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可以在不同坐标中获得复式理解的命题。随着坐标的变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别可以从“自己”“中国”“亚洲”和“世界”几个坐标系中得到不同的定位与解释。坐标的变动,自然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空间扩展的原则递进的。不同坐标中对命题理解的变化,不是主观的,而是依托于鲜活的现代经验之多维构成方式转换的。其中,“以中国为方法”构成理解这一命题的核心。这不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方法视角,而是一种观察大变局的出发点与着眼点;这也是以往观察大变局长期缺失、需要补缺的视角。这样的观察,是为了让中国更了解世界,世界更乐意接纳中国。从总体上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古今之变”的一个构成部分,后者是为了在确定性的基础上理解前者的相倚命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起源论、文化类型论,文化复兴论、文化传播论及汉字与中西论等方面,对活跃于五四前后的东方文化派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观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从整体上看,东方文化派的中国文化观表现出反思新文化运动,批判西化主义,重塑中国文化形象,因应世界文化对话,及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三大时代特色,是当时国人文化自觉与民族觉醒的深刻反映,但同时,亦存在忽视文化生,盲目自大与虚骄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结合民族工作的历史情况和现实需求提出的要求。这一论题具有哲学上的理论依据,也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联合体”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根基,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大一统”和“家国同构”的哲学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哲学源流;现代政治哲学“权利与共同体塑造”的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原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哲学基础。要深刻揭露和深入批判资本主义错误思潮、“传统文化中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西方错误的政治哲学立场等危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念。要在马克思主义“联合体”塑造的制度实践与文化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的治理实践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从观念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汉阳区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武汉“大客厅”之美誉。其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基本思路如下:用以大禹文化为内涵的一颗“中国心”,以知音文化、归元文化为内涵的两道亮色,以龟山公园、武汉动物园、武汉开发区工业园为基点的三园风光,另有四大旅游购物商圈、五项旅游服务保障和六条主题旅游线路设计,共同打造有声有色的汉阳游。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用实践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效度与信度。第一,就文化语用实践逻辑而言,紧密围绕文化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是助力国际传播规避“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基本前提。第二,就文化语用实践路径来看,以文化指示和文化行为为主要抓手,有利于国际传播实现从“话里”到“化外”的整体超越。第三,就文化语用实践自觉来说,在语言使用维度对接文化大循环背景下的不同类型文化信息表达,有助于国际传播完成从“脱敏”到“高敏”的转型升级,也有益于凸显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提升国际认同度。总而言之,以文化语用视角介入国际传播实践有助于拓展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研究的视野,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在全球治理中有效弘扬中国精神,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共享发展"是新时代党执政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新继承与创新。"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和价值内涵,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的思想一脉相承。"共享发展"理念表征"让人民幸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执政价值追求,体现价值维度和现实维度的高度融合。"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在于它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融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它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着眼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彰显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之治的第一动力,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拓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战略支撑,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中国之治的核心驱动。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定力的凸显,又是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禀赋的自信与坚持,更是在新的时代高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密码。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一个误区是:科技与人文日益走向分裂,诸多设计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品位相背离,也摒弃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之,促进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须通过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与文化观,培养人们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不断加强政策导向,完善相关制度等途径来促进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作者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时代性是第一位的,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现状分析,认为“民族性”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问题,因为当代无数画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新风貌仍明显地表现出与民族文化的血缘关系,这种精神上的回归是自觉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复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前提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论述对于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文章从自信、自觉、自强三个方面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我国文化复兴的具体方略,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既具有生成的历时同构性,又具有共时交融性。在实现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典型特征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关系实现中国梦的总体方向与推进路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大众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9月22日是中国第六个城市无车日,此次无车日的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长治公交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行动将“无车日”打造成绿色交通、和谐公交的载体。使广大市民在“无车日”里,既享受到热情的服务,又得到了绿色交通、城市环保方面的理念教育,自觉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从而降低城市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公德与私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包含着承接晚清——“五四”对中国缺乏公德传统反省批判的工作。中国传统血亲伦理的私人关系性、差序等级与权宜相对主义,至今制约着中国公共生活与私人品质的现代性转变。现代公德与私德的分化性、个体人格对公德的自觉承担、以及公德远超出遵纪守法的政治高度的公共关怀精神,是公德建设的三个方面。公私德建设不仅是从伦理观念信仰到行为习惯的教化修养,同时要求相应的公私领域社会体制改革,即实现“公民”必需的权利保障,否则会流于唯心论的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具有“内向性”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悲剧意识是存在的,但其冲突性比之于西方及中国近代悲剧意识较弱一些,并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团圆”实质上表现了人民在痛苦的现实中对“善”的追求,是“中和之美”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剧《哈姆雷特》,摈弃以往专注研究该剧的“复仇”主题,“性格悲剧”或“生与死问题悲剧”一面,从基督教文化角度分析该剧中侧重人性善与恶的决斗主题,旨在更加全面地看待古典悲剧作品,以便挖掘其深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中职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中通过对中职学生的现状以及6S管理与校同文化的背景、作用、意义和具体实施等方面的阐述,具体论述了我校对在“引入‘6S’管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所进行的尝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4月22日下午.无锡公交召开2011年“和谐公交、市民共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就所辖150条公交线路的优化方案和12条公交线路的文化建设方案向广大市民乘客征集“金点子”。这是无锡公交继2009年开展“我的线路我设计”主题活动和2010年开展“微笑之旅、从‘心’出发”主题活动之后面向广大市民乘客开展的又一次互动共建活动。2011年是我市新一轮“公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市公交将联合新闻媒体,面向全社会开展“和谐公交、市民共建”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为自己自觉设定的实践志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的实践体现。新哲学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和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它是社会政治经济的“晴雨表”。80年代初,中国兴起的“文化热”,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次再反思,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次“价值转换”。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亚文化研究,诸如:“饮食文化”、“鬼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