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4 mm厚22MnB5热成形钢板钨极氩弧焊后的微观缺陷件进行焊后淬火热处理试验研究。试验设备采用DL-LPM-Ⅲ激光数控加工机和SP-25AB高频焊机,分别对焊接样件进行焊后淬火热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方法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选择最优方案。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直流TIG焊(非熔化极惰性气体钨极保护焊)工艺,在无损检测时样件虽然没有明显宏观缺陷,但焊接过热会导致魏氏组织出现在焊缝金属中,接头严重软化。应用DL-LPM-Ⅲ激光数控加工机,对焊件接头表面进行焊后淬火热处理,虽然接头淬火区域分布均匀的马氏体组织,硬度良好,但激光淬火方式并不能将试件完全淬透,中心未淬火区域1.4~2.6 mm,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组织以及魏氏组织仍然存在。应用SP-25AB高频焊机,对焊件表面进行高频感应热处理,淬火后焊件接头各处分布均匀的板条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组织,可以将试件完全淬透。高频淬火淬硬层深度1.7~2.5 mm,既可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工件整体强度,又可避免对轨道车辆零部件整体加热所带来的不便,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2.
高频淬火是利用高频电流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并实施迅速淬火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将快速加热与淬火冷却相结合,只对距工件表面一定深度的部位进行强化,工件中央部位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从而获得高强度、良好耐磨损性及高韧性的综合性能。研究人员已在铁道车辆车轴、汽车齿轮及曲轴等零部件上成功应用这一工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技术效益。研究表明,高频淬火是一项值得借鉴并推广的高效、环保的热处理工艺。介绍了新型高频淬火工艺的原理,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机理和具体方法,以及对曲轴和转向小齿轮等部件进行表面强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钢制零部件的表面硬化处理过程中,预测及控制工件渗碳淬火后产生的变形、应力、硬度的偏差被列为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以减少渗碳淬火、氮化处理工件的变形为目的的热处理工艺支持工具,即热处理仿真技术的应用实例;评价了用实测及仿真来预测与控制上述热处理偏差的具体方法;同时描述了快速发展的热处理仿真技术在高精度、高速化处理及具体应用效果方面的现状、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含碳量的42CrMo在不同淬火温度和淬火介质中的淬透性,淬裂性等的试验,提出了在同一种淬火介质条件下,根据工件含碳量,改变淬火温度和介质搅拌速度,可以保证不同尺寸工件的淬火质量,将这一结论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线上喷雾淬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铁路线上钢轨焊接接头加热和喷雾淬火设备。对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进行了一系列喷雾淬火试验 ,通过淬火后的硬度试验以及金属显微组织分析 ,确定了淬火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60kW高频设备,对ZD6型铁路道岔电动转辙机的锁闭齿轮进行深层表面加热淬火的工艺方法。齿轮材质为45钢,表面硬度达HRC55以上,淬火硬化层浓度达3~5mm。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形状不规则、对称性差而易引起尖角效应的感应淬火工件,若淬火区域既无法避让易于淬裂的形状位置,也难以采用屏蔽保护时,则需改进操作工艺,以改善温度和应力的分布状态,保证工件的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直径转轴调质中易产生淬不透和淬火开裂的现象,介绍了采用好富顿AQ364淬冷介质对大直径转轴淬火调质的工艺。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大直径转轴“水淬易裂而油淬不硬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客车弹性定位套外钢套进行常规检验,发现其淬硬层硬度及深度均不符合相应技术要求。采用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定方法,对该外钢套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客车弹性定位套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为淬火工艺不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G606风电内齿圈裂纹,对其材料42CrMo钢从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表面裂纹及端口形貌、金相组织、微观形貌和化学方面对齿圈裂纹进行检验与分析。通过工艺试验,优化铣齿工艺,改善齿圈淬火前表面质量,增加感应淬火前去应力回火工序,齿圈感应淬火后对其进行检查,表面硬度、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达到要求。通过优化齿圈加工工艺,减少机加工应力,以及控制齿轮感应淬火内应力,保证G606风电内齿圈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速微粒子撞击工件的表面改性工艺(WPC处理),可以通过向工件赋予残余应力及提高表面硬度来提高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另外,在滑动构件表面形成微细的酒窝状(浅凹洼)表面,即形成油洼,可改善润滑性能,有利于滑动接触零件如齿轮、轴承的低摩擦化及长寿命化。介绍了WPC处理的工作原理、应用效果以及与DLC覆膜等进行复合处理后提高工件寿命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渗碳后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次数对20CrMnTi钢表面和心部金相组织、硬度、表面残余奥氏体量、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钢轨全长淬火生产线于1997年投产以后,存生钢轨顶面硬度偏低、轨头温度分布不均、平直度不够与重淬率高等问题。后经改变加热、冷却方法并采取其它综合措施,使钢轨淬火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渗碳后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次数对20CrMnTi钢表面和心部金相组织、硬度、表面残余奥氏体量、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1什么是高频和中频淬火?有何特点与用途? 感应加热时,在工件内产生的涡流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表面层.频率越高,涡流集中的表面层越薄,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把工件放入相应的感应器中,当感应器接通适当频率的电流时,则工件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并被快速加热.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冷却,工件表面层即被淬火,获得细针(或稳针)状马氏体组织.这种方法称作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相似文献   

16.
MoCu球铁曲轴轴颈激光淬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风4型内燃机车柴油机曲轴颈的表面进行了激光淬火试验,获得较好的表面硬度、深度和微小的变形量,对曲轴激光淬火后残余应力的大小、分布、成因等作了探讨;介绍了激光和滚压复合强化处理的曲轴装车运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中频淬火局部增强轮缘表面度的方法和提高机车车轮使用寿命研究情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轮缘表面金相组织细化,硬度提高,韧性更性,没有裂纹,提高了轮缘的耐性;装车试验表明,经中频淬火的机车车化寿命可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俄罗斯“十月”铁路开始铺设国外 (主要是日本 )生产的钢轨 ,这种钢轨表面是深度淬火( ДНН)和加厚淬火 ( ТНН)。与经过热处理这种传统方法的本国钢轨相比 ,日本的深度淬火钢轨 ( ДНН)与加厚淬火钢轨 (ТНН )是在轧制后马上进行淬火 ,因此它们整个轨头截面的硬度很高。所采用的淬火装置是由一台钢轨定心 (并能夹紧钢轨 )设备 ,以及沿钢轨均匀分布的空气射流淬火用的喷气嘴组成。根据订货人的要求 ,通过调整空气压力、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 ,钢轨的物理机械属性是可以改变的。该工艺能保证更深层的淬火、保证整个长度的钢轨钢…  相似文献   

19.
65Mn亚温淬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65 Mn亚温淬火的性能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用 65 Mn亚温淬火工艺代替常规淬火工艺 ,其强度、韧性略有提高 ,还可以避免小尺寸 65 Mn零件易淬裂  相似文献   

20.
对实际伤损钢轨的宏微观形貌、金相、硬度以及探伤等检验分析,确定轨头踏面下4mm~6mm区域存在纵向水平疲劳裂纹是产生全长淬火钢轨伤损的原因。检验分析表明,在轮轨接触剪应力作用下,由于淬硬层区域存在金相组织、硬度过渡不均匀等淬火缺陷,导致轨头内部纵向水平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引起钢轨伤损;在分析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