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3日,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在天津下水,标志着国内最先进、吨位最大的渔业资源调查船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下水后,"淞航"号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和内部装修阶段,以优良的船舶性能和强大的科考功能服务大洋调查科考。值得一提的是,"淞航"号也是上海市高校建造的第  相似文献   

2.
《船舶》2019,30(6)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为中山大学建造的6 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总长约114.3 m、定员100人,续航力15 000 n mile,是一艘无限航区船舶,具备B3冰级加强以及DP-1动力定位能力,是目前国内在建吨位最大、性能最优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也是近年来继"科学号""嘉庚号""东方红3"号"雪龙2"号等科考船后,MARIC精心打造的又一艘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针对科考船底部声学设备对防气泡干扰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全球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在青岛交付给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使用,同时该船列入我国海洋调查船队,将承担全球各大洋全水深的科考任务。"向阳红01"是一艘无限航区科考船,满载排水量4 980 t,船长99.8 m,宽17.8 m,续航力1.5万海里,电力推进,具备动力定位能力,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能够满足深海大洋多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4.
动力定位系统具有自动定位模式、自动艏向模式、自动航迹模式、目标跟踪模式、Joystick联合操纵模式等功能,可有效降低外部风、浪等环境因素对科考船调查作业的影响,提高调查作业的工作效率、原位精度,保障调查作业安全,对科考船调查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在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向阳红01"号新一代综合科考船动力定位的定点空位功能,结合船载调查设备,以海洋定点温盐观测(CTD)为例,详细分析动力定位系统在科考船定点作业中的应用,证明该系统能够有力保障定点作业的安全性,有力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为科考船调查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7月25日上午,中国船级社应邀参加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举行的"蓝海101"号调查船执行国家基金委渤黄海共享航次活动,见证"蓝海101"号调查船的首航。"蓝海101"号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是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渔业航母",是农业农村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也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3日,DNV GL在上海向厦门大学和广船国际颁发了"嘉庚"号远洋科考船的水下辐射噪声SILENT证书,这是中国制造此类科考船首次获得该证书。"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广船国际建造并于今年3月成功交付给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舶,将打造成为一艘浮动的海洋科学实验室。该船长78 m,最大航速14 kn,巡航范围达1万海里。该船能容纳54位工作人员包括36位科学家,可装载供长  相似文献   

7.
<正>历时197天、航程近6万公里,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科考船"海洋六号"完成了入列以来航次时间最长、参航和轮换人数最多、作业区跨度最大的一次大洋科考任务,于11月10日归航广东省东莞市专用码头。这也是"海洋六号"遭遇恶劣海况时间最长、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科考航次。明年"海洋六号"计划挺进南极执行新一轮科考任务,预计用时约300天。"海洋六号"于今年4月2 8日从广州启航,横跨西、  相似文献   

8.
4 5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1"号和"向阳红03"号是基于"科学"号母型船优化设计后建造的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本文从规则规范升级、船载设备更新、用户需求定制以及母型船改进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关于科考船的客船脱险通道设计、撤离分析、耐波性分析等方面的考虑与体会,对科考船的设计和建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国内自主设计建造最先进的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电气设计中的电源装置、配电系统、机舱自动化及监测报警系统、船舶内部通讯和导航信息系统等关键技术,并对在整船设计过程中的点滴经验和体会进行简要概述,以望为将来同类型船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覆盖了全球71%的面积,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不到5%。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意识到海上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对海洋进行探索,科考船作为人类调查和研究海洋的重要载体工具也有了新的需求和发展。科考船发展概况广义上说,科考船既包括由政府或研究机构建造运营的用于水文测量、海洋科学研究、极地研究、渔业调查的科考船,也包括由油气公司建造运营的用于油气探测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21,43(7)
7月12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2日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作为一艘智能化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有着多项技术创新:搭载双向破冰技术,可以在1.5 m厚冰层中连续破冰前进,可原地360°自由转动,装备各种国际先进的海洋和考察设备,可执行多样化科学考察任务.  相似文献   

