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涛  教天应 《公路》2012,(8):194-197
基于黑龙江省气候因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影响特点,探讨道路沥青PG等级技术在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通过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调查,建立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及温度换算公式,确定了黑龙江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PG等级要求,为进一步合理选用道路沥青PG等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8)
为研究路面实际工作温度及沥青种类的选用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选取常用级配(SUP-13、SUP-20、SUP-25)沥青混合料研究路面实际工作温度及沥青种类对不同SUP级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BS改性沥青代替其他基质沥青可以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高温、耐低温性能,但在非严苛的温度下,SBS沥青与其他基质沥青的使用效果并没有特别大差距,甚至在某些温度下使用适宜的基质沥青可以达到与使用SBS沥青类似的效果。在夏季路面工作温度不是特别高的区域及路面结构层,使用30号沥青或其他低标号的沥青代替SBS改性沥青可以获得相当的路面抗车辙性能;在冬季路面工作温度不是特别低的区域及路面结构层,使用70号沥青或其他高标号的沥青代替SBS改性沥青可以获得相当的路面低温抗裂性能。而且,还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向昕 《公路交通科技》2013,(10):163-167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以来的运行情况、历年来的养护状况等资料的收集及路面不同病害的现场调查及室内试验分析,揭示了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及路面病害的发展状况,提出了针对该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改造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师郡  陈志喜  帅领 《公路》2004,(10):167-170
以山东临沂东红路的改建为例。介绍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前景。通过试验研究及施工实践。提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施工技术。研究结果对今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施工规范的制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载或超载作用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广东省5条具代表性高速公路的货车轴载调查,得出了该地区不同轴载类型的轴载谱及轮胎接地压强谱.结合调查结果,针对广东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形式,对重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内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处的剪应力和压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探讨了超载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方地区一些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质量通病,分析了基层材料对路面反射裂缝的影响,同时通过室内试验及试验路段的试验,提出了对基层材料反射裂缝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调查研究后得到的水破坏的特点,本文从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结构特性出发,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机理做出了分析,对于空隙率不同的沥青混凝土,水破坏的机理不同,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杨学良  刘伯莹 《公路》2007,(10):89-95
介绍了国外常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及相关的使用经验,在此基础上按照基层材料类别进行归类,概括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的3大类别。使用AASHTO2002、AI、Shell和South Africa等4种国外设计方法对归纳的典型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不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的使用特性和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10.
杨枫  张洋 《公路》2003,(6):86-89
通过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具体实践和两类不同施工方法对沥青混合料施工离析的影响以及对运营后路面使用状况综合对比分析,阐述了不同的施工工艺、设备配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路面结构层会出现损坏,性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通过对老路的路面平整度、路面病害、路面强度(弯沉)进行调查和检测,对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路面结构强度进行评价,针对不同路段的损坏情况提出相应的大修措施,提高道路承载力、改善平整度、改善路面功能,使路面各项指标达到相应要求,恢复道路使用性能,提高道路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翔  倪富健 《公路》2007,(9):160-164
为了对比分析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不同修复方案的抗车辙效果,采用不同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组成不同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在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室内试验评价的基础上,铺筑试验路并进行跟踪观测。将各种类型沥青混合料室内车辙试验结果、试验路不同路面结构组合方案使用3年后的车辙深度检测结果与该试验路交通量组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交通量和轴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过程中车辙深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的技术规范根据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确定技术要求的同时,更应根据交通量及轴载组成制定路面结构抗车辙能力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城市的扩张及快速发展,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加,城市道路运营临近或者超过路面设计基准期,城乡公路的市政化改造,现阶段我国老旧道路路面改造问题突出。为有效地解决旧路路面结构改造问题,结合现状路面结构、路面病害调查、交通流量、道路周边边界控制条件等控制因素,分别针对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现状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加铺沥青混凝土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适用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加铺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沿海高速留守营连接线属于二级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路况很差。根据详细路况调查资料,分别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了维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加铺罩面工程,在各种基础资料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构设计的原则,采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纵坡、不同加铺层厚度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最大应力进行详细分析,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不同路面结构的重载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不同的路面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本文通过非线性力学分析,探讨了路面结构在重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得出了考虑重载条件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结合路面结构轴载状况的调查及新的轴载换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对重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旧路面改造升级中的沥青罩面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对比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清除旧路面层后加铺沥青层路面结构、旧沥青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旧水泥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罩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的差异性,确定了三种不同结构的最不利应力及受力位置,并对可能引起的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可为以后旧路面改造升级沥青罩面结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原因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祥  孙文州 《公路》2004,(6):138-145
对江苏省某段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通过现场取芯试验,分析了路面各沥青层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空隙率以及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组成,结合路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后,路面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降低了道路使用性能和服务等级.结合国道G325线佛山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评定及沥青罩面改造的工程实践,介绍沥青罩面在旧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路面积雪结冰对公路发展和交通安全运营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抗冻结路面作为清除路面冰雪的有效措施,可以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综述了抗冻结沥青混凝土路面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类、物理类及物理化学类抗冻结路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