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低压渗碳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乙炔作为渗碳介质的工艺已被广泛地开发及应用.本文对乙炔的物化性质、安全要求及存储运输方法做了概述.通过比较乙炔与丙烷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裂解特性,概括出乙炔作为渗碳介质效率高、杂质少、盲孔渗碳能力强、设备维护方便等方面的优越性.同时,使用ECM真空渗碳模拟软件,引入富化率概念,并作为工艺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以丙烷为原料的吸热式气氛作保护气,ZF活塞17CrMnB经渗碳、机加工后,在淬火加热时,使活塞非渗碳部位不增碳、渗碳部位不严重脱碳的条件,以及气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按常规可控气氛渗碳油淬工艺对别克轿车4T65E自动变速器中的薄壁零件进行热处理,零件的变形很难控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新的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淬工艺取代传统的常规气氛渗碳油淬工艺。应用表明,采用低压真空渗碳新工艺后,主减速太阳轮轴的热后合格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吉蔚滨 《长安科技》2004,10(2):33-37
本文从与常压气体渗碳比较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低压真空渗碳工艺的特点,并对低压真空渗碳的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立足于该工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小件浅层低压真空渗碳工艺试验,介绍了其工艺方法,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20CrMnTi齿轮在普通气体渗碳工艺的基础上,稀土元素的工艺试验,分析、探讨了的稀土元素催渗作用、并从土元素在钢件渗碳热处理二个主要过程,即“吸附”和“扩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探讨其催渗机理。本文同时也分析稀土元素对渗层金相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巴西依顿齿轮是公司新开发的外贸产品,在热处理试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齿轮内孔磨后硬化层要求普遍非常高,尤其是行星齿轮31336700这一产品,因为其孔径较深,采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工艺,基本无法同时满足齿面和孔径的硬化层技术要求;b.产品用箱式多用炉渗碳淬火后齿根部位表面非M组织及内氧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7.
选用北京培特公司技术开发的HT8002AC井式炉渗碳/碳氮共渗工艺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改进2台RJJ-75-9TG井式气体渗碳炉的渗碳控制系统,实现计算机对整个工艺渗碳全过程的模拟控制,并时刻跟踪和修正现场设备参数的动态变化。提升了渗碳件的产品质量,确保汉德公司两到三年之内的自制件,能够达到国际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重型汽车驱动桥锥齿轮疲劳性能的考核,主要是进行轮齿的弯曲疲劳性能考核。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轮齿折断,齿轮将完全丧失其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功能,因此对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考核非常重要。试验表明,齿轮材料与主要加工工艺对其疲劳性能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渗碳钢的化学成分、钢的纯净度和锻造。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表面强化、机械加工等工艺。  相似文献   

9.
齿轮用钢采用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艺不仅保证了奥氏体晶粒细小,而且零件变形小;由于氮碳原子共同渗入金属表面,使碳原子的扩散系数增加,具有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性能;目前齿轮大都采用20CrMnTi、20CrMo、20CrMnMo、25MnTiBRE等钢材,一般要求渗碳层厚度为0.4 ̄0.7或0.6 ̄0.9mm,属浅层渗碳;经试验表明20CrMnTi和20CrMo氮碳共渗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强度较渗碳钢者  相似文献   

10.
傅在再 《长安科技》2005,11(4):39-41
本文主要介绍了18Cr2Ni4WA钢的渗碳工艺,发现该钢种经渗碳后二次淬火,Ms点降低,渗碳层硬度较低。金相组织观察,渗碳层组织为残余奥氏体+淬火马氏体,将零件进行零下-50℃深冷处理后,渗碳层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金相观察:大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相似文献   

11.
导致渗碳齿轮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的动力参数是齿轮次表面所受的最大切应力τmax与其表面硬度的比值,减小该比值可延缓齿轮表面接触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过程,提高齿轮疲劳寿命.分析了强化喷丸工艺对渗碳齿轮次表面所受τmax和表面硬度的影响,通过强力喷丸引入的冷作硬化可使渗碳齿轮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引入的高残余压应力可使渗碳件次表面所受的τmax显著减小.试验表明,齿轮渗碳后再按最佳工艺进行强化喷丸后,可显著提高齿轮表面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介绍了降温渗碳在要求进行浅层渗碳的依维柯汽车零件手制动杆扇齿固定支架上的应用研究,在国外,由于可控气氛热处理的普及,浅层渗碳已被广泛采用,所以我厂引进的依维柯汽车上很多零件都要求采用浅层渗碳处理。鉴于目前我厂尚无可控气氛热处理设备,我们用普通的井式气体渗碳炉对渗层要求为0.2 ̄0.4mm(“DC”)的手制动杆扇齿固定支架进行了降温渗碳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常规温度渗碳时,零件变形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某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在低压真空渗碳、高压气体淬火热处理过程中,模拟工艺参数、渗碳气氛流量、强渗与扩散时间及其比例等因素对齿顶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选用ECM低压真空渗碳设备,运用mini渗碳工艺原理,合理设定工艺模拟的最大饱和碳浓度、富化率等参数,根据模拟工艺调整强渗、扩散时间、渗碳与扩散时间比、终扩散时间,并优化制定渗碳介质流量,调整渗碳节拍,在保证表面硬度和芯部硬度合格的前提下,可显著改善齿角残余奥氏体含量(由7级改善至3级),并有效控制有效硬化层深(位于中差),使齿轮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喷丸硬化提高渗碳齿轮的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涛 《汽车技术》1995,(6):30-35
研究表明,采用喷丸硬化工艺是一种改善渗碳材料表面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渗碳齿轮的疲劳强度,介绍了日本ISUSZU汽车研究中心在汽车齿轮上应用喷丸硬化工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喷丸硬化的处理效果和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载货车圆锥齿轮在热处理加工中周期较长、能耗较高、废气排放较多及连续式渗碳炉稀土渗碳工艺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将稀土渗碳技术应用在连续式渗碳炉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在连续式渗碳炉上首次实现了驱动桥圆锥齿轮稀土渗碳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轴在可控气氛多用炉中渗碳淬火过程出现的齿形、齿向畸变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改进了渗碳淬火生产工艺和工装。结果表明,经改进后工艺方法处理的齿轴,其渗碳淬火和回火质量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畸变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杨德利 《汽车技术》1997,(10):40-42,53
分析了6V150型柴油机180r2Ni4WA钢制曲轴层渗碳后高温回火工艺对淬火硬度的影响。该曲轴经深层渗碳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较多几次回火可提高淬火后的表面硬度。550℃高温回火三次,淬火后的表面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齿轮类零件在经过渗碳淬火热处理后,产生的非马氏体组织对零件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改善非马氏体组织的工艺整改过程。  相似文献   

19.
对SAE8620RH低碳渗碳齿轮钢的热处理渗碳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实现了符合国外技术要求的渗碳有效硬化层深、硬度、金相组织等各项指标,同时将渗碳淬火温度由原工艺的860 ℃降低到840℃,从而减小了因淬火温度过高带来的变形影响.经批量试验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稳定,各项热处理指标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讲述了齿轮类零件渗碳、淬火后金相检验的内容和方法,首先对渗碳齿轮材质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渗碳齿轮取样、制样方法进行讲述。最后重点讲述了齿轮渗碳淬火后的金相检验内容和对金相试样进行等温退火后渗碳层组织及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