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快硬水泥     
NX水泥超快硬化剂是南京化工学院的科研产品,由它配制的超快硬水泥具有下列特点: 。.凝结时间短.水泥初、终凝时间均加快,且初、终凝时间间阶缩短;b.水泥早期强度高.当快硬剂掺量在10%~25%时,一小时抗压强度在7.IMPa以一上,用快硬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一小时杭压强度在5.gMPa以上;。.抗冻性良好,d.对钢筋无腐蚀性. 因而超快硬水泥特别适用于抢修工程、堵漏防水工程和冬季施工工程.超快硬水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沥青及水泥铺装出现变形、开裂等损坏,为减小对交通的影响,路面快速维修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较了常见普通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超快硬水泥混凝土三种路面快速维修料的优点及缺点,分析了超快硬水泥混凝土更适用于路面快速维修的原因。根据实际工程需要,从强度及施工和易性两方面测试了用于路面快速维修的超快硬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并试铺试验段实测了超快硬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综合提出了具体控制指标。结合实际工程对利用超快硬水泥混凝土进行路面快速维修的配套设备及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研究结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凝结硬化快、施工时间受限的缺点,文中采用硅酸盐水泥取代部分硫铝酸盐水泥配制快硬混凝土,对水胶比、砂率等配合比参数进行优化,并成功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混凝土施工浇筑时间延长至2h,3h强度高于30MPa,满足延长浇筑时间和缩短工期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4.
超薄罩面用于水泥路面改造,具有时效快、节省材料、改造效果好、路面静音等特点.通过某城市道路依托水泥路面加铺超薄罩面应用实践,总结了超薄罩面实施流程和技术特点.同时,针对水泥路面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其成果可为类似的水泥路面升级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修订新内容--快通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以便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建、升级改造、养护维修中,既确保质量与使用寿命,又缩短路面混凝土养生时段,尽早尽快开放交通,尽量减少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磷酸镁水泥是一种由氧化镁、磷酸盐和缓凝剂等原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快硬高强的新型胶凝材料。本文研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磷酸镁水泥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并对冻融之前的磷酸镁水泥试件做孔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磷酸镁水泥的抗冻性能较好,磷酸镁净浆的抗冻性能优于砂浆,掺入粉煤灰对抗冻性能影响较小。结合孔结构和反应机理分析磷酸镁水泥抗冻性能优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磷酸镁水泥是一种由氧化镁、磷酸盐和缓凝剂等原材料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快硬高强的新型胶凝材料。本文研究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磷酸镁水泥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并对冻融之前的磷酸镁水泥试件做孔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磷酸镁水泥的抗冻性能较好,磷酸镁净浆的抗冻性能优于砂浆,掺入粉煤灰对抗冻性能影响较小。结合孔结构和反应机理分析磷酸镁水泥抗冻性能优越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红  傅智  张劲泉 《公路》2006,(4):66-70
介绍了交通部2006年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简称指南)中编写的早强剂在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特别介绍了早强剂在快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梁的快速施工及修复中的应用,以加强业内人士广泛应用早强剂的自觉性,不仅要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耐久性,而且要提高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和修复的速度,减少交通堵塞,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对超快硬水泥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长宁区泉口路施工路段,选择C50超快硬水泥混凝土作为修复材料。在铣刨原面层后,浇筑厚25 cm的C50超快硬混凝土,再摊铺厚12 cm的沥青混凝土。养护维修施工工艺包括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标准化包装混凝土原材料等6大施工工序,根据经验设计了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配套施工机械。经过5个晚上+2个白天的抢修,完成了1 400 m~2的路面修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用道桥修复材料(超快硬修补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及聚醋酸乙烯白乳胶,分析了5种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劈裂强度,及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弯拉强度、粘结劈裂强度和粘结抗剪强度。研究了旧混凝土界面潮湿状态和界面洁净程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路用特性,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的耐磨性。最后,对边角修复材料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1.
依托广惠高速公路西延线凤凰山隧道标段新旧混凝土桥梁拼接工程,研发一种用于行车振动环境下桥梁拼接缝的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试验了10组对比试验,分析了硼砂、硫酸铝掺量、减水剂类型以及钢纤维对快硬混凝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根据对快硬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试配情况以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技术和产品进行优化改进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以优化设计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为研究目的。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干硬性混凝土具备水灰比小、用水量少、强度高、快硬以及密实性好等各种特点,这种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不多。因而,在实际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优化设计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提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缩裂和保证水泥水化过程顺利进行。过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一般采用湿草袋、湿砂,筑泥围水等湿治养护方法。劳动强度大,成本又高,且混凝土表面沾污物较多。对于缺水的山区养护向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3种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的强度特性、断裂韧度、干缩特性及疲劳性能,比较了它们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灰碎石与水泥类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水泥类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比二灰碎石高,可弥补其疲劳寿命衰减过快的不足;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由于其兼具沥青和水泥路面的优点,被应用于交叉口、长大纵坡等路段中。但是由于半柔性灌浆材料硬化达到要求强度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开发早强型半柔性灌浆料。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下称普通水泥)、细砂、矿粉、膨胀剂及外掺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满足要求半柔性灌浆料配比。而后采用快硬水泥替代普通水泥,通过研究确定替代比例为0.15~0.2时,4 h后的半柔性灌浆材料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紫祎  王渊  何锐 《公路》2022,(6):342-351
随着我国交通量的急剧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若不及时进行修补,破坏情况会日益严重,造成巨大交通压力。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对道路工程以及行车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境内外开发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材料的修补原理和适用条件不同。基于此,对常用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道路修补工程对快速修补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在众多的道路快速修补材料中的优势,总结其水化机理,并结合境内外现有应用实例,探讨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作为道路快速修补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快硬早强水泥的高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方冉  陈德鹏  王建民 《公路》2002,(12):110-114
工程实际中应快速测定硅酸盐水泥强度,对于加快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速度,确保混凝土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水泥活性十分重要,根据对承德地区14个品牌的175组新标准水泥的试验结果,研究了1.5h压蒸养护促硬快速检测水泥强度与28d标准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曲线表明,1.5h压蒸养护促硬快测水泥强度与28d标准强度之间的相关性高度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利用1.5h压蒸养护促硬快速检测和推测水泥强度的方法切实可行,该方法所建立的上述关系曲线适合于进行区域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新辉公路3km多水泥混凝土试验路段通车10年来出现病害情况的调查和成因分析,介绍了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CNL系列促硬剂、ZV型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等材料进行快速修补混凝土面板的方法,包括材料配比和各种病害的修补处治工艺。最后,提出了采用该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修补技术,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分析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层上的应力状态.并对修补厚度、新补混凝土模量、受力位置等对界面黏结层应力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NSYS仿真分析可以指导工程实践.丁苯胶乳改性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修补错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板的快速修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建新  游子兰 《公路》1995,(3):28-29,40
河南省信阳地区公路总段管养的107国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破碎,采用浣材料修补,阻车时间长且重复破损率高;在水泥中掺入JK-24型快速修补剂进行路面修补,经过试验和实施,达到快硬、早强的目的,且耐磨性、耐久性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