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1年重组以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一直以远高于重型车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5上半年在重卡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种竞争力源自于中国重汽在经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开发、设备改造、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的多种优势。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重汽继续以技术领先、销售区域化、低成本和国际化战略为基础,主动出击,决定在2005下半年全面推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把来自市场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中国重汽集团市场销售和新品推广均实现了快速发展,这种形势下,产品售后服务工作的量和作用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国重汽集团将销售服务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4月9-10日,中国重汽集团在济南召开2008年"亲人"服务大会.据悉,这是中国重汽集团第一次以集团公司名义召开的服务大会.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中国重汽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一个硕果累累之年.有2件大事最引人注目:一是2007年中国重汽集团产销突破10万辆,跃居国内重卡行业首位;二是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真正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在国内外重型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重汽集团能从原来的第二阵营,于2005年进入第一阵营,并于2007年登顶,来之不易,这应该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作为企业发展原动力之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中国重汽超常规发展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中国重汽企业文化建设部倪桂祥副部长.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的重卡市场,风起云涌,亮点频出。其中,中国重汽用数据、业绩和产品,向外界传递出最强音:中国重汽重卡"卖火"了。中国重汽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重汽销售重卡27万8415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3%,增速高于重卡行业26.1百分点;12月重卡市占率达20.5%,未来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重汽牌发动机是在2005年中国重汽专用WD615系列发动机基础上的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在包括燃油供给系、起动系等方面共进行了8项大的改进,其中PS8500系列高压油泵的配装是中国重汽牌发动机最重要的技术提升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9,(52):26-27
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于12月19~20日在济南隆重召开。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纯济指出:经过九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自身的优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中国重汽集团始终坚持"当市场需求旺盛时,要实现超常规增长;当市场需  相似文献   

7.
中国重汽 豪沃 中国重汽的产品结构主要以自卸车与工程车为主,牵引车市场是其相对薄弱的环节,从今年开始,公司重点支持公路牵引车的网络布局,提升销量,轻量化是他们的杀手锏之一.  相似文献   

8.
庄严 《商用汽车》2008,(4):83-84
2007年对于中国的重型卡车制造行业来说,是高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为首的斯太尔集团军,在整体数量上实现了突破,改变了中国重卡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重汽摘得2007年我国重型汽车市场的销售桂冠,与中国重汽重视销售服务并率先在中国汽车行业注册和经营服务品牌(即"亲人"服务)有着很大关系.优质服务是整车市场得以持续拓展的基本保障,是整车品牌的延伸和重要支点.实践证明,畅销产品不但要有好的性能、优秀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还要有优质的服务,而优质的服务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整车配件供应保障体系(或配件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0.
1 设计增加车架定位装合胎的现实背景 中国重汽在国内重卡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中国重汽集团与德国曼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德国曼公司向中国重汽注资5.6亿欧元,成为中国重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及股东.中国重汽联手德国曼公司于2012年初推出基于TGA技术平台的全新品牌,该品牌涉及多达50多种整车基本车型,该品牌的产品将高于中国目前重卡市场的主流产品,并面向全球新兴市场.新品牌的生产基地为中国重汽章丘工业园区的济南商用车公司.为了新车型的快速顺利投产,也为了中国重汽真正建立起重卡技术的国际化平台,在基于多方位因素的综合考虑后,中国重汽决定在商用车原生产线基础上,针对新车型的需要进行改造,以达到新、老车型并线生产、提高整车质量、共同发展的目的.增加车架装合胎是其中改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勇 《驾驶园》2010,(1):24-25
2009年12月20日.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隆重召开。经过9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自身的优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12月11日,重汽今年生产的第12万辆重卡隆重下线.产销同比增长11.2%,进入全球重卡产销前三位.重汽也继续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重型汽车市场的大格局并没有显著变化,中重型市场仍是主体,重型市场持续发展,部分中重型用户向重型转移.解放、中国重汽、陕汽、欧曼继续掌握着重型车市场的大部分用户.  相似文献   

13.
2012年2月14日,德国曼集团在慕尼黑公布了2011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曼集团2011年的收入较2010年增加12%,达到历史最高.另外,曼集团卡客车业务在全球各主要区域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特别提到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将曼的专业技术与中国重汽完备的生产设施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结合起来,合作成果汕德卡(SITRAK)将为曼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7月26日,中国重汽变速箱部隆重召开"二届二次职工代表(会员)大会". 总经理潘书军首先向职工代表通报了变速箱部2013年上半年的生产经营情况.他指出,上半年重卡市场同比继续呈下降态势,变速箱部根据集团公司"质量效益提升年"的总体部署,在实施精益化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持续深入下功夫,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经营质量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对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份.在国内重卡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在微、轻、中卡领域异军突起,着实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全年发展的一大亮点. 告别"微、轻、中"的空白时代,精心打造中国重汽集团西部最大商用车基地,在"十二五"末实现年产40万辆规模,形成中国重汽集团在东西南北整体战略布局,重汽成都王牌人在西南之隅的巴蜀之地担负起了这重要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车身部成功签订驾驶室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订单。与以往订单不同的是,本次驾驶室订单以分总成及配套冲压件等形式出口。此次出口,标志着中国重汽商用车曼品牌驾驶室总成及配套件成功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重卡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重汽品牌重卡驾驶室及配套件在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在2010年实现既定的销售目标,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各重卡企业都推出了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及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有的企业对现有主力车型进行改进提升.以求焕发新的活力,有的企业拿出了经过长期开发的新产品,希望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纵观2010年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的部分重卡新品,无论是技术还是配置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一方面展示了中国重卡的制造水平,另一方面也为用户购车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2月18日,中国重汽专用车品鉴会在"中国专用车之都"随州隆重举行.本场品鉴会以"聚势赢未来共创新发展"为主题,内容涵盖重汽专用车品牌矩阵展示、专用车市场总结前瞻交流、精品产品展示讲解等,采用线下品鉴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与多方嘉宾一起共绘未来发展新蓝图.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2017商务大会1月6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在此间表示,集团国际市场继续保持行业领先,2016年实现整车出口2.5万辆,占全国重卡行业出口总量的40.2%,连续十二年占据国内重卡企业出口首位。以曼技术为代表的重卡产品进入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2,(11):31-31,35
<正>在前不久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商用汽车展览会上,中国重汽带来了八辆展车,其中有三款车是重汽明年即将推出的新产品,长头牵引车、针对国内市场的轻量化牵引车以及针对国外市场的重型版牵引车,这些展车展现出中国重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重汽展位上,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副总经理段恒永,他对未来卡车市场和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分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