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首先采用传统的SWOT分析法对我国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构建SWOT矩阵,形成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一系列策略;针对传统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不足,引入专家系统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SWOT分析模型,用该模型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我国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我国铁路铁水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导向。  相似文献   

2.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铁路与水运的优 势,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能耗等目的.然而,我国铁水联运水平低下,不利于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水平,本文在分析国内集装箱铁 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铁水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铁水联运系统建设等3 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 运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铁水联运的开展背景和产品现状,提出了面向市场的产品概念开发、面向运输组织的运输计划编制和面向运输生产的作业计划产品设计流程;最后以大连港为例,分析对其铁水联运产品进行了探讨。定的铁水联运产品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运输需求和铁路能力的大连港的铁水联运需求和铁路能力等条件,并基于大连港现状制了  相似文献   

4.
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缓慢,与水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存在不协调之处,限制了危险货物集装箱的铁水联运。通过比较铁路与水运在运输的危险货物品类、集装箱运输条件、相关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危险货物集装箱铁水联运的不协调因素。最终对铁路方面提出了优化危险货物品名表、改善危险货物包装条件、优化危险货物集装箱材料、优化集装箱专用车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危险货物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陆无水港的概述所谓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可行性研究为例,结合项目与规划的衔接、建设条件、工程情况等,全面地研究了线路及场站方案、铁水联运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和优缺点比较,试图为线路走向及场站方案的最终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及有力支持,以及对铁水联运等类似铁路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邓晓庆  孟柳 《城市交通》2023,(3):55-61+8
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是全方位优化提升铁水联运体系的有利契机和关键抓手。以深圳盐田港和平盐铁路改造为例,重点分析港口以近距离货源为主与传统铁路运输特征、城市高密度开发与铁路布局、铁路设施与运输能力、衔接组织模式与综合运输效率等铁水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构筑“铁路+近距离内陆港”模式,协调铁水联运与城市发展融合的通道布局,创新集约用地和高效运作的站场布局,优化完善一体化的设施布局、运营主体、组织模式以及形成高效的运营管理等策略,系统性提升铁水联运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港城协调、集约用地、节能减碳、运营经济可持续。以平盐铁路改造并达到预测运量为例,可释放沿线潜力开发用地31万m2、降低噪声影响用地105万m2、盐田港进出港货车数量减少约3 000辆·d-1、深圳境内减少碳排放约1.7万t,产生显著的土地、交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广州港集团近年来形成"国际班轮航线+海铁联运班列+内陆无水港办事处"多元化网络布局。疫情期间,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南沙港—黄埔/新港—内陆地区"海铁联运物流通道优势,稳定运营海铁联运班列11条、粮食"散改集"班列10条,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原料等重要物资的运输,助力内陆地区企业复工复产。  相似文献   

10.
无水港是具有完善的沿海港口功能和方便的外运操作体系的内陆集聚地。通过分析徐州市的经济现状、区位优势以及徐州市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托铁路铜山站建设无水港的建议方案,并从铜山站货场既有设备改造、铜山无水港的意义、铜山无水港发展定位及铜山无水港功能等方面,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提高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营效益为目标,从客流属性特征出发,对竞争条件下旅客运输需求进行分析,引入匹配因子和分担率的概念,以距离和旅客收入结构为交叉因素对分担率进行预测,构建了适应我国铁路客运需求预测理论体系,并以京广线为例对高速铁路在竞争条件下的客运需求量进行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向莆铁路作为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港口运输大通道的骨干线路,打通了内 陆地区新的出海口.本文通过对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向莆铁路货物集疏运能力及运输 成本的估算,对比分析了向莆铁路对既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向莆铁 路的货运能力受开行旅客列车的总对数及不同速度目标值的列车比例的影响显著,单位 公里运费相对既有铁路路径具有较大价格竞争优势,不同品类不同运价方案最多节省运 费15.6%至36.8%,与水运线路运费对比,向莆铁路在江西省境内也具有较强竞争力.为了 不断优化内陆运输网络格局,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明确内陆地区的对接港口和向莆铁路 的重要定位.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下游两个内河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考虑相邻港口同时选择单一定价、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单一定价和差别定价4 种竞争策略情形下,运用Hotelling 博弈方法,在考虑港口之间水运成本的情况下,对不同竞争阶段港口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港口的均衡结果与两港的位置和水上、陆路单位运费率之比有关;只有单一港口选择差别定价时,其可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市场份额、利润作为支付函数,上下游港口的纳什均衡均为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下游两个内河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考虑相邻港口同时选择单一定价、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单一定价和差别定价4 种竞争策略情形下,运用Hotelling 博弈方法,在考虑港口之间水运成本的情况下,对不同竞争阶段港口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港口的均衡结果与两港的位置和水上、陆路单位运费率之比有关;只有单一港口选择差别定价时,其可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市场份额、利润作为支付函数,上下游港口的纳什均衡均为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客运专线建成后铁路运输通道合理分工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发挥铁路通道的整体运输能力,基于铁路运输通道分工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通过能力为约束条件,以运输成本、旅行速度和日常运输组织调整为优化目标的客运专线建成后与既有线形成的铁路运输通道分工优化模型.运用满意优化理论,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模型的求解步骤.研究为铁路运输通道内平行线路的合理分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描述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状况,通过因果关系图分析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经济发展和运输政策等因果反馈关系,构建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发展SD模型,并以大连港为例,验证了模型有效性。选定改进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加强港航铁路建设、港铁信息互通3种政策作为控制变量,应用模型模拟了不同政策对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神华铁路运输模式及车流组织方式,根据其具有的以列为单位调整以及对线路通过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引入组合站改编能力约束和编组去向数约束,将重载列车开行方案和组合站布局两个问题进行综合协调,以组合时间耗费最小化、通道流量最大化、改编费用和组合站建设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构建综合优化模型。最后,以神华包神铁路集团为背景的运输系统为算例,提出进行组合站优化扩能和运输组织的具体方案,为重载运输的发展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的现状,探讨了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船籍港和经营地水路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责,提出了加强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为加强行业行政管理和推动内河水运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内河水运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义乌-宁波国际集装箱内陆段托运人为研究对象,选取运输链属性、托运人属性和货物属性构建运输链效用函数,通过意愿调查获取托运人货运选择数据以分析其选择机理.比较了MNL 模型(Multinomial Logit)与MNLS 模型(Swait 提出的MNL)、 CMNL模型(Constrained MNL)等阈值模型在参数估计结果和选择行为解释能力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运输链时间、费用、时间阈值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货运服务选择至关重要; 引入时间阈值可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忽视时间阈值将导致时间价值有偏;当铁路运输链 时间与时间阈值要求差距甚大或较小时,忽视时间阈值易低估或高估铁路运输链服务水 平改善所提升的分担率.  相似文献   

20.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是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 ,ITS)与轨道运输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结合《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给出了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明确定义,介绍了RITS的关键技术体系,并分别对列车定位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共享与综合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提出总体的技术战略,为深入进行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