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导管调距桨的定常性能预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预估导管可调螺距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数值计算方法,即螺旋浆用升力面理论、导管采用面元法,通过迭代计算考虑浆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引入了一个修正的螺旋浆尾涡模型,来模拟尾涡片的扭曲变形及分离现象,对导管桨性能预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系统研究,并考虑了桨毂对性能的影响。对JD简易导管桨和导管调距桨(JD7704导管+JDC三叶可调螺距螺旋浆)分别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较好地预估导管桨的水性能,精度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张弘  邹义  王涛  刘爱兵 《船舶工程》2015,37(S1):80-84
基于CFD数值计算,计算19a导管与Ka4-70桨敞水性能。研究了导管长度,前缘形状以及导管与桨之间的间隙变化对导管桨敞水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导管能够改善螺旋桨尾流。对于导管长度,存在最优长度使得导管桨敞水性能最好。19a导管前缘形状是最优的,改变前缘形状会降低导管桨的敞水性能。当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导管与螺旋桨之间间隙越小,敞水性能越好。非对称上下间隙对导管桨的敞水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ZP40型全回转导管桨,是一种适合当今内河航运的新型船用推进器。本文对ZP40型全回转导管挂桨的性能特点和研制过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姜年保 《造船技术》1995,(11):29-34
本文介绍了导管桨的设计要点,对几种主要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拖网渔船采用等功率变转速的方法设计导管桨,可以满足渔船多工况推进的需要,这对多数柴油机来说是有益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求解RANS方程的方法对某导管桨敞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导管桨流场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六种不同的叶梢间隙研究叶梢间隙对导管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管桨的推力、力矩随叶梢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叶梢间隙的改变同时改变了桨叶压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导管内螺旋桨前后加支撑筋对特殊导管桨的水动力性能影响,重点讨论导管内桨后支撑筋的叶片数和安装角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该导管桨的特殊性使得其效果与一般导管桨不同.  相似文献   

7.
导管螺旋桨的升力面/面元偶合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应用升力面理论和面元法偶合的导管螺旋桨理论设计方法。螺旋桨作为逆问题用升力面理论处理,导管作为正问题用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计算。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迭代考虑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并自动进行导管和桨的推力分配。导管的面元计算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偶合:(1)在桨升力面设计过程中每一步偶合;(2)升力面设计结束后偶合。算例表明,两种方案均能给出收敛、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单桨、导管桨和泵喷推进器是水下航行器常用的3种典型推进器。论文在某型前置定子式泵喷推进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新的模型,分别为只包含转子的单桨模型和包含转子、导管的导管桨模型。基于分离涡模拟方法,对这3种模型的水动力性能、流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桨和导管桨,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外,前置定子对转子叶片上的非定常载荷有较大的影响,改变了其幅值和频率特性,而导管对转子叶片上的非定常载荷影响较小。单桨和导管桨转子叶片上激振力的特征频率是转子的通过频率,而泵喷推进器转子叶片上激振力的特征频率是定子的通过频率。论文的结论对水下航行器的推进器选型和水动力性能研究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明  林焰  纪卓尚 《船舶》2000,(6):54-57
本文简要分析了导管螺旋桨的优缺点是一般设计方法,结合所开发的通用导管桨设计软件,阐述了导管桨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该软件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计算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文章以非均匀进流条件下实尺度导管桨方位推进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扇声源方法结合边界元方法对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无空化噪声进行了数值预报,并分析了导管桨方位推进器不同部件噪声对总噪声的贡献。结果表明:壁面脉动压力幅值最强位置主要集中在桨叶的导边以及导管内壁面靠近桨叶叶梢的部分;径向测点声源级最大值对应的频率为叶频,轴向测点噪声在三倍叶频处声源级最大;静止部件噪声是径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者,旋转部件噪声是轴向测点噪声的主要贡献者;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总噪声对应的宽带声源级指向性呈椭圆形;采用扇声源方法结合边界元方法能够预报导管桨方位推进器无空化噪声,为导管桨方位推进器的噪声性能评估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导管螺旋桨定常性能预估的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了一个导管螺旋桨定常水动力性能预报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中,螺旋桨和导管均采用定常面元法,通过迭代计算考虑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该方法也可用于导管调距桨在不同转角时的定常性能预估.对JD7704和19a导管螺旋桨以及JD导管调距桨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加速导管中串列螺旋桨敞水试验结果及分析。文中给出最佳位错角范围及螺距比差对导管串列桨最佳参数的影响,并对导管串列桨与其它推进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本文所给出设计图谱可用于导管串列桨的设计计算,所述及的试验及分析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3.
