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定量分析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对于实现管制员工作负荷的精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扇区交通运行情况以及管制员工作表现,确定了14个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因素指标。利用灰色关联熵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并对分辨系数的取值进行了优化。用北京01/19区域管制扇区的雷达模拟机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陆空通话次数、设备操作次数、扇区进出指数分别是影响管制员工作负荷最重要的3个因素,其加权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40,0.7961,0.6935。同时,加权灰色关联度的排序结果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管制员主观排序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度对管制员工作负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2.
从公路交通适应性的涵义出发,构建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值方法;弥补了灰色平均关联度的不足,并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公路交通适应性评价。同时以陕西省和天津市公路发展为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并将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权重赋值客观,更符合实际,改进的评价方法易于操作,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灰色关联分析在公路工程建设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工程建设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问题,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机理明确,计算简便,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随意性,可为多目标多属性方案的决策和措施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在公路建设方案选优中的应用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针对原灰色关联分析中关联度的规范性以及无量纲化方法和分辩系数的选用的影响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船舶项目评价是一个多目标评价问题。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船舶评价指标的权重,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对运输船舶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分析显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各具优点,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道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实用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灰色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最优方案和备选方案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对立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且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交叉口改善中的方案决策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交叉口改善方案的灰色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个目标的量化,得出各方案的灰色关联度,据此进行方案选择.最后运用该方法对实际交叉口的改善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7.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7国道事故多发地段事故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07国道岳阳-长沙段1995~1998年事故统计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人、车、路、环境几个角度对事故多发地段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预防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周敏  朱磊 《中国电动车》2006,(12):226-227
针对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关联度时客观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分析法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运用距离分析法的原理,对传统的灰色关联方法进行改进,考虑了指标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将该方法应用于电力消费的评价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在所知数据不多的条件下,计算出车辙大小与马歇尔力学特征值的灰色关联度,找出了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各项因素的关联顺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马歇尔力学特征值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一般数理统计分析中的不足,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评价、控制、和高温性能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交通事故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的灰色关联模型与普通灰色关联模型相比,可以突出关联度的微小变化,且更加科学。通过实例,用改进的灰关联对道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分析结果更具层次性、差异性,更容易识别事故主要、次要和潜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灰色系统理论在汽车齿轮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雷 《汽车技术》2006,(9):24-26
探讨了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基于GM(1,1)模型拟合汽车齿轮可靠性寿命试验数据的方法,该灰色模型可以依据较少的试验数据预测出汽车齿轮寿命试验的后续数据。实例计算表明,模型的精度符合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的要求,计算值与实际测量数值吻合程度较好,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产品的失效分析,可解决以往需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确定的问题,节省了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进传统的隧道塌方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在深入研究山岭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了隧道塌方风险的二级综合评价模型;然后针对各评价指标确定与不确定性信息并存的特点,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建立联系度评价矩阵,从同一、差异和对立3个方面全面刻画被评价指标与各风险等级的同一、对立程度;最后,考虑到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专家认知的局限性以及专家评价结果可信度的差异性,基于群组决策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进而建立山岭隧道塌方风险的集对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和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集对分析方法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5.
物流园区选址是其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的选址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选址结果可靠性的评判标准,为此,引入贝叶斯概率方法开展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理论研究。借助EM算法和GeNie软件,构建了贝叶斯网络模型,挖掘出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的内在因果和逻辑关系,量化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选址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建立了物流园区选址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并引入贝叶斯判别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优化了灰色模糊风险评估模型,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得出相应的选址风险系数与评估风险概率,完成了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等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的物流园区选址模型能够充分考虑城市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物流量及交通区位等多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对物流园区选址结果的量化评价,降低了人为主观因素和客观数据的模糊性对物流园区选址方案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候选地点验证该选址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西安建设物流园区的选址风险系数为4.030 1,处于低风险水平,依据总体风险概率确定低风险水平的可靠性为65.50%,证实了在西安建设物流园区(西安港)风险系数较低,科学可行,且西安港风险评估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进而明确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和不同出行方式的公众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的差异性,对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调查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基于自主编制的公众交通安全意识问卷对5 029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其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得到了交通安全行为、交通安全态度和交通管理认知3个因子;最后,选取上述因子作为3个一级评价指标,因子所含条目作为17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因子得分,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灰色关联度,最终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公众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公众中,18~40岁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79),41~65岁(b=0.44)和65岁以上(b=0.45)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公众中,专科学历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1),小学及以下学历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b=0.33);不同职业的公众中,事业单位人员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93),农民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b=0.33);不同出行方式的公众中,以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91),而以三轮车(b=0.35)和自行车(b=0.36)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研究结果可用于不同公众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的度量,并为不同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方法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路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路面使用性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衰减,从而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输的安全性、经济型和舒适性。为了评估和预测路面使用性能状况,便于进行科学地养护和管理,文章系统地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建立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选取路段的实测数据与规范推荐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潭邵高速公路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贵  程晔  袁腾芳  肖滨 《公路》2003,(1):13-16
以湖南省湘潭——邵阳高速公路部分标段路基下伏岩溶勘量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级模糊评判理论与系统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了潭邵高速公路路基下伏岩溶稳定性的综合评判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其评判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这些标段岩溶的稳定程度。该工程实践也证明了此评判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广泛的工程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和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影响,桥梁性能随着时间劣化,可靠性降低。因此,在分析影响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归结为随机性和模糊性,以模糊随机变量为基本变量,考虑桥梁在服役过程中的耐久性损伤对可靠性的影响,针对既有桥梁荷载的分析背景同拟建桥梁的不同,进一步考虑模糊性,建立了考虑失效准则模糊性的模糊随机状态方程,将JC法改进用于计算模糊随机可靠指标,以装配式简支梁桥可靠性评价为例给出了具体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