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正>引言2015年10月26日至3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ISO/TC8)第34届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ISO/TC8/SC6、ISO/TC8/SC7、ISO/TC8/SC11分技术委员会会议和ISO/TC8/WG11工作组会议同期举行。本次ISO/TC8年会由俄罗斯联邦技术控制和计量署(GOST R)主办,克雷洛夫研究院(Krylov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8月25日~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管系与机械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3)第20届全会及ISO/TC8/SC3/WG5(真空压力阀)、ISO/TC8/SC3/WG14(低温阀门)、ISO/TC8/SC3/WG12(压载水)工作组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丹麦、德国、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5日至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8)第11届期间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四个国家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SC8主要负责制定船舶接口定义和互换性建立以及安全要求和船舶性能确定等设计和建造方面的标准。SC8目前下设7个工作组:WG10 LNG测倾仪工作组、WG12船舶振动工作组、WG13船舶噪声工作组、  相似文献   

4.
<正>1 ISO/TC8/SC3/WG14第二次会议情况2015年3月2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管系和机械分技术委员会船用低温阀门工作组(ISO/TC8/SC3/WG14)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青松城举行,来自中、日、韩的2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中方代表来自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2)于7月7日在德国汉堡举行了2015年年会,WG3工作组和WG4工作组同期举行了工作组会议。ISO/TC8/SC2主要制定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标准,主席为来自日本的Koichi Yoshida,秘书处设在美国,目前共有7个工作组,包括:JWG01水下辐射噪声防护联合工作组(ISO/TC43/SC3)、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14日至1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船舶设计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8)第9届全会及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隆重举行。会议由上海船舶设备研究院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4个国家的20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ISO/TC8/SC8目前下设7个工作组,包括:WG9  相似文献   

7.
<正>1 2015年海洋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年会将在杭州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委员会/海洋技术分技术委员会(ISO/TC8/SC13)成立于2014年,主席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秘书处设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该分技术委员会目前下设WG1潜器工作组,工作组召集人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叶聪,该工作组未来将开展潜器方面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2015年TC8/  相似文献   

8.
耙吸式挖泥船与绞吸式挖泥船的疏浚监控系统的校验工作与施工生产是密不可分的。为提高挖泥船的疏浚监控系统校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耙吸挖泥船与绞吸挖泥船部分无溯源施工设备原理及校验方法进行分析,如绞刀深度原理及校验方法、耙臂下放深度原理及校验方法;并对部分主要施工设备原理及校验方法进行分析,如密度计原理及校验方法、流速计原理及校验方法。结合实际校验的工作经验,验证施工关键设备校验后调整方法的可行性及校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出提高两种挖泥船校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提高了施工准确度和生产效率,使疏浚项目加快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0.
耙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三维显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以VC++6.0为平台,利用3DS Max工具建立耙吸式挖泥船的模型并结合OpenGL图形库开发了耙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三维显示系统.通过对耙吸式挖泥船疏浚过程的分析,描述了各个疏浚设备运动模型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耙管旋转的向量模型,从而模拟出耙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的过程.实船运用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东波  赵辉  赵羽翀 《水运工程》2020,(S1):186-190
为满足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河湖流域治理中的施工需求、提高环保疏浚质量,依托白洋淀内源治理项目中浚湖船,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环保型绞吸挖泥船的疏浚集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船舶疏浚作业过程关键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又集成施工方案设计、浚后工艺分析以及远程数据共享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环保疏浚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1 ISO/TC8/WG8背景情况介绍清洁能源已成为目前船舶动力的发展方向。与非传统燃料动力船舶密切相关的《国际气体及低闪点燃料动力船舶安全规则》(IGF规则)已在2014年11月的MSC第94届会议上获得通过,全会还批准了使IGF规则强制化的相关SOLAS修正案。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于2014年9月份正式成立了WG8"液体和  相似文献   

13.
耙吸挖泥船是高能耗的施工船舶,研究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不仅可以为疏浚企业节省燃油费用,还可以减少船舶造成的环境污染,获得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介绍挖泥船节能减排的含义和评价指标,从船型设计、推进动力系统优化、疏浚机械和集成监控系统开发及设计建造单耙挖泥船等方面讨论耙吸挖泥船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耙吸挖泥船是高能耗的施工船舶,研究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能耗,不仅可以为疏浚企业节省燃油费用,还可以减少船舶造成的环境污染,获得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介绍挖泥船节能减排的含义和评价指标,从船型设计、推进动力系统优化、疏浚机械和集成监控系统开发及设计建造单耙挖泥船等方面讨论耙吸挖泥船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日趋完善,耙吸挖泥船DP/DT(Dynamic Positioning/Tracking)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疏浚作业效率.DP/DT系统包括DP和DT两大功能,耙吸挖泥船以DT功能(动态寻迹)为主要特点.本文以耙吸挖泥船为背景,采用一种“视线”航迹控制策略,对其疏浚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设计航迹控制器来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同时运用VC++编程来显示实际航迹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顾龙祥  朱生山  陈健 《船舶》2000,(4):47-51
自动化疏浚仪表是实现挖泥船疏浚作业自动化不可少的设施,也是实现高效低成本疏浚作业的必要手段。本文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挖泥剖面监视器和耙吸式挖泥船所采用的吃水装载监视器系统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介绍我国首台1750m^3/h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的集中监控报警系统的研制,集中分析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述其硬件组成、软件开发、通信支持及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新海旭”全球最大非自航重型绞吸挖泥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论文介绍了国内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四型有代表意义的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和国外最大的两艘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可以看到国内自主研制能力已经步入国际领先行列。集成船舶设计通用原理和绞吸挖泥船专业疏浚设备开发技术,用图形的方式表示了该船型设计的主要方面。扼要介绍了“新海旭”的总布置、航区、动力配置、疏浚输送系统和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等,并对大型绞吸挖泥船的作业航区、动力配置方案和疏浚输送系统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论文提出的绞吸挖泥船设计原理和对“新海旭”的技术状态介绍可供开发大型绞吸挖泥船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自主开发研制的绞吸挖泥船计算机辅助疏浚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该系统针对土质变化,运用多项高新技术,监测绞吸挖泥船的工作状态,建立施工参数与挖掘土质及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优化、辅助决策与提示,指导疏浚操作人员对疏浚参数的优化改进,从而提高绞吸挖泥船的生产效率。该系统已通过天津市科技成果鉴定和中港集团验收,并在集团多条绞吸船上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郭烨 《机电设备》2021,38(2):16-19
耙吸挖泥船控制系统已实现高度集成,正迅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参与设计和建造的6500m3耙吸挖泥船为基础,从系统配置、主要功能等方面对集成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介绍,并展示其在全自动疏浚控制以及"一人疏浚"方面特点,为今后智能化耙吸挖泥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