析了《活着》叙事转型的深层原因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交通》2008,(1):13
针对珠三角存在重复建设、内耗严重等问题,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的隋军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市政建设一体化的建议》。他认为,在统一规划下协调发展的珠三角城市群所跺出的声响将会惊动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5.
徐讦的小说既被称为"文化哲理小说"又是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注重了本文与读者阅读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鬼恋》本文的延宕、多义性和作者营造出的让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等几个方面探讨作品被读者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实力派作家,他的小说风格多样,艺术成就很高,小说之外创作的大量的散文更是脍炙人口,颇受评论家和读者喜爱,本文从其艺术特质出发,论证了他的散文成就,认为他的散文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忧患意识和批判情结,阳刚和优柔合一的风格,古典的雅洁和西北口语交融的语言等特色,同时,也对他的近期散文中出现的颓废,没落的情调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莫言的《幽默与趣味》两部寓言式作品同置于“人的异化”这个话题之下,从表现主题,文体风格,创作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试图从精神层面上探求异化现象在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处时代不同的国家呈现出的具体表现形式,作者认为,认清异化的实质,对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来说,有助于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以防异化现象的再度蔓延。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是欧洲近代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对莎士比亚的悲剧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从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美学特征、他所建构的悲剧冲突和悲剧的死亡的结局等方面论述了莎士比亚悲剧美学思想的特点,说明了他对后世悲剧创作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要论述了小说《活着》在余华的先锋创作之后的叙事转型特征与意义。《活着》的叙事转型表现为:作内心真实与作品人物真实的融合统一,新的叙事内涵与节奏,叙述语言的明确性与包容性。章还简要分析了《活着》叙事转型的深层原因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玉  FA 《家用汽车》2006,(9):120-121
7月29日,期待已久的《家用汽车》第二届读者见面会终于同大家见面了,与第一届相隔整整10个月,10个月前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下在呱呱坠地,如今再看,他已经开始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了。会议室墙上的十张《家用汽车》封面海报,代表了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此次读者见面会,我们邀请到的读者大多是看着《家用汽车》一路走来的,所以他们最有发言权,我们的编辑也可以趁机好好学上一课。  相似文献   

11.
叙述者在叙事时总要表现出对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任何叙述文本都避免不了叙述者的评论干预。现代文学作品对于评论干预的要求越来越高,评论干预的研究也因此更加不容忽视。文章在综述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指出评论干预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所在。首先,学界对于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三者之间关系缺乏明确界定。其次,评论干预研究多集中在显性评论干预,对于隐性评论干预关注不够。再者,研究多聚焦具体作品的评论干预分析探讨,鲜见评论干预的系统理论探究。最后,评论干预在叙事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未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英译与布克文学奖作品的汉译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世界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理念,探讨茅盾文学奖外译所涉及的跨文化交流的诸多因素,通过分析评奖委员会、作者、译者、出版社与评论者五方在作品翻译、出版与接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英译与接受,本文认为各方应该在已有观念和角度的基础上结合其译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远观的视野下,发挥合作力作用,让诸多复杂因素合力推进英文读者对茅盾文学奖英译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深度,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核、中国社会现实与现状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而促进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3.
现行《海商法》、《担保法》、《船舶登记条例》规范了船舶抵押制度,但在船舶抵押实务和海事审判实践中,这些法律、法规关系之间还存在某些矛盾和相互交叉,船舶抵押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船舶抵押权登记的一些法律问题,如:抵押权登记的效力、第三人范围、抵押船舶转移效力等问题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操作难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林白在其近年来的作品中有了明显的风格转变,从长篇《万物花开》到新作《致一九七五》,不仅在题材方面有所超越,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创作视角和观念发生了转变,尤其在《致一九七五》中明确地展示了注重底层社会和人们的情感世界的民间立场,由此显示了一种作家走向更为成熟和宽广的创作道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伍慧明的《骨》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中的代表作。它主要从安娜与父亲、尼娜与父亲、莱拉与父亲这三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来集中展现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三个女儿中,安娜是极端的反抗者,属于“失根”族群中的一员;尼娜是洒脱的西化者,她最终选择了抛弃中国文化身份;莱拉是温和的叛逆者,属于“落地生根”类型。文章认为,莱拉所展现的这种“落地生根”类型的混杂新文化身份,对于当代华裔文化身份认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美国文学史上两部非常优秀、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女性主义。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作为案例,对照分析它们体现女性主义手法的异同,使读者不仅能深刻理解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碍他船行驶”这~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内规》)中被引用以来一直未进行深入地讨论.它与让路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是否在《内规》中还存在着“让路”以外的另一种责任关系?文中通过对“无碍他船行驶”的法律意义及其与“让路”关系的理论分析,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内规》中存在除“让路”、“互为让路”以外的第三种责任关系——无碍他船行驶,并阐述了“无碍他船行驶”在《内规》各条款中的具体含义.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史记》作为一部集史书与子书特色于一体的伟大著作,人们从其中不仅可以了解从上古时代至汉朝千年来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还可以认识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作者司马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文章将以全书最后一卷《太史公自序》作为关键线索和纲领,根据其中所包含的司马迁家族背景介绍、对《论六家要旨》的和阐发、与壶遂的对话以及《史记》创作特点等几部分来分章进行探讨,并补充论述春秋至汉代的子学传统作为文化背景,综合以上来整体把握《史记》一书的创作旨趣和司马迁的子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对于单位职工创作的作品,首先应当分清是职务创作还是非职务创作.对于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属因单位介入程度不同而不同.单位介入程度低的职务作品,著作权一般归创作者个人享有.反之,著作权则归单位享有.本文所阐述的另一大问题是关于著作权的例外.笔者认为,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立体艺术作品进行平面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后,进行商业使用,属于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交通高教研究》1993,(1):84-90
究竟怎样才称得上世界第一流大学,现在还没有公认的评价标准。由美国50所最著名的大学组成的美国大学协会曾经发表过两份研究报告:一是1977年发表的《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利益》.一是1982年发表的《研究型大学和它的支持者》。报告认为,开拓和传播知识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同等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