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白宣 《铁道技术监督》2021,(5):43-46,52
介绍北京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分类和特点,选取北京地铁9号线低压逆变回馈型装置,10号线中压逆变回馈型装置,8号线德茂、瀛海站电容型储能装置和房山线广阳城站飞轮储能型装置的用电和节能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节能效果.建议根据实际线路及车站情况,综合考虑线路坡度、曲线半径、行车密度、区间长度、客运...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13年,重庆市将建成1、2、3、6号线共197公里的运营网络,日运量达150万人次,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架。完成“畅通重庆”建设任务。至2020年建成“六线一环”364公里轨道线网和60个重要换乘枢纽,日运量达600万人次,成为主城区客运交通骨干。2020年后建成“九线一环”513公里线路和270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日运量达800万人次,成为都市区客运交通骨干。5月21日,重庆市交委发布信息,轨道1、3号线将在今年9月和10月相继通车营运。  相似文献   

3.
国家标准《线路设计规范》正由铁道部建设司组织力量进行修订。本文对修订中的设计思想、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客运提速和管理体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盾构进洞技术是地铁施工的一大难点,在承压水地层且平曲线半径为350m进洞时更是难上加难。通过现场实验对这一施工难点提出控制要点和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上海西站站—铜川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是上海市地铁11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全长约1225.68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350m,最大曲线半径5000m。线路纵断面呈"V"字形,最小坡度3‰,最大坡度28‰;隧道覆土层厚最小约8.5m,最大约18.6m。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天津地下直径线是天津西站和天津站间直通的地下联络线,是天津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津秦客运专线转京沪高速铁路的便捷通路.该线位于天津市繁华的海河经济圈内,沿途控制点繁多,最大坡度的选择对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的投资和安全影响均很大.故研究确定最大坡度对有效控制建设投资、减小工程实施难度和确保运营安全都非常必要.研究结论:23‰坡度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天津地下直径线推荐采用23‰的最大坡度.  相似文献   

6.
正杭州市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了《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利用既有1号线临平支线(客运中心站~临平站)向南北两端延伸,独立构线,全长29.476 km,设21座车站。其中,南段起于江干区解放东路与秋涛路交口东侧的四季青站,终于江干区客运中心站(已建成),新建线路10.83 km,新设站10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和武汉地铁四号线武昌火车站方案的介绍,基于轨道交通的发展,讨论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自行车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对其交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和整合,以达到客运交通资源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浅析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和武汉地铁四号线武昌火车站方案,基于轨道交通的发展,讨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自行车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对其交通资源配置优化和整合,以达到客运交通资源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线路尤其是地下线路的纵断面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线路纵断面设计,针对其自身特点,结合天津地铁1、3、6号线等具体工程设计实践,论述车站和区间线路埋置深度、车站站坪及站端节能型坡度设计、竖曲线与最小坡段长度的配合、区间线路纵坡设计,论述最大坡度的设置条件及注意事项,并着重就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对相邻坡度差最大限值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从行车平稳性和乘客舒适度、方便设计、有利施工、减少轨道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议性意见:坡度差限值30‰,困难时35‰。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牵引机车在以ZC活载设计的城际铁路无砟轨道上运行,利用既有广清城际线路(无砟轨道)为相邻在建线路运输轨料,成为国内外首例利用既有无砟轨道城际铁路运营线路运输轨料成功案例,需研究利用既有无砟轨道城际铁路运输轨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同时可填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结合既有广清城际铁路(无砟轨道)开展无砟轨道城际铁路运输轨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分别从轨料运输列车对城际铁路最大坡度的适应性、桥梁结构对轨料运输车上线的适应性、轨道结构对轨料运输车上线的适应性和轨料运输对广清城际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牵引计算模拟仿真实验测评,分析并解决轨料运输列车能否适应城际铁路最大坡度的问题;然后,基于轨料运输车上线实验数据,分析轨料运输车上线对桥梁、轨道结构安全性影响,解决轨料运输车上线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最后,基于广清城际现状客车开行计划和天窗类型,分析并解决轨料运输与旅客运输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结论:轨料运输列车能适应城际铁路最大坡度;桥梁结构能适应轨料运输车的荷载;无砟轨道结构各部分动力学指标和行车安全性指标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广清城际天窗外非客运时段轨道运输能力可以满...  相似文献   

