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谢君红  高峰  高顺林 《船电技术》2016,36(10):31-33
主要对扫雷武器系统实战化试验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舰船扫雷和直升机扫雷试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推广应用于水雷装备实战化考核,为构建适应水中兵器实战化考核体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会动态     
1987“水中兵器武器系统反潜战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于198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水中兵器武器系统反潜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军内、外四十三个单位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杨汉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促进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而召开的国内首次反潜战学术交流盛会。会议交流论文47篇。  相似文献   

3.
水中兵器包括鱼雷、水雷、反水雷兵器及深水炸弹等,是海军作战使用的主要兵器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发挥了巨大威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东面濒临太平洋,有绵延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有星罗棋布的5000多个岛屿。因此水中兵器在我国海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是古代海军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已经诞生,并雄居海上长达21个世纪之久。16世纪中叶,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海军没落了。在这一时期,作为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的水中兵器多购自德、意、英、美及日本,旧中国仅生产过简易的水雷。新中国成立后的50余年里,水中兵器从引进苏联技术、进行国产化试制生产、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走上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并装备海军部队的有各种各样接近世界水平的鱼雷、水雷等水中兵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于1991年6月27日至30日在武汉海军工程学院组织“水中兵器优秀论文评审会”.优秀论文将从1989年至1990年期间在水中兵器各次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中评选.评委会由学委会主办的会刊《水中兵器》编委和特邀专家组成。这次水中兵器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步骤和做法是:1.首先在学委会和学组召开的各次学术会议上,由会议领导小组集中到会代表的评议意见  相似文献   

5.
舰艇结构在水中兵器静态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水中兵器静态爆炸攻击作用下的舰艇冲击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数值模拟出舰艇关键部位的冲击响应特征,成功地解决了流-固耦合和单元失效等关键问题,数值模拟出水域流场压力、舰艇应力响应和加速度响应的结果。数值分析获得的舰艇在水中兵器静态爆炸试验工况下的响应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具有较高可信度,为水中兵器静态爆炸试验工况的设置和舰艇抗爆结构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中探测技术涉及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和专业,它是造船电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声探测技术为主的水声装备是我国海军水下作战的重要耳目,它是水下目标探测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水中兵器制导的主要手段。水声装备遍及水面、水下和空中立体空间,广泛应用于航母、水面反潜舰艇、潜艇,猎雷扫雷舰艇、反潜飞机及鱼雷、水雷,成为现代海战中的反潜战、水雷战、水  相似文献   

7.
信号处理在舰船目标识别中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目标识别系统是现代智能水中兵器的神经中枢和关键技术,为全面了解现代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发展现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外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果,重点阐述了诸如谱分析、小波分析、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舰船目标识别中的发展。最后对未来舰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表达了认识和看法,以期共同推进舰船目标信号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兵器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年会于1988年10月7日至11日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扬州学术活动中心召开。有48个单位12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扬汉同志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审议第二届学委会工作报告;进行水中兵器综合性学术交流;协商议定水中兵器学委会和各学组成员的换届有关事项。会上表彰了第二届学委会工作期间的学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还进行了“英汉汉英水中兵器词汇”的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水下信息体系发展及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空间是信息透明差的空间,水下信息作战起步滞后。随着水下潜艇和水中兵器威胁的不断加大,以及水下通信、水下远程预警、信息融合及其他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水下信息战日渐成熟并将进入现代海战。本文分析外军典型的水下信息网络系统,并对水下信息作战体系框架及AUV在水下信息作战网络的运用特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水下信息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早已将锂离子电池用于航空、水中兵器等领域,但该类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制约了其在军事方面的广泛应用。磷酸亚铁锂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应作为可充式军用电源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水下机器人在军民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智能水下机器人是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各国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描述了未来无人化作战体系,分析智能水下机器人在未来无人化作战体系的军事应用,指出军用水下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水下滑翔机水动力外形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伟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12,16(7):829-837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浮标技术与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而研制成的新型自治水下机器人,具有作业时间长、航行距离大、建造和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水下滑翔机主要用于海洋环境长时间、大范围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水动力性能。文章简要回顾了水下滑翔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其水动力外形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混合驱动和飞翼等概念在水下滑翔机上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水下滑翔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饶盛  初磊  王珊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1):31-32,50
远程武器航路规划的目的是使引导远程武器追踪并攻击目标。当攻击运动目标时,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运动目标航迹分解为多个静态目标来规划,但该种方法会出现计算周期长、盘旋重复运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算法方向指针的动态规划方法,可大幅减少计算量和避免盘旋运动问题的发生,并且通过模拟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远程武器的有效运用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水下平台静水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平台静力计算包含初稳性计算、潜浮稳性计算、大倾角稳性计算、重量重心统计等,传统潜艇、潜器等水下平台的静力计算具有计算过程繁琐、耗时长、效率低、数据不易更新等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大量重复性劳动。本文通过对CAT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水下平台三维建模基础上,编制静水力和重量重心计算程序,可直接计算、获取静水力要素并实现重量重心的自动统计,达到计算的自动化、程序化和数据的及时更新,提升设计手段,对潜艇、潜器等水下平台设计中控制浮态、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超空泡射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舰艇水下防御的现状,指出了舰艇在防御鱼雷攻击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世界各国超空泡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论述了超空泡射弹技术的应用,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对武器制导、超空泡弹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潜艇辐射噪声水平指向性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潜艇水下辐射噪声测试主要还是以水声测量技术为主要手段。本文探讨了1种新的测量潜艇水下辐射噪声水平指向性的方法,思路新颖,简单实用,工程可行性强,能全面准确地获得潜艇辐射噪声在单频和频带内的水平指向性。通过测量分析潜艇水下辐射噪声的指向性,能深刻理解潜艇水下辐射噪声场空间分布的规律,初步判定潜艇辐射噪声源的部位及其频率特性,为潜艇声隐身技术的发展和水中兵器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熵的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下复杂战场环境下,随着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作战样式的快速变化,信息优势对于潜艇鱼雷武器系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战效益。在分析潜艇鱼雷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评估潜艇鱼雷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并建立了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国外舰载激光武器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激光武器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舰载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舰载激光武器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舰载激光武器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舰载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激光武器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激光武器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激光武器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激光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外激光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述了激光武器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