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1997年我国铁路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大提速始,每一次大提速都伴随着铁路装备现代化水平的普遍提升,同时参加提速的主型客车由25K型发展到25T型系列客车。  相似文献   

2.
基于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阐述了铁路货运除对原有“五定”班列、行包专列等产品进行优化以外,还应依据货运市场的需求,开发快捷运输等货运新产品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4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5次大范围提速之际,全路开行了19对直达特快列车。哈尔滨铁路局配属的新造25T型客车转向架型式为CW-200K型,担当哈尔滨至北京Z15/16次列车运行任务,列车图定编组18辆,两组车底运行。自4月17日开行至今累计走行40.3万km,已经开始实施A2级修程。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0日,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接管14对行包专列运营,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他们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运作新模式,优化开行方案,使行包专列这一铁路快捷货运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到2006年12月25日,行包专列运量同比增长32.2%,收入同比增长26.2%。[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速度200km/h动车组是铁路第6次大提速投入运行的关键装备,其运行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正点。自2007年4月18日开行以来,CRH2型动车组在5月份连续发生两次牵引变流器故障,造成动车组切除部分动力运行。为了提高动车组运用质量,需对故障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9日,由“西部物流”组织开行的西北首列铁路货运专列从宝鸡货运东站始发,开往成都。宝鸡处于4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兰州、银川、成都的中心位置,因运输实载率低、管理费用高,致使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而货运专列使货物列车客车化,物流配送、运转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易腐货物快捷运输的需要,中国广州研制了运行速度为120km/h的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并投入运用。该车可编挂于普通货运列车,还可以编挂于“五定”班列和行包快运专列,适用于一般冻结货物、冷却货物、未冷却货物的快速保鲜运输。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18日铁路开始第5次大提速以来,武汉铁路局采用SS9型机车担当武汉-北京之间4对直达旅客列车(25T型客车)的牵引任务。经过两年多的运用实践发现,由于机车供风和车辆用风系统设计不匹配,导致牵引直达旅客列车在开车后和停车前1h内,2台空气压缩机同时工作,供风能力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了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铁路的再次提速,使我国160km/h以上提速线路达到7700km,部分旅客列车实现了160km/h速度的长距离运行;新增开19对“Z”字头途中一站不停的直达特快列车;直达特快和部分城际列车实行单司机值乘……这些明显的变化使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列车速度、效率效益等诸多方面得到改进、优化和提升,同时也昭显出科技在行车安全方面的巨大作用:(1)列车超速防护和客车轴温报警系统此次提速装备的DF11G、SS7G、SS9等提速机车和25T型提速客车,全部装备了列车超速防护和客车轴温报警等安全装置。此外,在提…  相似文献   

10.
《四机科技》2004,(4):16-16
中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全面大面积提速.这5次大提速在大幅度增加铁路提速线路资源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其中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6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  相似文献   

11.
25T型客车制动故障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沪之 《铁道车辆》2006,44(10):39-40
25T型客车是我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投入使用的新型客车。该型客车设有车辆工程师室、餐车酒吧;采用真空集便器、镶嵌式电开水炉、四合一控制柜、整体式塞拉门、烟火报警装置、电动内端门等先进设施;满足以160 km/h速度持续运营20 h的需要,一次库检作业满足5 000 km无需检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动态消息     
《机车电传动》2004,(1):65-65
DF11G型客运内燃机车完成提速牵引试验 DF11G型客运内燃机车是为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而研制的主型机车,将用于京沪、京九等干线提速。该机车采用双机固定重联结构,具有功率大、长交路、单司机、列车供电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DF11G型第一组车(简称5501专列)于2003年12月8  相似文献   

13.
1列检中遇到的问题 1.1<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已不能适应提速客车列检 武南列检所在2001年8月27日发现T70次旅客列车机后13辆CA25k92785右侧1位轴箱弹簧折断,按<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的规定,此故障属于列车不摘车修范围,而目前25K型客车此类故障,客列检是无条件实施列车队修理的,使客车列检陷入无章可循的尴尬.另外,该列检所在2001年8月13日和8月25日相继发现T53次旅客列车的横向控制杆定位套破损,列车队无法更换,摘车修又无章可循,该列检所只有用铁丝捆绑放行.  相似文献   

14.
厉于 《中国铁路》2007,(8):73-73
为满足北京—天津间旅客出行的需求,7月24日6时10分北京开往天津的D531次列车、6时35分天津开往北京的D532次列车起,北京—天津的11对动车组列车由现在的单组运行改为双组重联运行,每列坐席由610个增加到1220个。自4月18日开行京津城际“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来,铁路连续呈现客流火爆场面。为此,铁路采取双组重联运行扩大运能,以满足旅客需求。重联运行的列车仍使用CRH2型动车组,列车编组中7号车和15号车为一等座车,其余车为二等座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武汉铁路枢纽,由于历史上的缘故,其布局及设置在中国铁路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2004年4月18日全路第五次大提速后,武汉铁路枢纽的运输格局又有了较大的变化:客车对数增幅较大,由提速前的74对增加到87对,特别是始发客车增加较多,由原来的39对增加到47对,其中武昌站始发25对,汉口站始发22对;  相似文献   

16.
铁路列车速度是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新中国成立之初,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运行时速只有20.9km,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也只提高到48.3km。2004年4月18日铁路大提速后.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度达到75.6km,比现图提高4.9km;平均旅行时速达到65.7km,比现图提高4.3km.部分列车在个别区段瞬时速度已达200km。1998年在旅客列车正线综合性能试验时,  相似文献   

17.
自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列车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等既有铁路干线上实施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区段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提速后,全国铁路客运能力增长18%以上.货运能力增长12%以上。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大提速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也是中国铁路既有线最后一次提速。  相似文献   

18.
夕文  杨倩 《中国铁路》2007,(5):14-24
自2007年4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运行以来,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新旧列车运行图顺利完成交替,客货运输再创佳绩。第六次大提速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我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实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现 状 解放前,我国没有自己的铁路客车制造业,在铁路线上运行的客车均是从国外买来的。解放后48年来,我国铁路客车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研制、开发生产了21型、22型、25型单层客车及25型双层客车,并且先后研制生产了25型空调客车及时速达160公里的准高速客车。 当前,我国准轨铁路客车的品种主要有座车(硬座车、软座车及双层硬座车、双层软座车)、卧车(软卧车、硬卧车及双层软卧车、双层软硬卧车)、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大提速 1997年4月1日,全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全路开行了运行速度120—160公里/小时的跨局特快旅客列车8对,“夕发朝至”旅客列车78列;全路客货列车技术速度分别达到63.7公里/小时和45.0公里/小时,比1993年图定速度分别提高5.3公里/小时和1.2公里/小时,客货列车旅行速度分别达到54.9公里/小时和31.4公里/小时,比1993年分别提高6.8公里/小时和1.4公里/小时,提高的幅度在我国铁路提速历史上是最高的: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