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岸环境下船舶侧推器的水动力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船舶在近岸环境下航行时侧推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艏艉侧推器与船体的整体模型,利用基于RANS方程求解的粘性流数值方法,采用MRF模型,计算不同航速下艏艉侧推器的性能参数、侧推器附近流场,以及船舶在近岸航行时的横向力与艏摇力矩。结果表明,近岸航行时侧推器的实际效能会因船速的变化而变化,船速的不断增加会使船舶与岸壁之间的吸引力超过侧推器的推力,从而导致碰撞。  相似文献   

2.
船舶艏侧推器推力减缩试验与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艏侧推桨为研究对象,用研制的专用动力仪在循环水槽中对艏侧推器螺旋桨进行了敞水试验和带船模艏侧推器的水动力性能试验。采用有限体积法,通过求解非定常RANS方程对艏侧推器螺旋桨敞水以及艏侧推器槽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螺旋桨的敞水性征曲线和船舶不同迎流角下艏侧推器的推力系数。将艏侧推器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以及艏侧推器推力系数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计算艏侧推器的水动力性能。由于康达效应和桨之间干扰的存在,艏侧推器存在推力减缩,某些流向角下艏侧推器的推力减缩幅度超过20%;此外,数值模拟也给出了康达效应的流场细节。论文结论可作为艏侧推器设计的重要参考基础,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混合式CRP-POD推进系统具有操纵性能好,推进效率高,空泡振动小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论文采用数值计算结合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混合式CRP-POD推进系统操船工况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索吊舱推进器偏转角度对CRP-POD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包括推进系统中前桨、吊舱推进器、混合式CRP-POD推进系统效率,以及吊舱推进器侧向力随吊舱推进器偏转角度的变化。本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船后混合式CRP-POD推进系统水动力性能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韩伟  邓倪 《船舶力学》2024,(1):45-54
泵喷推进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潜航器的首选,矢量推进器也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传统依赖船舵控制在低航速下控制效率低的问题以及提高潜航器回转性能,矢量推进器在潜航器上的应用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考虑大舵角(喷管偏角)下潜航器各参数非线性的影响,建立潜航器水平面操纵运动的非线性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分析船-舵-推进器、船-矢量推进器和船-舵-矢量推进器三种不同的控制方法下潜航器在低航速、控制泵喷推进器转速、控制潜航器轴向航速三种不同条件下作水平面回转运动时的回转性能,结果表明矢量泵喷推进器可以有效改进潜航器的回转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艏侧推器的效能已经作过许多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众所周知的是船的进速对艏侧推器的效能影响很大,即由艏侧推器所产生的作用在船体上的各种流体动力明显地随着船的进速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人们对船的进速、水深等因素对艉侧推器的效能所造成的影响还不大了解。因此,作者利用船模试验进行了这些研究。结果阐明了船的进速对艉侧推器效能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十分不同于船的进速对艏侧推器的情况。即使在深水中,由艉侧推器工作而产生的各种流体动力并不象艏侧推器情况中下降得那么多。特别应注意的是在浅水中,艉侧推器所造成的横向力随船速之增加而增加,它达到船速为零时的数值的数倍。作者在本文中尝试通过在艉侧推器和带襟翼的喷射翼之间所建立的一个模拟模型来解释此种横向力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采用泵喷推进器的舰艇已经被证实比采用螺旋桨推进器的舰艇在航速、隐蔽性上有极大的提升.为使泵喷推进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对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及空化性能、噪声性能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设计方法以及针对不同部件的优化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与泵喷推进器相关的水动力学模拟仿真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随后又对泵喷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船舶无轴轮缘侧推器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侧推器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无轴侧推器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船首位置的无轴侧推器水动力性能、周围流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水动力性能变化的影响参数,获得不同螺距比、盘面比及毂径比对无轴侧推器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流速增大,无轴侧推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均增大;螺距比在0.7~1.2范围内,螺距比增大,无轴侧推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同时增大,推力系数比扭矩系数变化速率快;盘面比在0.3~0.9范围内,盘面比增大,无轴侧推器的推力系数和扭矩系数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推力系数增长幅度在5%左右,扭矩系数变化幅度小于2.5%,毂径比对无轴侧推器水动力性能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螺旋桨尾流能量耗散,提高桨舵系统的推进效率,开展桨舵组合式推进器设计研究。首先,基于适伴流设计思想结合面元法编制最大阻力减额的扭曲舵设计程序,获得桨后舵不同展向位置的扭曲角度,并通过与一前端削平的舵球及桨毂光顺连接形成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方案。然后,采用数值仿真分析获得均匀流场中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压力分布与流场特性等细节,初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开展船后桨舵组合式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试验,获得不同航速下螺旋桨和舵的水动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桨舵组合式推进器较原型桨舵推进器的效率在全航速段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设计工况点提升值达2.7%,证明设计方法正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浅析艏艉侧推器的操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侧推器的安装结构、组成和用途进行总体介绍,分析了侧推器在各种工况下的操纵性能,并归纳出使用侧推器时需要注意的操纵要点。关于艏侧推器的研究已经非常详细,并且有大量的相关论文,而艉侧推器的相关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艉侧推器也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艏、艉侧推器在各个工况下操纵性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可调螺距侧向推进器推力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婷  窦增明 《船舶》2017,28(5):61-64
