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地铁换乘站的乘客滞留问题,依据工作日早高峰的客流特征和乘客滞留特征,建立滞留情况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南京地铁大行宫站设施布局,采用AnyLogic搭建仿真实验研究发车间隔、候车人数等因素对乘客滞留人数及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08:00前后滞留最为严重,滞留人数由初始的52人上升至160人左右,其中64.8% 的乘客滞留在站台中部的5个区域,高峰小时结束后滞留人数仍保持在110人左右;发车间隔减小20 s后滞留得到初步缓解.模型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换乘站台的滞留情况和变化趋势,降低发车间隔时间、适当限流并引导乘客分散候车,既能够有效地减少滞留乘客的数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滞留现象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通过管理优化提升高峰期长途汽车站旅客设施的服务能力,根据汽车站旅客聚集过程建立旅客聚集人数模型,按单位人均候车面积指标将汽车站旅客设施服务水平分为A、B、C、D、E共5级,计算了天津市八里台汽车站高峰日的分时段旅客聚集人数,发现旅客设施在C级及以下服务水平的营运时段达52.63%,通过提前检票、满载发车等措施改进管理措施,可使站内旅客聚集人数减少25.98%、不高于C级服务水平营运时段降低为2.63%。结果表明,改进管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旅客设施服务能力,提前检票和满载发车是高峰期长途汽车站设施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在面对高峰时刻大量的通勤客流时,有可能因地铁已满负荷行驶乘客而等待下一车辆,由此产生轨道站点候车时间。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铁IC卡数据来计算高峰时期乘客真实候车时间的方法。其特点是针对特定OD,通过高峰时刻乘客出行时间与非高峰时刻乘客的出行时间的关系来计算乘客站内高峰候车时间。基于IC卡数据可计算出真实准确的候车时间,并使用北京市地铁IC卡数据计算了北京市278个轨道站点站内候车时间,并对其候车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上海市居民通勤现状并改善其薄弱环节,以通勤时间为切入点,调查并分析上海市15个小区的居民通勤出行特征。首先明确通勤方式链定义,分析通勤方式链基本结构和环节组成,将其分为9大类23小类。同时划分4类通勤时间区间以及5类交通态度人群。总结方式链的时空分布规律,考虑主要态度人群"简单安全型"的通勤意愿,以公共汽车、地铁、公共交通组合方式链为例,评价方式链各环节效率。依据感知时间设计通勤者主观评价模型,不同环节通勤时间的改善会存在感知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接驳和候车是必要且易于改善的重点环节:接驳时间每增加1 min,期望节省时间平均增加0.021 min;候车时间每增加1 min,期望节省时间平均增加0.619 min。  相似文献   

7.
张铭航  韦锦  范伟莉  葛健豪  朱炜 《城市交通》2023,(2):109-117+72
在大规模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条件下,同一OD间不同路径旅行时间的可靠性差异加大,进而对乘客出行选择产生影响。将乘客一次出行的路径旅行时间划分为走行时间(包括进站、换乘和出站走行时间)、候车时间(包括起始站和换乘站的候车时间)和乘车时间,运用概率密度函数对各分段时间进行定量解析与拟合。界定OD间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的内涵,提出以标准差和缓冲指数作为可靠性评价指标并给出计算方法。以北京地铁网络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OD间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并从实证角度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平峰时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由于高峰时段列车运行延误与乘客走行差异是影响OD间路径旅行时间的重要因素,以上海地铁网络中某一OD为研究实例,结果表明高峰时段不同路径旅行时间可靠性对乘客实际出行路径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铁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需要对乘客快速疏散。合理的地铁信息能够优化地铁乘客组织的水平,改善乘客候车条件。为深入了解乘客对地铁信息的物资质量感知度,提高地铁服务质量,在分析乘客地铁多维度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分析型KANO模型建立地铁信息服务质量测评体系。以北京市地铁换乘站—望京站为例,测评乘客对地铁信息的服务质量感知情况。  相似文献   

