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陈庆 《汽车杂志》2006,(2):253-255
随着国内已成风潮的两厢车市场蓬勃兴起.各大汽车制造厂家都积极的投入了自己的产品.国外进口两厢车也对这块蛋糕虎视耽耽.当然.进口车虽好.其昂贵的价格在崇尚“性价比”的中国市场未必吃香,下面我们将推荐10款主流的两厢国产小车.希望您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两厢伴侣。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扩张,两厢车市场混战已经开始。华晨中华骏捷FRV选择乘机出击两厢车市场:广丰雅力士以低价杀人车市;比亚迪汽车再推比亚迪F3R自动版,增加市场博弈砝码:名爵MG3SW刮出一阵英国风.广本应对市场推出新飞度……据了解.今年共有超20款新款两厢车上市,由此成为车市中新款两厢车最集中的一年。两厢车受关注,除了缘于其本身具有的车身紧凑、操控灵活等特点外.消费者对于国内油价将与国际接轨的预期,以及80后年轻消费人群的消费观念变化.成为近年来推动两厢车市场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7,(2):52-53
2005年两厢车的销量超过40万辆.占全部轿车销量的14%;2006年两厢车的销量超过70万辆.占全部轿车销量的18%,比2005年销量增长了75%.两厢车市场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而赶在2006年结束之前上市的两厢宝来HS.无疑是两厢车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它会引起什么样的震荡?  相似文献   

4.
黄军 《天津汽车》2005,(4):43-43
到目前为止,国内前10名轿车企业都拥有了两厢车型产品,众多主流厂家纷纷跻身两厢一族,成为国内两厢市场到了加速前进阶段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文龙 《汽车导购》2006,(2):56-59
车市如战场,各股“大军”都在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而两厢车型是目前车市的一股强势力量,两厢车“军团”不但到处“攻城掠地”,而且未来的“新军”也都是“后起之秀”,两厢福克斯,两厢标致307,标致206等都在为上市进行着积极的准备,必须承认厂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如果哪个厂家在推出车型时没有考虑两厢车,就会失去一部分市场。  相似文献   

6.
无论厂家或煤体怎么惊呼。两厢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相信大家也明白.四平八稳的三厢车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0万元级别,精致的三厢车,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彬彬 《当代汽车》2007,(3):30-33
如果说几年前两厢车在国内市场上还举步维艰的话,现在随着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并热卖两厢车.可以看出这个市场已经打开了局面,从最初的受冷遇,到现在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两厢轿车的销售已经逐步在升温并成为热点,目前市场上两厢车品牌也比较繁多,在此我们根据林先生的要求推荐了4款最近比较热销的车型,它们的市场售价都在13万元左右。下面分别对它们的外形、内饰、空间、操控性、实用配置及维修保养费用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并据此作出以下推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渺林 《车时代》2009,(8):164-169
真是令人奇怪,在国外被牵为“神车”的大众高尔夫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但是被称为小高尔夫的Polo却能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也许是因为中低端车的消费者更为年轻,更容易接受两厢车的造型吧。当然,新Polo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肯定会推出三厢车型.但是销售主力将还是两厢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购车思想的转变,以前饱受人们非议的两厢车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里,两厢车以其独有的特性:小巧、省油、物美价廉,正成为一种世界轿车时尚。追溯起来,两厢车的历史几乎和汽车发展史一样长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两厢车就一直是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令体积小巧、燃油经济性显著的两厢车又重新风靡市场。如今,在巴黎、罗马、汉堡、伦敦这些人口较为稠密、街道相对狭窄的欧洲城市中,两厢车更是大行其道。欧洲汽车联盟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油价飙升,将有更多的欧洲人会选择小型车。2004年1-8月,欧洲小排量汽车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5%,是近5年来最高的。在欧洲,目前销售的汽车当中,小型车占了35%,年销量450万辆。这里说的小型车是指发动机排量在1升以下的A级车,如果说车身紧凑的两厢车,比例恐怕要高达六成以上。最近,有5款两厢车在欧美汽车市场上依靠各自的优势大行其道,霸占了众多汽车爱好车的眼球。另有消息说,这几款车准备引进到中国市场,喜爱两厢车消费者不免有些手痒起来,希望能早日看到并拥有其中一款钟爱的车型。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几款车型,给广大消费者提前来一个预览。  相似文献   

