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连——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船艇》2006,(7):30-32
中国北方的港口大多数集中在渤海湾,由于港口带动经济繁荣兴旺,所以渤海湾沿岸有“金项链”之称。渤海湾内最大的港口是大连港。它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上的蓬莱遥遥相望。  相似文献   

2.
大连     
《世界海运》2008,31(6):10-10
大连地理垃置优越,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数十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北亚经济群中心,优越的海上区域优势、深水资源优势、城市功能优势和保税港区政策优势,使大连港  相似文献   

4.
刘斌  咸晓鹏 《世界海运》2005,28(6):49-51
大连是东北经济区最大的口岸城市,是环渤海地区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城通往国外的最近点,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特别是大连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既是国家对大连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定位,也是实现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中之重,将会对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加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施自由港政策,可以使我国的国际枢纽港建设同时具备转口型和腹地型港口两方面的优势,保证在今后长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办大连自由港, 必将扭转我国对外开放南北失衡的格局, 使辽东半岛乃至东北腹地重振昔日雄风! 目前很多沿海地区城市都在积极筹划辟设自己的自由港,能否成为全方位、多功能的自由港,大连自由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沿革与现状1.大连港率先利用东北铁路链网优势,创新口岸服务新模式1997年大连港主动促进港铁合作,率先开通大连口岸与东北内陆之间的第一条集装箱班列,大连——哈尔滨班列,使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取得零的突破,改变了大连港与东北内陆之间只能依赖公路运输集装箱单一集疏运方式的被动局面。自此,为推动港口集装箱公、铁、水各集疏运方式协调发展,一是大连港积极寻求与哈尔滨内陆港加强合作,改善内陆港服务,逐步形成哈尔滨班列雏形;二是大连港加强与中远、中海等船公司合作,又先后分别开通了大连——长春方向的“…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2):112-112
本刊从大连港获悉,2009年3月20日,大连鲇鱼湾畔,大连港新30万t原油码头工程首座沉箱成功安装。该码头工程位于辽东半岛、大连湾东北部,南侧紧邻大连港老30万t原油码头。该工程泊位全长446.75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圆沉箱重力墩式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远永盛轮从大连港起航,开启了中国商船首次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的破冰之旅。8月8日上午,中远集团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暨中远航运与大连港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大连港隆重举行。仪式后,永盛轮扬帆起航,展开我国商船首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抵达欧洲的旅程。辽宁省副省长薛恒、交通运输部宋家慧总监、大连市市长李万才、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徐敏杰、大连港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09,32(1):70-71
大连港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有其固有的优势:拥有东北三省广袤的腹地资源,而且东有日本、韩圈,南有山东半岛,北有俄罗斯、蒙古,两为京津地区;大连港不仅港口自然条件好,还受益于东北地区集疏运条件的发展,铁路网非常发达。  相似文献   

9.
大连港欲圆东北亚国际枢纽港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李卫国 《中国水运》2004,(10):41-42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对大连港的振兴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大连港应抓住机遇,加快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相似文献   

10.
《港口科技动态》2004,(12):F003-F003
区位优势:丹东港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依黄海毗接大连,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江临海相望,是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我国通往朝鲜、韩国、日本海上距离最近的港口。  相似文献   

11.
丹东港的发展,关系到响应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对最大限度发挥东北东部出海口丹东港的历史作用,减轻长大线及大连港的负担等,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薛惠全 《集装箱化》1998,(1):27-28,24
加速发展大连港集装箱运输,使之能更好地参与东北亚经济台作,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迅速腾飞,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连更大的扶持,从目前来看最大的政策推动力在于大连保税区与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一体化发展即开辟保税港区(简称“港区一体化”)。这在目前大连的港口与保税区相互脱节的情况下意义将十分探远。  相似文献   

13.
大连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外贸港口,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门户,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对外开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连港集装箱运输业务正式开始于1980年。二十年来,大连港积极扩建集装箱码头泊位,增开班轮航线,集装箱事业不断发展。1996午7月1日,大连港务局(PDA)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合资40亿人民币,组建了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CT),1997  相似文献   

14.
8月8日上午,中远集团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暨中远航运与大连港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大连港隆重举行.仪式后,永盛轮扬帆起航,展开我国商船首个穿越北极东北航道抵达欧洲的旅程.辽宁省副省长薛恒、交通运输部宋家慧总监、大连市市长李万才、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徐敏杰、大连港集团董事长惠凯等交通运输部、辽宁省、中远集团、大连市政府、大连港集团有关领导,以及货主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中远航运韩国敏总经理、李振宇书记、翁继强副总经理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15.
现场     
中远航运首航北极东北航道
  8月8日,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在大连港举行,仪式结束后,
  “永盛轮”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在我国航运史上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5年来,威海引航站的引航员们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智慧,穿梭于巨轮与港口之间,把世界引进了威海,把威海引向了世界威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最东端、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势成犄角,共为渤海锁钥,拱卫京津海上门户。威海被誉为"东方好望角"、"亚细  相似文献   

17.
战前计划 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中,地处海上交通要道,系华北咽喉、京津屏障和胶辽联结枢纽,历来是海疆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列岛由南北长山岛、砣矶岛、大小黑山岛、南北隍城岛、庙岛等10个有居民的大岛和22个无居民的小岛组成,散布在东西31千米、南北56千米的海面上,呈东北西南向纵列于渤海海峡,岛陆面积52.7平方千米。北长山岛东北为大小竹山岛,西为大小黑山岛,两岛距长山岛均约10千米。南长山岛以西6千米为庙岛。列岛中以南长山岛为最大,南与蓬莱县城相距10千米,北与北长山岛落潮时可涉水相通。列岛多为山地,四周多暗礁、暗沙与陡崖峭壁。  相似文献   

18.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优越的海上区位优势、深水资源优势、城市功能优势和保税港区政策优势,使之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通往世界最近的海上门户和最主要的出海通道。超过50家航运公司开辟了近百条集装箱班轮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9.
黄迪 《中国水运》2007,(12):16-17
近年来,伴随国际市场油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多次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渤海湾客滚运输连接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面对油价屡涨,被称为耗油大户的客滚运输业,在无奈、思索之后,积极应对,接受考验。而这种考验是否反复、考验了客滚运输业什么、客滚运输业如何持续良性发展等给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连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距今约7000年出现原始港。距今约5000年与山东半岛海上航路产生,始具原始通航港的性质。三国时沓渚,东晋马石津,唐代都里镇、青泥浦,明代旅顺口,清代大连湾皆为古代著名港口。近代光绪年间,清政府在旅顺和大连湾进行人工大规模建港,为近代大连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98年沙俄强租大连。1899年大连辟为自由港与各国通商。同年大连商港开工,规模为500万吨。1902年正式投入使用,1903年商港初具规模,货物吞吐量达30万吨。商港开港和建设使大连成为人口4万多,城建区域4.25平方公里的近代欧美化港口城市。 1905年日本通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连港全部权益。1907年二次建港。1912年成为东北第一大港。主要设施有大连码头、甘井子码头及寺儿沟、黑嘴、香炉礁码头。出口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