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造船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飞 《造船技术》1996,(6):11-15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造船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造船模式转换过程中需明确的问题,以及造船企业转换模式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试论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生产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生产管理的理论,结合转换造船模式的实践,初步论述了总装造船生产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以生产线生产方式解释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组织形式,并提出了转换造船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造船——中海造船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管理信息化理论,结合中海工业的造船实际,分析认为造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对策是推进数字化造船,对转换造船模式,做大做强中海造船,形成中海造船核心竞争优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5,(7)
为贯彻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有关缩短造船周期,增加生产总量,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精神,我们必须加快深化造船生产设计,应用成组技术,实行区域造船,转换造船模式,为了有效地实现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换,现制订了二年内基本到位的主要标志,作为整个转换造船模式的工作依据。基本到位的主要标志为:  相似文献   

5.
钱多一 《船舶》1996,(1):4-8
本文首先对造船方法改进到造船模式转换作了简要的叙述,以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为特征的新的造船模式,对船舶设计提出了要求,文中着重探讨了新的造船模式下深化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设计程序之间的矛盾,最后笔者从造船模式转换的要求出发,从观念到方法上,对船舶设计模式应如何适应当今的生产需要提出了初略想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造船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推进造船技术模式转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模式,由现代造船模式和造船CIMS软件组成。并提出了中国造船企业建立CIMS的关键是在应用造船仿真系统的同时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通过沪东造船集团按中国造船CIMS模式开发和应用造船CIMS的成功实例,阐述和证明中国造船企业建立造船CIMS的途径和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精益造船--日本造船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明华  黄胜 《船舶工程》2005,27(2):62-66
通过对日本造船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精益造船模式,用有造船特征的精益生产理论,详细论述了造船生产过程中的精益生产方法,介绍了一种可供我国造船企业借鉴的现代造船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介祜 《造船技术》1995,(12):10-13
本文根据船舶总公司第二次缩短造船周期会议的精神阐述了转换造船模式的内涵、模式转换与深化生产设计的关系,以及当前在深化生产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造船中心从西欧移向远东和日本、韩国造船工业崛起一个重要原因,以及广船国际转换造船模式的成功经验,指出技术创新是振兴我国造船工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邵天骏 《造船技术》1995,(10):11-14
本文从船厂转换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强化生产管理、方便现场施工等角度,重点探讨了深化造船生产设计的几个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造船模式转换对详细设计新要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多一 《造船技术》1996,(5):10-13,33
本文探讨在新的造船模式下,生产设计的深化与详细设计在深度、广度和设计程序之间的矛盾,并从造船模式转换的要求出发,从观念、手段等方面对船舶设计模式如何适应当今造船工程需要提出粗略想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叙述了转换造船模式的特征,并对加速转模提出了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育 《中国水运》2009,(5):14-15
数字化造船也称为虚拟船厂,是CIMS在造船领域的应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我国一些骨干船企陆续引进国外优秀的集成造船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自己的造船信息平台。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已经大大提升了我国的造船能力,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造船的部分目标,从传统造船模式走向现在造船模式。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数字化造船的已经显示了它在造船实践中的优势。并分析了要进一步提高数字化造船水平,要解决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95,(11)
本文从国内船厂转换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方便现场施工等角度观察,重点探讨了深化造船生产设计的几个有利因素。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展开,同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造船模式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岗 《中国水运》2007,7(11):27-28
简要阐述了造船模式发展、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和未来造船技术和模式的展望,对中国未来造船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开发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焊接技术不仅是造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缩短 建造周期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现代造船模式转换的技术进步增长点。对国内外高效焊接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 析,指出了国内外造船在机械化、自动化高效焊接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大发展的一年,造船完工量达到855万载重吨,出口31亿美元。浙江、江苏、广东和东北地区相继出台了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临近岁末,国防科工委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所见所闻,令造船人感到鼓舞和振奋。本文试图从分析山东省威海市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地方造船企业转换造船模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谈点粗浅看法。一、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位于世界造船金三角的中心地区,是国际业内人士公认的最适合船舶建造的地域之一。据国家船检部门提供…  相似文献   

19.
造船精度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韩造船技术及造船模式与中国造船技术和模式的比较研究,介绍了一种船体建造精度管理控制程序,阐述了精度管理从技术准备、建造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对提高造船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造船企业永恒的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造船模式是缩短造船周期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现代造船模式的本质:以科学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和优化;并简述了深化生产设计、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重视等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六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