通过工程常用的两种经验方法估算某型船用可调螺距侧推的系泊最大推力,同时建立侧向推进器敞水试验模型,通过试验方法获得系泊状态不同螺距下的水动力敞水性能,对实尺度不同螺距情况下的侧向推进器推力和收到功率进行预报,从而得出系泊状态的最大推力。文章定义了船用侧推装置的"标准槽道"和侧推装置的"名义推力",并对上述三种推力结果进行对比与说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1∶60的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泊位长度对17. 2万m~3LNG船系泊的影响,分析了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运动量和缆绳张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横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缩短,艏、艉缆力分担了部分横缆力,对均衡艏、艉缆和横缆力有利,最大缆力变小;顺浪、顺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变化对系缆力影响不大;斜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船舶受斜波作用,其纵横向均分配波浪力,倒缆与横缆或艏艉缆的受力基本相当;顺风时,倒缆力会大于横缆力和艏、艉缆力。该研究为天津LNG项目推荐了合适的泊位长度,可为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方位推进器与首侧推器综合作用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船模自由自航模试验为基础,对采用全方位推进器和首侧推器的船舶特殊操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原地掉头、纯横移、斜移等操纵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同时,通过测量首侧推器作用力随航速变化规律,分析了首侧推器在该类船舶上的应用情况,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POD推进器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骋  张旭  钱正芳  杜度  黄胜 《船舶工程》2007,29(6):25-29
POD推进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舰船总体性能,节省舱室空间,增加有效载荷,提高舰船的使用效能,可充分发挥电力推进系统的优越性,因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通过介绍POD推进器的技术的发展概况,总结了POD推进器的主要特点,概述了其主要类型,分析了POD推进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串列全回转导管桨水动力干扰问题,基于粘流理论,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开展了均匀来流下两个串列桨在不同偏转角度下水动力性能的数值预报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偏转角度下,上游桨对下游桨水动力的影响,重点关注不同偏转角度时下游桨推力、功率损失及叶片负载的脉动无序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游桨尾流影响下,上游桨无偏转角度时,下游桨推力损失约70%,上游桨偏转10度时,下游桨推力损失约15%。本文研究结果对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压载水带来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无压载水船的设计方案。采用STAR-CCM+数值模拟法,研究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性能。通过STAR-CCM+计算26 000 DWT常规油船的阻力,验证STAR-CCM+软件计算阻力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计算系列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并研究其随底倾角的变化规律;最后,以球鼻艏的长度和最大宽度为自变量变换球鼻艏,研究球鼻艏的长度和最大宽度对V型无压载水船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V型无压载水船总阻力比母型船有所增加,总阻力随底倾角的增加而增加,可通过优化球鼻艏改善V型无压载水船的阻力。研究结果为V型无压载水船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撞击过程中船艏结构的典型损伤是外壳板和内加筋的褶皱,撕裂和弯曲。在以前的船舶结构的碰撞分析的简化方法或数值模拟中往往略去横向肋骨框架对船艏碰撞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横向肋骨框架在碰撞损坏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其对船艏结构的损伤形态、碰撞力及能量耗散有重要影响。因而是碰撞计算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推进器,特别是用于动力定位工况下的大功率全回转吊舱推进器在选型安装前,对其水动力性能准确预测十分重要,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最终的定位精度。本研究结合ZPMC研发建造的伸缩全回转吊舱推进器,采用商用CFD软件分别对螺旋桨、导管以及吊舱推进器的敞水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建立了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预报的方法。一系列敞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对包括推力、扭矩及效率等在内的吊舱推进器整体性能进行预测,继而为推进器性能的预报、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撞角球鼻艏形式和参数变化对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确定了撞角球鼻艏形式和参数对阻力的影响。针对3个形式各异的球鼻艏方案,开展了CFD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当傅汝德数为0.28时,撞角球鼻艏的剩余阻力系数比无球鼻艏的剩余阻力系数约小20%。以8个主要参数各异的撞角球鼻艏方案为对象,采用CFD技术分析了撞角球鼻艏的参数变化对兴波阻力的影响,并确定了撞角球鼻艏的宽度比和纵向长度比对兴波阻力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在船首两侧增添(固定)水翼的水翼辅助推进船舶的设想,选取集装箱船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面元法对原型和水翼船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和增阻响应进行了预报,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水翼能够有效地减小船舶在波浪中的纵摇、垂荡和增阻响应,其中添加水翼船在波浪中的纵摇和垂荡响应峰值分别减少了21%和24%,而增阻响应则减小了80%。此外还对水翼展弦比和安装位置对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增阻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SEA-Arrow (sharp entrance angle bow like an arrow) has no protrusion of the bulbous bow to reduce bow waves and has a transverse stiffening system in the narrow bow space to apply the buffer bow concept. This system has lower longitudinal stiffness than a conventional longitudinal stiffening system and therefore has buffer characteristic in ship-to-ship collision. A comparative collision study of SEA-Arrow and the conventional bulbous bow was conducted using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 collision scenario where the striking ship hits the side shell of tanker midship perpendicularly was sel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ffer bow characteristic of SEA-Arrow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bulbous bow, since much more energy is dissipated by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triking and struck ships until the inner shell of struck ship rup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