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门子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近日亮相在南京举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图1)。本次大会以"让制造更聪明"为主题,旨在深化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技术交流和产业对接。西门子在展会上实景展示了基于"数字化双胞胎"的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完整呈现了工业数字化未来的现实图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此外,西门子还将举办以"智汇创新数聚  相似文献   

2.
<正>来源:中国船舶新闻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2,25(2):I0001-I0001
<正>我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保持8%左右的平稳快速增长,随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促使环保型抛  相似文献   

4.
《船舶工程》2016,38(4):101-102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如何推动中国工业气体产业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为他们带来更多价值?综合性气体和工程公司——林德集团,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深刻理解本地客户需求,紧密融合本地产业链条,打造从大客户到小用量客户的一体化供气网络,以完善的产业链在宁波当地实现"全覆盖供气",满足客户对不同气体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全方面要求,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  相似文献   

5.
为使航运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碎片化生产新特点,用生产性服务企业嵌入制造企业的理论框架,分析航运服务企业以节点嵌入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机理和特点,探讨航运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可能路径。航运企业以航运供应链嵌入全球价值链,为制造企业提供"链服务",使得航运业态由船与船的竞争转变为链与链的竞争;航运企业应通过提供"链服务"不断适应生产变化和市场需求,从而谋求与制造企业协同创新并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离散信息化研发平台,能支撑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吗?2009年10月底,精益研发技术的领导者,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PERA Globa)时正式发布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条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信息     
2006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评出,中船重工7家企业榜上有名5月15日,2006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正式公布,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名列金属船舶制造企业第一位和第四位;大连船用柴油机厂、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在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中名列前两位;汉光机械厂、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分别名列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企业第二位和第五位: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在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制造企业中名列第二位。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评比活动由中国工业经济联…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将于2010年9月21—22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和低碳经济下的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据悉,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相关企业的高层人士将出席论坛,探讨全球海洋工程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和上海地区海洋工程发展对策、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绿色制造、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安全性和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食品几乎难以登陆邮轮,诸如此类的壁垒,导致红火的邮轮产业至今未能大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然而,近日"支付宝"登陆邮轮——看来邮轮高傲的身段也会因中国的顶尖产品而放下。业界总是说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具有1:10的带动效应,将有力拉动邮轮设计制造、邮轮物资配送、港口运营服务、旅游商业商务、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中国从业者可能面临的是诸如此类的尴尬局面——因为食品安全的理由,中国食品几乎不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12,(6):20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重头戏——"2012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暨外高桥造船论坛"于11月7日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主题是"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探寻造船与海工破局发展之路",旨在充分发挥上海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产业金融、人才高地等方面的区位优势,搭建业内精  相似文献   

11.
《广东造船》2012,(5):49-50
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为主线,以高科技、国际化为引领,大力推进产品科研和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开创动力集团发展新局面。——记北方通用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通用动力集团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由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而成。是专门从事军民动力研发、生产的专业化子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和对外合资合作,产品已广泛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记者张涛)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展会之一——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将于4月24日-28日举行,据了解,"创新工业Créative Industry"将连续两年代表法国入驻与"未来工业Industrie du Futur"相关的8号展厅——数字产业厅,向世界展示法国企业的产业能力和创新力。法国商务投资署和未来工业联盟将打造面积达350平米的创新工业展区,法国大东部大区、上法兰西大区和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展团及法国Orange电  相似文献   

13.
《船艇》1986,(10)
一项自古以来的任务至今没有彻底解决,这就是学会控制金属浇铸、金属凝固和制造所需的、规定的铸件结构的过程,以及控制生产表面光洁无瑕、强度高的零件条件的控制过程。以科学院士 A·巴列夫斯基为首的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储备,加快知识产权实施与转化,提升产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优化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行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制造强国建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三部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五小部分"构建产业新体系"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全文如下:(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1日,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举行主题报告专场。来自造船、航运、海工、金融等领域,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单位的近350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就全球海事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船舶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全球海事业迎来了新一轮深度调整,面对各类挑战,中国船舶工业应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在"中国制造2025"中率先实现突破。深度调整将持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12,(3):29-29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组织编制了《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以指导各地工业发展,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加快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指南》对包括船舶在内的13个行业,从投资角度对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及相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中国制造”对产业升级的渴望太久太强烈,“精益研发”一词在国内一经出现,随即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热点,业界研讨逐步升温。专家预言,精益研发将是帮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新希望。“精益”二字的提出正是为了区别于仿制型和跟随性的研发策略,即采用先进研发  相似文献   

19.
<正>格局已有,难点已破,中国邮轮产业或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2019年11月17日,我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运营。以广州为核心的"南海邮轮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邮轮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国邮轮产业注入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20.
国际造船业产业转移的现状、特点与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陶永宏 《船舶》2005,(5):1-5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文章分析了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所具有的四大特点:即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由船舶制造向船舶配套转移;时效性以及集聚性.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以产业集群为建设思路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为发展思路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注重特色营销,开展错位竞争"等五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