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旅游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旅游吸引力的公路规划布局,能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新的公路规划布局思路。鉴于此,将GIS技术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相结合,对区域内旅游吸引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吸引力越高的地方,公路建设对旅游发展的贡献越大。最后以阿坝州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阿坝州公路规划能满足重点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民俗风情是我国一项独特的、非常具有挖掘潜力的旅游资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的存在、发展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民俗旅游的文化性,概述了湖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湖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永恒的艺术。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风采稍瞬即逝。旅游业的开发融入文化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而后重点分析了环巢湖区域的文化资源。在大合肥建设的背景下,从发展环巢湖旅游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环巢湖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又被区域民族文化熏陶,因而带着明显的区域民族特征;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让人们从历史古迹中找寻民族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并感触其厚重的苍桑,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旅游资源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认识到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广东河源是中华恐龙之乡、恐龙文化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少数保留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地区。本文在对恐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阐述河源恐龙资源的现状,分析河源恐龙文化旅游开发应创造的条件,针对如何利用河源丰富的恐龙资源,创造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宣传,加快恐龙文化公园的招商建设等开发策略,以及加强恐龙文化研究的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观念的历史时期,提倡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性。文章以后现代多元化为视角,在分析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多元化的角度探讨了井冈山红色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认为应把红色旅游资源看作是中化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资源,并在旅游开发中和其它资源结合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哈市现有的一些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揭示了现阶段哈市旅游经济国际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旅游名牌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哈市旅游客源市场、提高哈市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哈市力度等对策,以期对加快国际冰雪名城步伐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公路的建设能够提升景区通达性,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建设资金的限制,需要根据旅游公路收益率对实际投建项目进行决策."旅游公路收益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景区在不同旅游交通条件下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定量分析旅游公路建设对客流量的影响,计算出不同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的收益率.该模型中客流量预测以游客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和"旅游阻力"评价分布曲线为基础,认为游客对景区做出选择是基于对该景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估大于"旅游阻力"评估.同时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县为例,对该县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投建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旅游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开发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热点。本文首先分类综述了甘肃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然后对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张謇与南通旅游的关系基础上,论述了张謇历史遗迹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从开发山水旅游、开发园林公园旅游、开发实业旅游、开发博物馆旅游、开发小巷旅游、开展旅游营销宣传等六方面提出了以张謇历史遗迹为核心的南通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构成的共生关系,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而本土音乐与城市特定人群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更以其特殊的文化形态,成为音乐社会学切入社会微观领域观测音乐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角度。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探悉本土音乐与城镇老龄群体音乐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镜像,观测当前本土音乐的存在现状及其文化变迁,进而为城市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一份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地名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多年的历史文化,而在当今的旅游公路建设中,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研究明显不足。以神农架木鱼坪至兴山昭君桥旅游公路为例,分析地名文化资源内涵,结合旅游公路建设特点,提出在公路设施命名、标志牌设置、景观规划设计中利用地名文化的建议及相关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旅游景区物质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文化演绎以及游客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文化生态问题,从文化公平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旅游文化生态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对中国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名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多年的历史文化.而在当今的旅游公路建设中,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研究明显不足。以神农架木鱼坪至兴山昭君桥旅游公路为例,分析地名文化资源内涵,结合旅游公路建设特点,提出在公路设施命名、标志牌设置、景观规划设计中利用地名文化的建议及相关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和谐发展,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功能,将有利于促进该区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该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便捷的交通网络等使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和谐发展具有可能性。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打造融合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旅游区,正确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为背景,深入分析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优势,阐述发掘丝绸之路文化优势举措,详细论述丝路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及动漫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推动作用,在整编文化资源、彰显文化特色、发挥技术实力以提高动漫艺术创作的同时,通过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提高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并打造"大动漫"文化传播平台,促进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定义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基础上,对山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客源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地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山地旅游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模式,可促进山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21世纪开始的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精髓,基础与立场为重新确立人的感性地位;再次审视什么是“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强调音乐的特殊性和对音乐审美问题的基本认识.它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将产生积极作用,根据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性、丰富性、稳定性、整体等四大特点,逐一论述音乐美育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