10.
广言 《汽车导购》2007,(3):98-99
2006年可以说是两厢车的春天,各大汽车厂家的两厢新车层出不穷,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作为两厢车市场的先驱车型,普力马仍能够交出每月两千多辆的销售答卷,究竟普力马凭借什么使其一直为消费者所欢迎呢?  相似文献   

11.
张亮  王伟 《车时代》2009,(1):138-141
国内的两厢家用轿车市场,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短时间内便强手如林。如福克斯两厢、马自达3两厢以及不久前上市的雪铁龙世嘉等车型,个个都是国际市场上的明星车型。在此背景下海马H11进军两厢车市场胜算几何?海马H11是海马首次推出的两厢轿车,据称车型从设计研发到规模生产开发历时长达3年.同时作为首款进军中高端两厢车市场的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2.
《车时代》2006,(11):120-121
随着近年来能源的日益紧张,加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越发成熟以及消费群体和购车用途的逐步改变,排量小,油耗低,经济实用的两厢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宠,许多汽车企业也都失时机推出了自己的两厢车,今年下半年即将上市的新车中有四款两厢车,其中包括东风雪铁龙C2。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上海市区的马路上做过粗略的观察,数据共分3组。在第1组的106辆车中,两厢车共有18辆;由于上海的出租车基本上全部是三厢车并且具有团购的特点不能代表消费特性,所以在第2组数据中排除了出租车,在经过的107辆车中,两厢车为14辆;在另一路段,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第3组数据,经过的100辆车中,两厢车为8辆。综合以上3组数据,在上海街头总共的313辆汽车中,两厢车为30辆。故两厢车的比例为9.6%,三厢车比例为90.4%。  相似文献   

14.
近日,现代起亚旗下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悦达起亚首款跨界小型车Soul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引发了众多媒体的热切关注。作为一款融合SUV、MPV、两厢车特点的新概念车型.可以说在中国国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还没有正面竞争对手。借Soul登陆中国,现代起亚汽车旗下两个子品牌的形象差异化得到进一步区分:起亚定位为运动时尚.现代则走高端内敛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在欧洲等汽车工业和市场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价格低廉、灵活轻便、经济实用的两厢车型是真正的消费主力,中国市场上的东风标致206和东风雪铁龙C2就是具有代表性的AO级两厢车型,他们同出一家汽车制造厂,同一底盘平台制造,并针对相同的AO级市场,可谓血浓于水的亲兄热弟。  相似文献   

16.
唐奕奕 《汽车情报》2007,(27):17-17
最近有友人与笔者探讨国内两厢车市场前景,单从销量数据上看,最近几年的历史数据表明自2005年国产两厢车在轿车中的占比达到巅峰之后,此后一路走低(2005年占22.7%,2006年占20.6%,2007年1~7月占18.4%),这样看来好像两厢车市场正在萎缩,前景并不看好。根据价格高低、尺寸大小、造型新颖等因素,我们把两厢车分为高端、低端,深入研究车主的生活形态,你会发现高端两厢车的车主是一群强调个性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挑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厢派和两厢派的阵营划分得非常分明,不少人在买车时表示自己只买三厢车,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表示只买两厢车。其实从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来看,在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之后,提倡休闲和运动观念的两厢车日益受到推崇。我就碰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8,(8):172-173
08年上半年骊威劲锐版上市,给本来就不太平的实用两厢车市场又添了一把火,紧凑型车市场激战再起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人口密度大、能源相对紧缺的欧洲,两厢车早已成为轿车市场的主流车型。在德国,两厢车占到70%;在法国,两厢车占到80%;在意大利,两厢车则占到85%。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各大汽车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重量级两厢车型,其中丰田展出了即将在中国生产的Yaris和概念车iQ Concept,大众的up城市概念车,菲亚特的Panda Aria环保概念车等。  相似文献   

20.
小米 《汽车导购》2007,(5):44-47
汽车市场的细分已经越来越无界线可言。就拿售价来说,同一产品的价格区间可以因为配置的不同而上下通吃。同样,对于车型而言,两厢车与小型MPV之间似乎也有这样一种概念模糊化的趋势。比如这款新萨拉·毕加索,便是一款界于两者之间的车型,不管厂家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夹缝中的定位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