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通长江大桥全长11 072m,主航道桥为(140+462+1 092+462+140)m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采用设在主梁上弦节点顶面的双腹拉板式钢锚箱方案。钢锚箱由多个单体部件组焊而成,厚板较多,焊后变形校正难;安装时定位尺寸放样难,精度要求高。考虑到该桥锚箱的锚拉板较厚,且零件较长,若先将锚拉板与上弦杆件焊接,易造成较大焊接变形,因此该桥锚箱施工采用先将两侧锚拉板与"井"字形构件预制成整体,再整体与主桁构件焊接的方法。通过分析找出钢锚箱定位尺寸相互关系的函数方程,利用函数计算法快速得出全桥各锚箱的定位尺寸值,解决了锚箱放样难题;研究了合理组拼顺序和焊接方法,克服了焊后变形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汽车稳定杆是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及汽车准确行驶的重要部件。稳定杆球头销一旦发生失效将导致汽车稳定杆整体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汽车行驶安全。为确定某40Cr汽车稳定杆球头销发生断裂失效原因,对失效球销进行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维氏硬度测试、断口分析、氢含量检测,结合电阻焊接和镀锌工艺,进行了综合失效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球头销的断裂模式为沿晶脆断,断裂原因为电阻焊熔合区外层存在局部未熔合,镀锌后未能有效消氢处理,导致焊接区发生吸氢,从而引发氢脆断裂。通过200℃保温消氢2h热处理前后氢含量对比分析,提出增加消氢热处理工艺并控制电阻焊工艺参数避免类似断裂失效,为球头销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身焊接常见有惰性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和电弧焊等工艺。不管是在高强度钢车身构件及整体式车身的修理中,还是在对车身外部覆盖件的修理中,气体保护焊与其它车身焊接相比,有着以下优点:操作方法容易掌握;焊接板件熔化快,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强度降低和变形;电弧平稳,熔池小,便于控制。由于具备以上优点,所以气体保护焊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在对B480QZR和40Cr两种不同钢材的焊接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了B480QZR+40Cr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工艺方案,通过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实践,或得了较好的焊接接头质量,满足了传动轴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激光焊及其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焊的原理、接头形式、接头的间隙要求、焊接过程的控制及其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激光焊用于大面积钣件的拼接,镀Zn板的焊接,HSLA钢与低碳钢、不锈钢、镀层板等异种材质、不同厚度的“拼接钣坯”的焊接,对于降低整车质量与成本,提高结构强度与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铝质气缸盖为铝合金铸件,内部形状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上面易产生裂纹,下面水道孔易被硬水腐蚀,常常需要修复.用焊接加工修复工艺,一般不需预热;如遇裂纹过长,就需进行预热,还必须开V形槽,并将焊接处氧化铝及杂质彻底清除,再与另一废气缸盖用螺栓拧紧而合并,避免变形,然后预热至250~260℃,将其放平施焊.焊补裂缝时,应分成长50~60mm的区段,自裂缝中间开始,相继背向焊接,即采用逆向焊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与钢桥面板连接焊缝的疲劳耐久性,开发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内焊技术,通过龙门焊接平台驱动连杆,将6台内焊机器人送入6根U肋内部同时进行12条内侧角焊缝的焊接。解决了U肋内焊设备、工艺、检测、返修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U肋内焊的可靠、优质、高效焊接。U肋内焊技术将U肋与钢桥面板之间的连接焊缝由单面角焊缝改变为双面角焊缝形式,从根本上改善U肋焊缝焊根处应力集中问题,避免从焊缝焊根处产生疲劳裂纹,同时大幅提高桥面板焊趾处疲劳性能,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内焊技术成功应用于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此外,结合U肋内焊技术,提出了U肋与横隔板交叉处新构造方案,以期全面提升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钢桁拱桥,其中主墩支座处的加劲弦节点杆件为Q500qE钢,采用栓焊结合的整体节点构造,结构形式和连接关系复杂、焊缝密集,制造难度大。制造过程中,采用"正装法"解决了复杂结构的空间几何关系精度控制和磨光顶紧难题;试验比选确定了不同部位合理的焊接工艺,解决了新材料Q500qE钢焊接难题;通过预变形、自约束、它约束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实现了对焊接变形的有效控制;采用大型数控钻床制孔工艺,确保了孔群的空间关系精度;采用大型落地镗床均温加工方法,确保了超大底板平面度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武汉汉江湾桥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示范工程,在主桁结构设计中结合受力特性及构造特点,采用了Q690qE高性能桥梁钢。Q690qE高性能桥梁钢在母材研制过程中采用了低碳多元微合金化思路,其组织形态为低碳贝氏体,通过调整C、Mn、微合金元素含量及降低碳当量保证其低温冲击韧性与焊接性能,采取TMCP加回火的生产工艺保证低屈强比和综合性能。在焊接性能及工艺试验研究中,对不同焊接方法所匹配的焊接材料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严格控制热矫温度在650℃以下、严格执行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的工艺要求及减小焊缝氢脆问题等关键质量措施。通过引入脆性断裂极限状态理论,采用CTOD试验并辅以宽板拉伸试验作为验证手段,确定不同工作温度下,Q690qE高性能桥梁钢容许使用的最大厚度,对其防断服役性能进行评价。Q690qE高性能桥梁钢除具有较高强度外亦兼具良好的焊接性能和防断性能,其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性能桥梁钢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3焊接方法的选择车身板件的焊接方式是由板件的厚度决定的,基本的焊接方法有定位焊、连续焊、塞焊、点焊、连续点焊和搭接点焊等。对于车身结构件,其厚度在1 mm以上时较多地采用定位焊、连续焊和塞焊,而对于车身覆盖件,其厚度在1 mm以下时采用定位焊、塞焊、点焊、连续点焊和搭接点焊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焊接施工试验。重点介绍了大桥用调质高强钢的定位焊、CO2焊接法、盖板对接、盖板和U形肋的焊接、特殊部件的棱角焊等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某80 m钢-棍凝土组合桁梁的上弦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弦槽型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腹杆和横撑为钢结构,腹杆节点(耳板)直接埋入上弦杆和下弦槽型板中,与其中钢筋采用剪力件连接.钢箱腹板和盖板间II级棱角焊缝采用埋弧焊焊接,耳板与钢箱盖板间I级对接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定位,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焊接.耳板联接...  相似文献   

13.
