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39):30-32
柴油机排放污染物中有害成份主要有CO、HC、NO_x及PM等,与同等功率汽油机相比,虽柴油机HC、CO排放较少,但NO_x与PM排放较多,柴油机微粒排放约是汽油机30~80倍。在柴油机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的排放污染物中,PM和NO_x分别占22%和21%。NO_x主要是NO和NO_2,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能形成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即NO_2。NO_2对血液有毒性作用,会使神经麻痹,对肺部有刺激作用并有毒性,还会在强烈阳光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汽车内燃机的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排气的污染物主要有CO、HC、NO_x。CO是烃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不完全的产物;HC是由未燃的燃料,不完全燃烧或部分被分解、氧化的产物;NO_x是高温燃气中少量氮被氧化成NO、NO_2的产物。 汽车排放这些污染物质的多少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公认的是CO、NO_x、HC和微粒。据测定:有害排放物CO<10%(按容积计),NO_x2000~4000ppm,HC<1000ppm,微粒0.01g/m~3。这对大气构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液化石油气汽车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性的石油紧缺,汽车燃料供应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另一方面燃油汽车排出的尾气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有20%来自汽车尾气。在大、中城市,70%的空气污染来自汽车。  相似文献   

5.
由于柴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耐久性和气体排放物较少等优点,因此近年来车用柴油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车用柴油机的销售量现在已占欧洲市场的18%以上,在亚洲市场也呈不断增长趋势。展望到2000年,世界柴油车比重将占汽车总量的20%。柴油机排放中有害成份主要有CO、HC、NO_x和微粒,但HC、CO排放较少,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00,(45):19-20
伏尔伏公司努力降低源于石化燃料的CO_2排放量,以致力于减缓温室效应。汽车尾气中CO、NO_x、HC等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而CO的排放也将导致水中氧气含量的减少和水土酸性的降低。公司关注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及再循环问题。伏尔伏公司已在34个工厂和部门贯彻了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汽车排放污染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_x),当然还有铅(pb)、硫的氧化物(SO_x)、微粒(PM)等。 汽车排放污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近年来,各国政府、包括我国政府对汽车排放限制的法规越来越严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Vmas系统检测分析汽车排放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期生产的汽车排放总量分析系统(Vmas),按汽车排放法规中规定的试验工况,对CA1020F汽车排气排放物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用于汽车排放的测试分析是有效可行的;排气中HC主要产生于汽车减速工况,即油门突然减小、转速突然降低的工况,而CO和NO_x则主要产生于发动机负荷增大时的工况。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1998,(15):29-29
6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随着汽车数量大幅度增加,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美国、日本和欧洲相继制订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限制汽车尾气中CO、HC、NO_x等有害物质的排放。70年代初,由于能源危机,各国又制订了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使传统的机械式化油器发动机难以达到要求,迫使世界汽车工业寻求新的技术来实现节油和减少排放的目的。7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按照轻型汽车实际行驶排放测试流程,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测量3辆满足《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要求的轻型汽车实际行驶排放,并使用欧盟提出的移动平均窗口法对排放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冷起动阶段的CO,NO_x和PN排放占整个试验总排放的比例分别为69.9%,23.1%和68.8%。将冷起动阶段排放纳入计算时,CO,NO_x和PN的排放结果分别比剔除冷起动阶段排放的结果高19.5%,4.3%和16.3%。温和驾驶时车辆CO_2排放较低,导致过多窗口无法落入正常区域,窗口不能满足正常性要求。欧盟提出的移动平均窗口法不适合直接用于评估中国轻型汽车实际行驶排放,对基本公差tol1进行修正,随着tol1的增加,落入正常区域的窗口随之增多,试验通过正常性要求的比例也随之增大,但tol1的修正会带来巨大的标定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短缺,汽车是耗油大户,且目前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节节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HC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效应,汽车噪声是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汽车排放污染已占市区大气污染的60%以上。为此,我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出台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关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大气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就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而言,主要表现在汽车噪声和汽车尾气排放的两个方面.污染程度取决于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汽车的使用与维护。  相似文献   

13.
在大气污染中,汽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有关资料介绍,大气中所含CO的75%,HC和NOx的50%来源于汽车的排放,“尽可能地降低有害排放”已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厂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现代”汽车公司从设计、制造上,采取了以下六种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燃油蒸发、尾气污染等问题,使排放控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人为排放的CO2中有12%来自乘用车。从1990年到1997年,道路运输中CO2排放增加了约9%,而其中乘用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曹健  丁爱春 《汽车电器》2001,(1):55-56,58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汽油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据有关实验测定,排放的CO、HC、NOx的百分比在大气污染中占60%、48%、32%,它们大部分随尾气排放。这些废气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动植物的生长,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控制汽车排气污染,实现排气净化,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发动机空气/燃油比的闭环控制加上三效催化转化器净化了废气,大幅度降低了HC、CO和NO_x排放,但由于要求λ=1,限制了油耗的降低,也就限制了温室气体CO_2排放的降低。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一方面迫于全球气候转暖,另一方面由于石油资源渐趋枯竭,所以十分重视低油耗汽车的开发。著名的美国《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PNGV)计划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内外汽车燃料资源日益枯竭和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渐开始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以期能够降低对燃油的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化合物、二氧化碳(CO_2)、氮氧化物(NO_x)、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碳(CO)及颗粒物等,会对人体及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标准,如果采用的尾气检  相似文献   

18.
燃气汽车发展的必要性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其排放的废气中有害成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汽车废气中的最主要有害成分是HC、CO和NOx,另外还有醛类、苯等。国内外的各种统计资料表明,城市地区70%以上的大气污染物来源于汽车。据1998年北京三环路内初步测定,CO、HC和NOx这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的重要课题——汽车轻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10,(1):152-155
汽车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C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重量每减少100kg,油耗可降低0.3-0.6L/100km,CO2排放可减少5g/km。  相似文献   

20.
李萍 《汽车与配件》1996,(19):26-26
100多年来,汽车一直造福于人类,同时也不断的污染着这个万物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法国环境能源局在1990年测定:一辆轿车每年排出的有害气体比轿车本身还重3倍。据统计,全世界汽车保有量达5.5亿辆,一年要向大气排放约5.5亿吨的CO、1.1亿吨的HC,0.55亿吨NO_x以及颗粒物,铅、苯丙芘等多种污染物,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使汽车排污对环境危害减至最低程度,各种先进的汽车装置就应用而生: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于1990年开始试验一种汽油电离子分离器,它可使汽油燃烧更加彻底。增加此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