12.
《船舶》2019,(2)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堪称目前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这一国产疏浚重器正式投产。"天鲲号"总长140m、型宽27.8m、最大挖深35m、总装机功率25843kW、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m~3、绞刀功率6600kW。"天鲲号"为全电力驱动、双定位系统、全球无限航区的重型自航绞吸式  相似文献   

13.
科考船是装配多种调查设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实时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水上移动测量平台。本文基于科考船船体结构特点,提出了构建船体坐标系的方法,便于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基于AHRS(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航姿参考系统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提出测定AHRS安装偏角的理论和方法;基于船底大型传感器阵列类型,提出测定其安装位置和偏角的技术原理与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正>"吸盘4"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2 000 m~3/h自航吸盘挖泥船(图1)。该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全回转舵桨、方尾浅吃水船型,其主要尺度及参数见表1。"吸盘4"号主要用于长江中游航道的应急维护疏浚任务,该船作业区域可覆盖长江A、B、C级航区(含三峡库区)。"吸盘4"号配备宽度为10 m的吸盘装置,最大挖深可达16 m;配备1台功率为  相似文献   

15.
<正>8月8日,天航局承建的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邮轮码头新建成的3号泊位迎来了全球十大邮轮之一、亚洲最大的豪华邮轮"海洋航行者号"。这是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码头建成后迎来的第一艘大型豪华邮轮。二期邮轮码头3号泊位全长347 m,于2015年2月1日开工,7月15日顺利完工。天航局克服工期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25日,江南造船建造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号正式入列"东方红"系列科考船队。该船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一代深海大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船长103 m、船宽18 m、定员110人、实验室总面积600 m~2,配备国际最先进的船舶装备和科考装备,可开展高精度的全海深和空间一体化的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是国内目前排水量最大,定员最多,经济性、振动噪声、电磁兼容等指标要求最高,作业甲板和实验室面积利用率最大,综合科考功能最完备的国际顶尖海  相似文献   

17.
论文采用基于RANS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探索一号"科考船安装多波束测深仪后的船阻力及多波束测深仪的气泡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多波束测深仪不同安装方案下的船舶阻力性能计算结果,同时结合自由面波形图、船体表面压力图以及流线图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气泡性能分析方法——流线监测法,采用该方法对各个方案多波束测深仪的气泡性能进行对比;最终获得多波束测深仪不同安装方案下的科考船阻力性能与多波束测深仪气泡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探索一号"科考船多波束测深仪的安装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江河051号"系350m3/h整体绞吸式挖泥船(以下简称350m3/h挖泥船)的首制船,是国家百船工程一期工程的重点船型,由蚌埠市河海疏浚工程船舶设计研究所设计、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该船于2001年3月6日下水,2001年6月9日建造完工交付使用.该船为非自航,主船体为单底单甲板、方箱型、横骨架式结构;设计航区:内河B级航区疏浚作业,遮蔽航区拖带.  相似文献   

19.
朱永灵 《船舶》2017,28(z1)
为提高安全运行效率,新"向阳红10"号科考船对沿用多年的船舶运行单一管理模式进行了共管模式的创新探索,提出了运行管理五要素,即:构建以规章制度为核心的航次安全运行管理体系;控制船载设备和调查设备的质量,确保采集数据、样品和资料可靠有效;良好的团队组织和文化建设;强有力的岸基后勤保障支撑;抓住新闻宣传契机,讲好科考故事。新模式成功地保障了新"向阳红10"号取得科考新业绩,并延续了"向阳红10"号以往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8日,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为厦门大学建造的"嘉庚"号科考船交船仪式。"嘉庚"号总长77.7 m,型宽16.24 m,型深8.0 m,总吨3 611 t,续航力10 000 n mile,自持力50 d,设有大气实验室、干/湿性通用实验室和洁净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采用钢铝结合的轻型船体结构,配置最新的AFE有源前端驱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设双轴双定距桨、双襟翼舵和艏艉侧推,DP-1级动力定位。"嘉庚"号定位准确,设计排水量3 000吨级,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