9.
吕慎  田锋 《交通标准化》2013,(21):21-25
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分布是决定换乘乘客平均候车时间,优化并制定公交协调调度策略和方案的关键性因素。首先,选取世界之窗地铁换乘枢纽为调查地点,分高峰和平峰时段分别调查换乘乘客到站时间、送客车辆发车间隔等。然后,根据均值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均值的因素。基于此,应用回归分析建立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均值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均值有很大的差异,且高峰时段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均值是换乘客流量的二次函数,而平峰时段换乘乘客到站时间均值不受换乘乘客客流量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公交智能卡数据挖掘中转乘行为、通勤出行、非通勤出行识别的改进方法, 将关注点从公交换乘过程信息转移到换乘链间隔期的持续时长和空间位移信息, 以换乘链断裂时长和位移2个维度计算公交换乘链断裂点概率, 制作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断裂点时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矩阵, 对比了这2种分布的差异;检验了断裂时长序列和断裂位移序列的稳定性, 标识了2条曲线的突变点和拐点, 用于推断转乘引起的转移距离和转乘时长的阈值参数;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差值时长序列曲线进行移动平均滤波处理, 使得曲线的突变与极值之间的关联能够解释转乘、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3种行为与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之间的关联;采用北京市整个一周的地面公交和地铁系统样本数据对方法进行验证, 并根据时间序列和位移序列曲线确定样本数据中常见公交换乘行为的阈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断裂点时空信息对样本数据中的换乘行为能提供更合理的识别分类参数;持卡人在站点间转移的容忍距离约为1.6km;断裂点转乘时长与非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临界点为22~48min;非通勤出行和通勤出行的时长临界点约为478min, 非通勤出行断裂点最大概率时长为140min;通勤出行的断裂时长接近期望值为601且标准差为44的正态分布;基于新方法得出的参数改善了公交出行活动的识别率, 转乘行为、通勤出行与非通勤出行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6.1%、4.2%、6.2%。可见, 换乘链断裂点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不但可作为公交换乘行为识别的依据, 还可能带来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地铁通道和高峰时段客流描述成排队系统,在分析参数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排队优化模型,将行人服务水平的概念引入到地铁人行通道通行能力的计算中,得出了一套新的地铁通道宽度取值方法。建立仿真模型对给定到达和服务规律的排队优化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模拟任意一种到达和服务规律的通道排队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排队优化模型和仿真模拟在最低服务等级下得出的结果均与现有设计规范得出的值比较接近,但随着设定服务等级的提高,前2种方法计算出的通道宽度值呈现较明显的同步增长趋势,而现有规范得出的值呈水平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铁站作为运输线的一个空间节点,是提供旅客换乘和候车的一种静态设施,也是乘客在地铁线路上最能直接接触到的建筑空间。本文研究总结了地铁站空间情节的性质和类型,将地铁车站建筑的空间情节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营造良好地铁空间情节的意义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军 《轨道交通》2006,(1):67-6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成长,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交通工具的首选,因此,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正在竭尽全力发展地铁、轻轨、磁浮等交通事业。这些全新的建设工程项目,势必给施工和安全保障带来诸多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13,(12):21-21
日前,记者从郑州市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获悉,《郑州地铁票务政策》已制定出炉。和全国地铁通行政策一样,郑州地铁车站从进闸机至完成乘车出闸机有120分钟时长限制,超时将按全程最高票价重新收费;持一卡通卡付费乘车可享9.5折优惠。  相似文献   

15.
周媛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1):151-154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日常出行采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及相关线路选择。因此,如何平衡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作用,使其功效最大化,就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出一种地铁线路对公交线路影响的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西安市(该市正在修建地铁)的公共交通线路数据为例,建立蒙特卡洛仿真模型,估计出修建地铁后各条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和乘客平均候车时间,通过比较修建地铁前后地铁站附近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和乘客平均候车时间的改变情况,给出铺设地铁后公交系统运营线路规划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国贸桥交通枢纽拥有庞大的公交运输车队,但难以应付过于集中的晚高 峰期出行需求.本文对国贸桥周边 1.1 平方公里内停车场、地铁、公交车站及周边大厦交通 需求展开广泛细致的交通调查,重点分析了 10 个公交车站的 116 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运行 情况.通过对公交出行客运量、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间隔、乘客候车人数及候车时间等运行 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国贸桥交通枢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本研究对公 交主导型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香港地铁的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现代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地铁运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地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轨道交通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客流密集,特别是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在通风、客流快速疏散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对运营安全防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城际公交车高峰时段发车间隔时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城际客运通道城际铁路的发展,为满足城际公交旅客出行需求,综合考虑城际公交车辆的旅客分担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将旅客到达公交始发站候车过程视为泊松过程,建立基于公交化运营组织模式的高峰时段车辆开行间隔时间不均等的优化模型,相应提出旅客候车等待时间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算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增加公交的吸引力,申城酝酿公交地铁换乘优惠,在43条线路实现优惠换乘的基础上,2007年将推广到全市的300条线路,并逐步推行老年人和学生的优惠乘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06,(3):20-25
比利时鲁汶大学念博士的哈先生和太太由衷地夸赞说:“广州地铁很先进,很干净。”哈太太说,即使与地铁交通很成熟的欧洲国家相比,广州地铁的设施都不逊色。对此,很多在欧洲回来的留学人员都表示认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