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公安部发布《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11号,以下简称111号令),进一步提高了酒后驾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严惩恶意补领驾驶证行为、完善驾驶人身体条件自主申报制度、明确驾驶证审验规定等四项管理规定。修改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维护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的一项有效措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交通安全管理理念和做法,对我国的交通安全法规、法规教育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本结合实际,提出了全面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4个部门规章《道路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69号令)、《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10,(2):96-97
2010年4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将在全国正式施行。与旧版记分办法相比,新规一次性扣12分的项目从7项减少到6项,除了“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这两项之外,其他4项有较大变动。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  相似文献   

6.
正为配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的实施,根据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的要求,公安交通管理法律文书的格式  相似文献   

7.
从4月1日起,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下称《程序规定》)将正式实施。据介绍,“电子眼”的设置和查询、滞纳金等驾驶人普遍关注的问题都有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8.
12月上旬,公安部公布了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下称《规定》)(公安部令第69号)。修订后的《规定》明确写明电子眼拍下司机违法行为后须25目内供社会查询,并首次规定了滞纳金的上限。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机动车管理规定变化非常大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l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等两项重要的强制性标准先后颁布实施。新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机动车管理工作,解决了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难点、疑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公安部制定发布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即公安部令第71号,并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就《规定》的要点和大家关心的问题,谈一些个人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省公安厅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就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制订了相关细则,规范交警执法行为,中止了对十种轻微违法行为的执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安部修订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5号)的要求,3月29日,广州历史上首次公布了全市启用的462个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也称“电子眼”)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105号令)、《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公通字[2008]58号)、《关于加强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公交管[2008]215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规范执法工作的意见》(公交管[2008]248号)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实施了“轻微违法不处罚”的人性化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和公安部“金盾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展,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愈演愈烈,至今为止,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违法、道路交通事故等信息库都已经实现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都是一种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各国具有说服力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足以证明,超速行驶是道路交通的第一杀手,其危害远远超过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由于超速行驶的严重危害性,世界各国都立法严禁超速行驶,并采用各种手段努力控制超速行驶,对违法处以严厉处罚,以期减少因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公安交通科技窗》2005,(4):F003-F003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标委会”)分别于2005年6月22日和7月5日,在南京召开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驾驶人桩考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审定会。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保持对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严管态势,规范机动车临时号牌使用管理,公安部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号牌管理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超速行驶违法行为分析和治理对策”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达的2004年度研究项目,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近年来我国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违法行为的状况、特点、形成原因及所导致交通死亡事故的特征,提出科学、全面治理超速行驶违法行为的技术和管理政策。该项目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江苏大学、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有关专家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本文是该项目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非现场交通违法可以跨省异地处理,意味着便民服务改革又迈进了一步。这种公共服务异地办理的思维,真正让民众"少跑腿"。近日,公安部发布《公安部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相似文献   

20.
孙正良 《城市交通》2004,2(3):49-51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机动车保险费率与投保人安全驾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全国机动车保险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推行与驾驶人安全行车挂钩的机动车保险浮动费率。这是解决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交通事故受害者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