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驾驶人在出车前尽管做了大量的利于安全行车的工作,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不发生险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驾驶人也要临危不乱,应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下面是一些险情的应急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春华 《驾驶园》2007,(11):38-39
驾驶员在出车前尽管做了大量的利于安全行车的工作,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不发生险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驾驶员也要临危不乱,应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下面是一些险情的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客车行车事故一般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因此人们多将行车事故发生的责任更多的集中在运输行业上。但导致客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多由于车辆未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导致车辆老化,对驾驶员培训不到位、不过关,或未能进行充分调度导致疲劳驾驶、高速行驶等现象。因此,在客运行车中客运站对行车事故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对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5.
信息快车     
《汽车运用》2006,(5):50-51
71352部队预防车辆事故实行“五责三卡一统一”制度为严格车辆安全管理秩序,71352部队于近期制定出预防车辆事故的“五责三卡一统一”制度,即:车辆动用审批由领导负责、驾驶员选派由主管分队干部负责、车辆出场技术检查由车场值班员负责、行车途中安全督导由带车干部或骨干负责  相似文献   

6.
途中停车是指汽车在行驶途中临时停放.虽然对途中停车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注意事项,但不少驾驶员却往往忽视,在行车途中既随意停放,又对道路上停放的车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判断处置不当,导致车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起特大行车事故的反顾,阐述对车辆执行安全检查作业与预防行车事故的重要关系。呼吁行车人员,安检人员和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不容忽视对车辆安全检查作业的落实(编者按:单车承包后,车辆安检工作切不可“以包代安检”),切实实现预防和减少行车事故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在出车前尽管做了大量利于安全行车的工作,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会发生险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驾驶员也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损失。下面是一些险情的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般汽车没有“后眼”,倒车时司机必须倍加小心,时而探出头来向后观望,尽管如此,当汽车后面突然出现危急情况时,司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容易发生行车事故.为此,日本研制了一种车尾视像系统,乃是将摄像机安装于车尾,而将监  相似文献   

10.
高庆福 《汽车运用》2005,(11):42-42
管好自己的嘴。这就是出车前乃至行车途中,切忌嘴“馋”饮酒。酒后驾车是引发诸多交通事故的大敌,特别是路遇那些多如牛毛且又“暗箱操作”的“路边店”,更不是您“嘴馋”的“休闲”场所。否则,您势必落人“陷阱”,既挨“宰”又“伤身”,更重要的是消耗精力,影响行车安全,事故发生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同时,出门在外要言之文明,言之有理,言之有恃,不可动辄出言不逊.出口伤人,出语无情,注重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众多的客户,赚取合法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兼顾了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对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绝对安全行车间距、相对安全行车间距、临界安全行车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心理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肇事驾车追赶途中与其他车辆相撞,责任人是否可以要求第三方赔偿损失?张三认为李四蹭到其轿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便驾车追赶李四。途中与相向行驶的车辆甲相撞发生事故,交警勘察后认定该撞车事故中张三承担全部责任。张三认为该事故因李四引起,起诉要求李四赔偿在这次事故中的损失。请问,张三的请求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分配的道路黑点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的道路黑点鉴别方法中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及事故样本的信息损失问题,深入分析了事故数据的小样本特性及事故样本反映路段行车风险的多维性;并引入信息分配技术对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和比较事故样本分配给各路段单元的事故信息量(而不是事故频次)进行道路黑点鉴别。结果表明:信息分配技术能充分挖掘小样本事故数据提供的道路黑点鉴别信息,事故信息量比事故频次更能反映各路段单元行车风险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朱倩 《人民公交》2015,(10):64-67
行车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事故现场处理、事故责任认定和事故善后处理三方面。 行车事故定义 一、道路交通事故 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因过失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相似文献   

16.
当汽车行车途中发生意外事故时,驾驶员应采取应急措施加以处理,使汽车安全到达目的地。介绍了以下几种事故的应急处理:一是制动失灵故障;二是汽车侧滑故障;三是车胎爆破故障;四是安全气囊传感器连接器损坏;五是蓄电池损坏。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许许多多的车辆事故都是因人的麻痹大意、盲目急躁、身心疲惫、心理失衡等因素引起。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因素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对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驾驶员在这种状态下行车,不仅会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而且会…  相似文献   

18.
吴朝平 《驾驶园》2009,(3):66-67
为了科学安全行车,争做一名优秀公交驾驶员,应严格遵循行车操作技术准则,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行车同样如此,通过对大量车辆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车辆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性。每次发生大的车辆事故后,由于善后工作处理不妥当,驾驶员的正常稳定心态遭到“破坏”,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再次引发车辆事故。因此,认真研究车辆事故后的驾驶员心理状态,探讨加强驾驶员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防止车辆事故的再次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行车安全,各级部门都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但为什么车辆事故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驾驶员朋友只有强化三种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车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