黄河北干流木质客渡运输船舶是干百年来黄河华夏祖先通过实践创造与长期使用遗留下来的历史产物,过往在黄河航段座浪起伏。自从19世纪70年代末,黄河北干流的山西、陕西界河航道才开始有了机动挂桨机木质运输船,动力最初试用8马力柴油机,后逐步改进为“12马力、15马力和22马力”,至20世纪末全部改为机动挂桨机运输船,从此黄河沿岸摆脱了“人工搬船”的千年习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水运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立祥  张新 《船舶工程》2008,30(1):26-29
对喷水推进轴流泵与导流管螺旋桨(简称导管桨),从结构特点、功能效果、性能参数、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导管桨就是高比转速喷水推进轴流泵.同时指出,借鉴喷水推进轴流泵的设计思路,可进一步完善导管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红  罗飞虎  刘正浩 《船舶工程》2022,(S1):294-298
为研究冰块阻塞作用对于导管脉动压力的影响,借助CFD商用软件,基于非定常RANS方程对导管桨运行过程中导管脉动压力展开分析。首先通过导管桨敞水模型试验,获取导管桨敞水性能曲线,从而对CFD计算精度进行校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导管前方不同位置布置冰块,监控导管内壁的脉动压力,获得冰块阻塞作用对导管内壁脉动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冰块趋近,阻塞作用增强,破坏导管桨进流场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并引发导管内壁强烈的周向脉动压力梯度,同时脉动压力最大值也随冰块趋近而增加。进一步分析显示,导管内壁最大脉动压力位置对应导管桨前方进流场轴向速度周向梯度的最大正值处。  相似文献   

16.
周军伟  李福正  郭彬 《船舶工程》2016,38(10):63-67
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19A/Ka4-50导管螺旋桨输入转速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水动力响应特性,对比了转速波动幅值、频率对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导管桨推力系数、扭矩系数和效率相对于敞水实验结果均发生了迟滞效应。分析导管桨性能的变化幅度、相对于敞水实验结果的相位差,结果表明:推力系数、扭矩系数和效率的变化规律均一致,即随着转速频率的降低,同一进速系数范围内对应的导管桨性能变化幅度均减小,相位差先增后减;增大转速的波动幅值,导管桨性能变化幅度均增大,但相位差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导管桨在较高进速系数越的情况下,性能变化幅度越小,且相位差也基本呈减小的趋势。总体来说,导管桨在较低的转速频率、波动幅值和较的进速系数时,其性能变化幅度和相位差较小,此时导管桨的响应较及时,并且效率的响应要比推力和扭矩更及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重载情况下深潜推进器的设计原理,以加速型导管DSN2导管为例,研究几个重要因素比如盘面比、螺距比(P/D)等不同参数对导管桨的性能影响,并通过导管桨敞水试验验证了这些结论.结果表明,深潜器重载情况下,较大P/D的导管桨提供较大推力,盘面比和P/D较小的导管桨有较高的效率.针对不同深潜推进器的要求,根据文中推论,可将设计参考选定在一个较小并且准确的范围内,从而快速地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8.
导管螺旋桨的非定常性能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应用非定常升力面理论与非定常面元法,在时域范围内通过迭代计算考虑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对导管螺旋桨的定常性能进行了预估。采有了一个修正的螺旋桨尾涡模型,来模拟导管螺旋桨尾涡片的扭曲变形衣分离现象。桨泄出涡与导管泄出涡之间的非定常干扰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1)时域内严格匹配;(2)时域内简化处理。泄出涡的简化处理在允许的计算精度范围内,能大幅度地减少计算时间。对JD简易导管螺旋桨的计算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预估导管螺旋桨的定常及非常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预估导管桨的非定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个计算导管螺旋桨的定常及非定常性能的基于速度势的非定常面元法,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是通过在时域范围内迭代计算处理.关于桨泄出涡与导管泄出涡之间的非定常干扰在时域内匹配,本文推荐采用考虑它们非定常影响的简化处理方法,以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导管桨的定常及非定常性能的预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新型无网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代替基于有限元或有限体积法等需要划分网格的传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导管桨的推力特性及水动力现象进行模拟和观察,对导管桨工作在敞水中以及潜器主体后方流场中推力特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无网格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对导管桨进行推力特性研究可行。相同进速下导管桨在潜器主体影响下的流场中的推力系数要大于敞水状态下的推力系数,并且进速系数越大则潜器主体对导管桨推力系数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