11.
地铁南京站是地铁1号线、3号线的换乘站,客流量大,换乘客流多,如何做好南京站的大客流组织工作是南京地铁1号线客运组织的重点工作。本文以1号线南京站为例,根据南京站在线网中的位置和客流特点,对南京地铁进入网络化运营时期后的大客流控制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最大坡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电动车组对不同坡度的适应性分析和与相邻线标准匹配以及地形条件分析,通过工程费、运营费综合比较,确定哈大客运专线的最大坡度。  相似文献   

13.
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的运营现状为背景,重点分析1号线客流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号线南村站—福泽站区段列车的运能利用率较低,断面客流分布极不均衡。文章分别从大小交路开行区段、行车间隔的设定、优化效果和客运组织4个方面对1号线采用的大小交路开行方案进行研究,为1号线行车组织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地铁设计规范》相关条文规定出发,探讨车辆基地出入线列车一度停车再起动的平纵断面关系;分析列车在停车时、停车后和起动时等三种不同工况的受力情况。根据牵引计算原理,建立其平纵断面关系模型。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二期工程为例,计算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与最小曲线半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所在的城市客运走廊出行者的612份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得出:由常规道路公交向轨道交通6号线转移的出行者达78%;不论乘客选择常规道路公交还是轨道交通,时间因素仍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交通费用因素对转换轨道交通方式的敏感性并不突出。分析了同一起终点乘客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等因素对效用变化的单独影响和联合影响,以寻找客运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重庆城市客运列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直辖市市域面积8.24万km,2002年人口3113.83万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农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是西部经济最大的“生长极”.重庆位于中国经济发展主轴线长江流域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是加强中国东西部联系,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利用国铁开行城市铁路客运列车。可大大节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投资,提高城市客运列车速度和舒适度.有效吸引客流,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环环相套.环线结合的国铁线和城轨线网结构,又为城市轨道交通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城市客运列车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长大连续坡道上无缝线路的力学特性,以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建立包括钢轨-桥梁-桥墩的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坡度、列车制动荷载和扣件间距条件下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列车制动荷载的增大对钢轨的纵向受力、变形以及桥墩受力均不利,设计时应该合理控制线路的坡度;对于高架结构,随着扣件间距减小,梁轨相互作用增强,贵阳地铁1号线高架结构扣件间距建议值为0.625 m。  相似文献   

18.
“顺接坡度范围一般为道岔终端后普通轨枕至警冲标或货物装卸有效长度起点,顺接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限制坡度,……”及“……,坡段长度不应小于30”的站规规定适应性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在满足到发线有效长的条件下,可适当移动信号机及警冲标的设计位置,达到咽喉区轨面顺坡目的;在困难情况下,车站咽喉区国面顺坡可适当伸入到线有效长度范围并且采用顺接坡度值大于1.5%的坡度。  相似文献   

19.
结合深圳地铁14号线岗厦北站周边规划、客流预测、地下建构筑物及关联线路等因素,对14号线续延及11号线东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在保证14号线站后折返、故障停车及与11号线过轨运营、停车场共享等功能需求前提下,本着过渡期间减少站改废弃、不阻断列车运营、不大幅提升工程投资的设计理念,提出岗厦北站预留接口设计方案:(1)在岗厦北站站台西侧150 m折返线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同时预置坡度为29‰纵向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以满足延伸线下穿11号右线净距要求,利用混凝土填充层过渡底板与故障停车线2‰的坡度变化;(2)在岗厦北站站台东侧300 m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利用各比选方案共线段落作为万能接口,增加11号线东延方案路由弹性。  相似文献   

20.
"天梭"号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天梭”号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的总体参数及性能,对该车各部分的主要特点作了说明。机车在铁道科学院环形试验线完成了牵引制动性能及动力学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机车可以满足客运提速到200km/h的牵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