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铁水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铁路与水运的优 势,实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运营能耗等目的.然而,我国铁水联运水平低下,不利于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铁路与港口集装箱联运水平,本文在分析国内集装箱铁 水联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铁路货运组织效率和铁水衔接协调两个角度出发,剖析了 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 建设、铁路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及铁水联运系统建设等3 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水联 运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对缓慢,与水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存在不协调之处,限制了危险货物集装箱的铁水联运。通过比较铁路与水运在运输的危险货物品类、集装箱运输条件、相关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危险货物集装箱铁水联运的不协调因素。最终对铁路方面提出了优化危险货物品名表、改善危险货物包装条件、优化危险货物集装箱材料、优化集装箱专用车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危险货物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先采用传统的SWOT分析法对我国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构建SWOT矩阵,形成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一系列策略;针对传统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不足,引入专家系统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SWOT分析模型,用该模型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我国铁路铁水联运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我国铁路铁水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导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铁路控股形式的铁水联运内陆无水港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分析铁路参与内陆无水港建设的优势基础上,探讨了铁路内陆无水港的竞争力和合作战略,提出了铁路控股形式的铁水联运内陆无水港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路港双方的合作形式,并分析了铁路控股形式的铁水联运内陆无水港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邓晓庆  孟柳 《城市交通》2023,(3):55-61+8
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是全方位优化提升铁水联运体系的有利契机和关键抓手。以深圳盐田港和平盐铁路改造为例,重点分析港口以近距离货源为主与传统铁路运输特征、城市高密度开发与铁路布局、铁路设施与运输能力、衔接组织模式与综合运输效率等铁水联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构筑“铁路+近距离内陆港”模式,协调铁水联运与城市发展融合的通道布局,创新集约用地和高效运作的站场布局,优化完善一体化的设施布局、运营主体、组织模式以及形成高效的运营管理等策略,系统性提升铁水联运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实现港城协调、集约用地、节能减碳、运营经济可持续。以平盐铁路改造并达到预测运量为例,可释放沿线潜力开发用地31万m2、降低噪声影响用地105万m2、盐田港进出港货车数量减少约3 000辆·d-1、深圳境内减少碳排放约1.7万t,产生显著的土地、交通、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方法描述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状况,通过因果关系图分析了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经济发展和运输政策等因果反馈关系,构建了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发展SD模型,并以大连港为例,验证了模型有效性。选定改进铁路运价形成机制、加强港航铁路建设、港铁信息互通3种政策作为控制变量,应用模型模拟了不同政策对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当前我国铁水联运运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运价的基本构成,重新确定了铁水联运定价主体以及定价监管调控部门,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运价监管机制。最后提出了铁水联运运价体系改革策略,包括集装箱回空运输定价、客户分类定价、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价、区(线)差异及边际成本定价等。  相似文献   

9.
铁水联运是我国未来交通设施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在铁路货运通道走向的规划中主要考虑工程造价,并结合对社会、环保因素的定性分析,忽略了通道建成后对区域全局运输成本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全局运输成本分析的铁路货运通道走向规划方法,在考虑供应地与需求地的货种匹配程度基础上对运输规划模型进行改进,从而使得备选走向方案能兼顾区域全局运输成本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金华港口岸线资源, 发挥公铁水联运优势, 本文分析了金华市当前运输发展现状, 对货源情况进行探讨, 结合工程建设情况对多式联运枢纽港进行选址分析, 并对金华港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开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码头铁路作业区是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的主要场所,其效率将影响集装箱铁水联运的整体效率,因而,建立了以装卸过程总完成时间最短为目标的龙门吊、集卡和场桥的协同调度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既考虑了装卸同步,又考虑了龙门吊间的干扰和安全距离、龙门吊和场桥走行时间及缓冲区等现实约束,并考虑了集卡堵塞问题.为了求解模型,设计了改进的多层遗传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证明了考虑集卡堵塞问题是有必要的,并给出了50个和100个集装箱的设备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连港近年的货物吞吐量数据分析,发现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与时间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分析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选择三次指数平滑法,根据1996~2007年历史数据,对今后三年的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进行预测,得出到2010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8亿吨,超出规划数值.建议加快大连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以应对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和宁波两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港口群水路集疏运比例的影响因素,建立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物流系统的因果关系图,通过系统模拟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功能的合理定位、集疏运结构的优化和近洋航线中转港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将呈现增长趋势,上海港水路集疏运比例超过30%,长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上海港为集装箱枢纽港,优先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太仓港将具备长江三角洲近洋航线中转港的能力,太仓港可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洋航线主要中转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了厦门港集装箱运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从加强厦门港口基础设施、经济腹地的拓展延伸、加大口岸通关建设、积极开辟支线、促进中转业务的开展、加强海铁联运体系建设、发展港口战略同盟、积极促进对台贸易,加强海西建设等方面促进厦门港集装箱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运输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解析结构模型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结构优化的解析结构模型,以大连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优化为例,建立优化目标,提出了适合大连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优化的对策.通过系统优化分析可以建立有利于大连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使大连市的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н�ͨϵͳ��SDģ�ͼ���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多反馈、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受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传统的交通预测模型难以模拟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为此,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系统结构分析和因果反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的SD (System Dynamics) 模型,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环境影响、交通需求、交通供给和交通拥挤七个子系统。以大连主城区为对象,选取影响机动化发展的政策干预因素为调控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的机动化发展政策对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深圳港集装箱以及运输系统的直接货源腹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间接货源腹地——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状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用独立的调查问卷数据和最新的竞争情报分析阐述了其相邻的广州港及惠州港的发展对深圳港货源未来发展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通过加强珠江水系的运输系统建设,以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内陆水运资源来吸引其他邻近省份货源的意义。在国际货源发面,深圳港必须加强国际中转货物的份额,以真正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