为减轻车身质量并控制制造成本,汽车厂家积极采用拼焊板件来代替整体冲压件。由于传统焊接技术热输入大,拼焊板件一般多见于结构件。随着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将车身外观件进行无缝拼焊成为可能。借助车身侧围外板拼焊实例,结合冷弧焊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从产品定义、夹具设计、焊接工艺参数及焊后铣削打磨方向进行研究。将冷弧焊技术成功运用到车身外观件焊接,能较大程度降低白车身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矿用汽车后桥壳体修复工艺中存在的焊接材料和焊机不易选择、焊件表面较难清理干净、坡口形式与裂缝尺寸不匹配、焊接工艺处理不当等疑难问题,提出了选用低氢钠型碱性焊条及直流逆变焊机等解决方案。经用户使用检验,修复后的车辆连续运行30000km以上均未出现异常,节约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沪通长江大桥横港沙浅水区7孔112m简支钢桁梁箱形杆件采用的Q370qE和Q420qE钢焊接性较好,主要焊缝类型为棱角焊缝和T形接头坡口角焊缝。采用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焊接棱角焊缝,双丝电源类型为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组合,双丝间距30cm。为研究该焊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制作Q370qE和Q420qE两种不同材质的棱角坡口形式焊接试件,在焊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焊后对试件进行焊缝缺陷、拉伸、冲击、硬度和宏观金相等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缝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硬度检测及宏观金相检查等试验的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验证了所制定的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实践证明,双丝埋弧焊焊接工艺的运用缩短了箱形杆件的制作工期,提高了箱形杆件的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钢应用在承受疲劳载荷的焊接构件上要受到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限制,焊接是一种会入缺陷的工艺,使得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较基体的疲劳强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只有改善高强度钢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才能提高焊接构件的疲劳寿命,充分发挥高强度钢的优势。焊后采用锤击表面强化处理改善焊趾处的缺陷,就能够使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仕茂  祁义辉  刘涛 《公路与汽运》2023,(2):119-121+126
钢桥面板与纵肋双面焊焊接细节是新型构造细节之一,有助于改善钢桥面板疲劳性能。文中基于中欧规范中疲劳车形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采用热点应力法计算得到钢桥面板与纵肋双面焊焊接细节的热点应力历程,分析该细节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短流程钢SS400CL应用于汽车车轮为目的,将其与普通流程钢SS400在埋弧自动焊的条件下进行了焊接性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材质在相同焊接规范下,焊后接头处的组织.断口和力学性能变化情况,确定短流程钢SS400CL应用于汽车车轮的可能性。测试结果表明,SS400CL钢焊后接头处强度略有上升,塑性下降,韧性基本保持不变,可以作为车轮钢使用。  相似文献   

19.
超高强钢DomexProtect500焊接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艺试验对瑞典超高强钢DomexProtect500的焊接性能进行系统分析,从焊接方法、焊材选配、焊接参数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焊接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Ar+20%CO2混合气体保护焊,国产锦泰焊丝JM-110对其进行焊接,面弯和背弯试样弯曲至90°均无缺陷,焊接接头弯曲性能良好;接头抗拉强度平均值为970 MPa,其力学性能满足一般结构焊缝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磁脉冲焊接技术,实现不锈钢板与铜板和不锈钢板与铝板的固相焊接。通过改变焊件的厚度和板间距等参数,研究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不同样件焊接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焊件的不同参数的焊接界面微观特征差异较大。随着板件厚度和板间距的增大,焊接界面波形尺寸和过渡区厚度显著增加,焊接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