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2007年度全国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于8月5日至7日在四川银厂沟胜利召开。来自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的2004年度铁路机车车辆动态仿真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6~17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也是继1996年和2000年后的第三次动态仿真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是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动态仿真学组组长张卫华教授。  相似文献   

3.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翟婉明教授撰写的专著《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第3版已于200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50万字,共18章,分上、下两篇。 第3版是作者在1997年出版的第1版、2002年出版的第2版专著《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承担国家、铁道部、教育部、四川省和铁路应用部门的一系列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重新撰写、修订而成的,在前2个版本的基础上有了重要发展.新版本理论体系上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公布了该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314名有效候选人中,经材料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暨选举和后续的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最终产生51名新院士,本刊主编翟婉明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1963年8月生,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主编.长期从事铁路工程领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在经典的车辆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外铁路经验,提出了一种我国研制可倾车辆的模式。建立了21外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的仿真计算,分析了可倾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利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设备对原型尺寸客车进行了倾斜控制系统的参数试验,确定了与车体倾斜有关的主要控制参数,可在下一步研制可倾车体式实车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卫华教授和他的学生黄标、梅桂明的学术论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弓网系统研究”(发表在《铁道学报》2005年第4期上)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是中国铁道学会获奖的唯一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8,(11):14-14
10月30日,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在常州市科教城组织召开了“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传动技术研讨会”。会议由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谢维达主持。会议就轨道交通车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式牵引系统进行了生动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轨道车辆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的动态服役性能,保障服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了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了齿轮动力学、滚动轴承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效应的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中,主要采用集总参数法进行耦合动力学建模,重点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轮轨激扰等动态激励,分析齿轮传动与车辆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在轨道机车车辆滚动轴承动力学研究中,主要分析了轴箱轴承、电机轴承、电机抱轴承、齿轮箱轴承4种不同滚动轴承的动态特性;正在逐步深入开展基于转子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效应的机车牵引电机控制策略、谐波转矩抑制、故障激励机理及特征的研究;牵引电机、齿轮传动、轴承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相对独立,未充分考虑彼此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尚未揭示动力学相互作用机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今后重点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考虑整车服役环境影响,深入研究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动态特性、载荷识别、疲劳寿命、故障机理、故障诊断、性能演变规律与状态监测,探索新型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6,(6):34-34
阿尔斯通在轨道交通车辆伯牵引动力系统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极大地提高了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性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着重从车辆规格尺寸、车体材质、受流方式、牵引控制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车辆选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倪冰 《轨道交通》2008,(8):48-48
2008年7月1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后续简称H3C)与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协议,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实验室将采用H3C的网络设备(有线和无线设备)应用于CBTC的DCS系统研究,同时也会在PIS系统中采用H3C的监控、存储系统用于车载监控研究课题,双方就未来的合作方向和合作前景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表达了共同推进轨道交通信息化进程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正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2016年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室)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组建成立的,现已形成一个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为基础,由长江学者和杰青领衔,杰青、优青、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全国优博为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公布了第十二届霍英东基金资助名单。此次共有111人获基础性研究课题资助;46人获应用研究课题资助;100人获青年教师奖。我校信息学院马征副教授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卫华讲师的“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疲劳损伤机理和混合模拟技术研究”分别获得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应用研究课题资助,  相似文献   

14.
正为改善城市地面交通拥塞状况,2016年11月21日下午,国内首条新能源悬挂式轻轨试验线在成都市成功投入运行(题图)。这种新能源悬挂式轻轨列车采用锂电池动力包为牵引动力,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引领,联合中国中车、中国中铁、攀枝花钢铁公司等7家大型国有企业协同研制,是一款完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现代化交通装备。这种新能源悬挂式轻轨列车的特点是轨道梁为钢制箱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分析和总结轨道车辆永磁牵引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牵引电机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优缺点和国内外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应用情况;回顾了大功率牵引逆变器在低开关频率下的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牵引控制技术,分析了脉宽调制策略、弱磁控制等关键技术的设计思想、研究方法等;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成果,讨论了各类控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并展望了永磁同步电机在轨道交通牵引领域的发展前景和面对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直驱系统,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势;牵引逆变器通常采用混合脉宽调制策略,低频段采用异步调制,中频段为同步调制,方波工况下采用单脉冲调制,其中特殊同步调制下系统动态性能的提升和不同调制方法之间的平滑切换是牵引逆变器脉宽调制技术的难点;电机控制策略主要针对基于双电流调节器、电压矢量角弱磁控制和方波工况下弱磁控制这3种高速运行区的弱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考虑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技术、故障在线诊断与预测和高精度参数辨识问题;牵引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特性和短路故障处理是今后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响应时间与冲击率要求的角度出发,将几种牵引电机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分析比较,找出满足动力性能要求的最优特性曲线设计方法.并在MATLAB中建立车辆动力性能校核模型进行仿真数据验证,为牵引电机牵引制动特性及牵引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11,(6):12-12
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集约化等显著特点,以铁路和城市地铁与轻轨为重点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发展的重点领域,并被列为优先发展的主题。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建设大潮中,轨道交通领域的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均居世界前列,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8,(12):16-16
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作出批复,中国南车所属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成为在高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用新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为轨道交通供电能够降低牵引供电系统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型牵引供电技术之一.首先阐述了辐射式、电场耦合式及电磁耦合式三种主要WPT技术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电磁耦合式WPT技术在轨道交通中应用原理.回顾了国内、外轨道交通WPT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大功率高频逆变器、分段供电技术、电磁耦合机构设计、系统优化和控制、谐振频率稳定控制是WPT技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几大关键技术及关键问题,并对以上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析表明,当前对轨道交通WPT技术的研究应集中在研制大功率高频谐振逆变电源、分段供电技术及系统优化方面,对轨道交通WPT技术传输功率及效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及工程应用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前,“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工程论坛”在中国南车株洲所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十位院士莅临论坛,论坛以较高的学术规格,探讨了我国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机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产业化发展进程,论坛所透露出的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关键技术新趋势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