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美国现役航母航空保障系统的现状,对其航空保障系统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对美国现役航母的弹射起飞系统、阻拦回收系统、着舰引导系统、舰载机调运系统、航空数据管理与控制系统、航空弹药贮运系统、舰面保障系统、舰载机维护维修保障设施等开展研究,总结美国航母航空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文瑶 《中国修船》2010,23(4):45-49
文章概括了维修方式的演变历史,分析研究了美国海军维修策略的发展和实践,提出了新时期海军舰船装备维修在维修指导、维修管理、技术措施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美国海军及俄罗斯海军舰船维修保障标准的内容及特点,分析我海军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我海军舰船装备维修保障标准调整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美国海军装备发展和舰船维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瑶 《中国修船》2011,24(1):48-50
文章研究分析了美国海军装备发展特点、舰船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和持续不断的维修改革情况,提出了海军装备发展、舰船维修保障建设、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和解决维修保障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飞行甲板是航母舰载机起降、调运、保障、布列最重要的作业场所,其设计工作在航母总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舰载机出动回收保障能力和航母综合作战效能。本文针对美国海军二战后至今研制的5型航母,分析其飞行甲板布局演变过程,梳理总结美国航母飞行甲板设计思想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飞行甲板是航母舰载机起降、调运、保障、布列最重要的作业场所,其设计工作在航母总体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舰载机出动回收保障能力和航母综合作战效能.本文针对美国海军二战后至今研制的5型航母,分析其飞行甲板布局演变过程,梳理总结美国航母飞行甲板设计思想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航母舰载机弹射装置的发展过程,从电磁发射基本原理出发,对电磁弹射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了系统主回路闭环控制结构,通过智能化控制策略提高了控制效果,为研制舰载机电磁弹射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弹射起飞在工程技术上是一种“以小代大”的做法,它能充分克服舰载机自身动力不足的弱点,使其能以较大的起飞重量起飞离舰,自飞机上舰以来一直是人们解决其短距起飞的“最佳选择”。在出现了滑跃起飞方式后,曾经有观点认为战斗机的陆改舰采用滑跃起飞最为简单,但俄罗斯苏-55的发展实践却说明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陆基战机上舰还是采用弹射起飞更能达到改装的目的,只需要适当加强机身和起落架强度、在机身上安装弹射受力和着舰阻拦钩就可以了。当然。这也要看采用什么样的弹射联接方式,如果是拖索弹射,则改装是非常简单的;但如果是要采用前轮拖曳弹射方式,则情况又有所不同。早期的舰载水上侦察机是通过一个弹射滑轮与机身联接的,而在二战前和二战后数年时间中,舰载机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一直采用的是拖索弹射。第二代舰载机上舰后,前轮拖曳弹射逐渐代替了拖索弹射。前轮拖曳弹射方式是把弹射钩设置在前起落架上,以致舰载机的前起落架就显得“与众不同”,并成为舰载机付出结构增重代价的重要原因。最近人们在讨论我国歼-10舰载前途时,就因为其腹部进气方式而被认为是不适合改装成弹射起飞舰载机。  相似文献   

9.
舰载机弹射过程中的高加速度有利于提高舰/机惯导的传递对准速度,但高速运动带来的误差也会影响传递对准的性能。本文对舰载机的弹射流程、拖拽方式、弹射时间、弹射过程中线运动及角运动规律等进行分析,从舰载机弹射时间、舰机相对运动规律,及基准信息来源等对传递对准匹配方法的约束,基准信息精度与品质、动态杆臂误差,及大失准角误差等方面对传递对准性能的影响等,论证实现舰/机惯导传递对准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传递对准方案,并提出各种干扰误差的相应补偿方法。研究表明,舰/机惯导弹射中,基于速度匹配的传递对准方法,可以实现舰载机紧急起飞情况下的快速初始对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船装备维修信息量大,维修人员管理、理解和使用难的问题,提出将装备维修信息可视化,以提高维修信息的效率和精确性.分析了舰船装备维修信息和维修信息可视化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结合舰船维修中远程保障支援,介绍了信息可视化在舰船装备维修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主动维修思想与监测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的维修思想和维修理论是指导装备工作和装备维修改革的关键。文章综述了现行装备维修方式的利与弊,系统阐述了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主动维修的概念、优缺点、实施步骤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对在新形势下装备管理工作的新内涵及其与维修的关系以及监测诊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装备维修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起飞方式对舰载机结构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射起飞会使舰载机结构增重、严重恶化战术技术性能”这一说法一直是弹射起飞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有观点认为,象F—18这样的舰载机因采用了弹射起飞而付出了增重1328千克的代价,而滑跃起匕就可以避免这个缺憾。实际上,舰载机相对于陆基飞机重量增加是由好几个因素造成的。对于航空工程师来说,让舭载机从甲板上起飞只不过是“小菜一碟”,而让其安全地降落到甲板上才是让他们头痛的事情,因此设计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安全降落方面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舰载机的降落引起的结构增重才是舰载机结构重晕增加的主要原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蒸汽弹射器基本工作原理的了解,运用动力学与热力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考虑风速和开槽汽缸导热及漏气对弹射的影响,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出了蒸汽弹射热力学动态仿真模型,并以美国C-13型蒸汽弹射器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弹射过程中舰载机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储汽筒和汽缸内压力、温度以及漏汽量及耗汽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了解蒸汽弹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蒸汽弹射器基本工作原理的了解,运用动力学与热力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考虑风速和开槽汽缸导热及漏气对弹射的影响,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出了蒸汽弹射热力学动态仿真模型,并以美国C-13型蒸汽弹射器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弹射过程中舰载机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储汽筒和汽缸内压力、温度以及漏汽量及耗汽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了解蒸汽弹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外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是航母舰机适配性的重要表征指标之一。为研究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指标体系及指标内涵,重点分析了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的基本概念及影响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的某些约束因素;针对国外衡量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中常用指标,讨论其内涵及设定这些指标的意义。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几个典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实战和演习是国外航母舰载机出动回收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和相应指标值设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装备维修的经济性对装备维修与建设的重要作用,结合装备从制定维修工作定额、确定维修人员、维修器材保障、维修设备选配等方面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与探讨;针对装备在维修经济性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蒸汽弹射器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航母蒸汽弹射器,在对其受力及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舰载机运动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及其与位移的关系,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对多种弹射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况下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运动特性,为弹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可选方法及参数。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排队论的大型舰船甲板弹射器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型舰船飞行甲板弹射器数量设计的理论依据,从调运指挥官的角度提出了"虚拟队列"概念,分析了其工作特点,对其工作模式进行了排队论建模.同时分析、建立了舰载机在弹射等待过程中的真实排队模型.忽略其它甲板因素的影响,基于排队论假设代入数值计算了不同弹射器数量对虚拟队列中舰载机的等待队长、系统等待耗时等关键指标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回顾了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发展历程,对航母航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文中分析了弹射起飞的缺占,指出在未来的航母上滑跃起飞方式有可能与弹射起飞方式并存或最终完全取代弹射起飞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部队实行"零基预算"的实际出发,针对装备维修策略不够合理、维修经费预算不够准确,普遍存在装备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的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维修策略对当前运行装备的失效风险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装备维修决策,制定装备维修计划,并在汇总和优化装备维修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符合部队实际需要的装备维修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