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运工程》2007,(10):I0014-I001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2007,(5):F0004-F000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07,(8):F0004-F000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4.
《水运工程》2006,(11):F0004-F000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07,(1):F0004-F000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6.
《水运工程》2007,(11):F0004
聚氨酯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
《港口科技》2007,(8):F0003-F0003
聚氨醋护舷是我公司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产品通过辽宁省科研成果鉴定.并且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6,(2):F0003-F0003
聚氨酯护舷是我厂独立开发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ZL99105666.3发明型),是一种新型的船舶码头防冲设施。它的特点是:采用实体构造,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密度小,重量轻,可以浮于水面;摩擦系数小,避免侧向撕裂;不仅具备较高的缓冲吸能性能,而且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优异。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制成不同的颜色,有利于港口的美观。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基本遗传算法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利用高级遗传算法对船舶运行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并且对航行过程遇到的干扰噪声进行处理,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文设计的算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噪声干扰下,本文算法识别精度仍然高,并且对激励的要求限制小。  相似文献   

10.
船体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计算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维、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该方法在广泛的参数研究基础上,将原始三维模型简化为一维和二维模型,以减少数据准备工作和计算机解算时间。一维和二维模型都是通过船体及上层建筑的三维布置数值与试验研究得出的。一维模型的结果总是比三维情况偏小,但是比三维模型建立及运行的速度要快。二维模型与估计结果一致,并且与实际情况的预报值相当接近。这些模型比一维模型建立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弹性粘接是一项较新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多优点。其中最显著的优点是接头具有弹性,避免应力集中,并且整个粘接面都参与接头强度的形成,因此可以简单通过增大粘接面面积来传递更大的力。该技术用于汽车玻璃窗的粘接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造船行业应用很少。通过分析船舶玻璃窗的受力状况和采用弹性粘接时粘接层的应力状况,介绍了粘接层强度近似分析方法,并且探讨了粘接层尺寸设计原则,说明船舶玻璃窗采用粘接剂粘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保证船舶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是现代船舶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船舶中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精确度对于船舶安全行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利用小波降噪来抑制行程传感器电磁干扰信号,最后通过实验来获取小波分解层数,并且确定阈值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小波去噪后,信号的误差非常小,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电子和技术控制方法的飞速发展,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感应发电的很多问题。为双绕组感应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励磁控制方式,设计了控制系统,并且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后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特点。  相似文献   

14.
何铖 《船艇》2007,(4A):28-35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小棕榈岛,那说明你还算不上一个驾艇航游的玩家。不过,即使那些已经在佛罗里达群岛海域四处游逛了多年的人也是最终才在海图上注意到它并且决定实地走一趟。当然你现在没有必要再经历同样曲折的过程去见识它的庐山真面目,因为有经验人士会告诉你:那里真的是天堂的一角,比你摁象的更接近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板桩计算程序的设计及有关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东汉 《水运工程》1994,(12):12-17
MCBZ-2板桩计算程序是视板桩入土段为弹性地基梁,由用户自行计算墙后土压力后输入,经分析该程序计算结果正确,明显比文献[1]中提出了理论计算结果小,该程序还设置了自校系统,并且在理论上向板桩实际受力状态迈进了一步,同时还提供了有关参数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绞吸挖泥船的输送距离较短时会引起驱动机(柴油机或电机)超负荷,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虽然可以通过降低转速、加装缩口缓解,但是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采用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小叶轮初始形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其性能并且反复迭代优化完成了小叶轮的最终设计,对比了优化设计后的小叶轮和直接采用切割外径小叶轮的差别。实船测试小叶轮的清水运行特性,验证了水力设计的结果可靠,最后对比绞吸船采用原叶轮和小叶轮施工短排距疏浚工程的施工参数。经现场测试和挖泥应用,发现小叶轮在短排距工况时施工效率明显高于原叶轮,开发的小叶轮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横截尺寸三元水听器组的左右舷分辨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移相方法实现左右舷分辨。与原有的三元水听器组左右舷分辨技术相比,该方法不要求三元水听器组的横截尺寸与信号频率相匹配,并且计算量较小,易于实时实现。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新的移相方法应用于小横截尺寸三元水听器组,能够有效地解决拖曳线列阵的左右舷分辨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汽车运输业已经订造了许多新船并且已签约以适应大型、重型汽车运输的需要。以华轮-威尔森物流公司为例,滚装的拖拉机、卡车、推土机和重型设备占其业务的1/3以上,而小轿车业务占50%,变化小的货物占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观察     
挪威船王JohnFredriksen近期透露,过去几个月他已经订造了12条新油轮,包括10艘MR油轮和2艘阿芙拉型油轮,并且是通过一家私人公司购买的,以防引起竞争对手注意。  相似文献   

20.
许永青  王辉 《珠江水运》2004,(A01):67-69
本文介绍了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在山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监测数据反馈分析以及营运期实际情况反馈,综合评价了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效果明显,非常成功。并针对山区小范围真空联合预压的特点对预压机理和现场施工工艺做了进一步探索。在山区公路软基处理中采用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为今后小范围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