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似单差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算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似单差法单历元直接解算GPS监测点变形量的数学模型,对影响变形量精度的误差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了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算法.试验数据的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后,本文给出的似单差模型也是正确的.最后,对似单差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影响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因素较多,基于包容性原理对主要单类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建立各影响因素与形变过程之间对应函数模型,然后采用熵值法将这些函数模型赋予不同的权重并组合,再利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对组合模型中的多种参数进行降噪处理.采用上述方法及基于非等间隔灰色系统的最优权组合预测模型,对某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3.
隐蔽地区进行GPS变形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在隐蔽地区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原理。经模拟测试,验证了其原理是正确的。最后介绍了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观测纲要。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隐蔽地区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原理。经模拟测试 ,验证了其原理是正确的。最后介绍了用两颗GPS卫星进行变形监测的观测纲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回归分析法在隧道施工监测数据分析中预测模型的不足,利用多目标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回归模型的多个评价指标进行整合量化,得到综合效果测度和优选回归预测模型。基于已优选的回归模型与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法建立最优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将组合模型与优选模型进行效果测度对比,并基于该算法编制"智能监测—模型优化—信息反馈"系统。结合麻栗垭隧道工程,对组合模型和单项模型进行分析,预测拱顶沉降值。研究结果表明:以残差与后验差为评判标准,实时构建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方差为6.5,后验差比值为0.34,小误差概率为1,更能对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变形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反馈。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四季酒店项目为342.5 m超高层混凝土结构,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依据施工现场合理的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安排、不同施工阶段的高强混凝土特性的试验数据等,建立ETABS数值模型,分析出结构竣工和30年补偿周期时不同竖向构件的总竖向变形量以及相互之间的竖向变形差;施工过程中对已施部位监控点采取全程有效监测的方式来矫正分析数据,并采用"平层效应"和"层差补偿"的过程管控方式来弥补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量;最终通过分析比较结构竣工时现场监测点的实测数据与模型分析数据,验证了数据分析及竖向变形过程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桥墩沉降监测数据粗差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高速铁路沉降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对监测数据中的粗差进行探测至关重要。本文介绍粗差探测常用的 t检验法、狄克松判别法,提出一种基于极限误差的粗差探测方法,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高速铁路实测沉降监测数据的粗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限误差的粗差探测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黄土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后沉降是造成路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研究路基工后沉降的规律并预测最终沉降量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兰武二线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长期观测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分析预测模型--似固结模型,并与泊松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曲线模型与似固结模型的误差平方和与预测曲线的误差均较小,能较好地反映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规律,两者相互印证,提高了工后沉降预测的可靠度.利用各种预测模型对不同测点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后的对比研究表明,似固结模型对黄土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研究结论对于黄土地区铁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动全站仪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及分析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用自动全站仪结合计算机组成隧道围岩变形量测及分析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提出全站仪双站自由设站三维坐标非接触量测、单站独立坐标测线、双站独立坐标测线法等围岩变形量测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平差模型,使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精度。简述全站仪机载软件、数据后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在机载软件控制下,无需进行对中、量仪高,全站仪可自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监测,由计算机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和预报,为隧道施工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预测建筑物变形的简便方法,该方法根据建筑物变形的观测资料,运用最小方差预测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碴动三轴试验结果,针对现有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并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其参数,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不同荷载作用顺序下的道床累积变形结果,研究了荷载作用顺序对累积变形的影响,为新建线路或清筛大修后的捣固程序及运营编组原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变形监测网稳定性检验与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变形体的稳定性就尤为重要。设计了一个水平位移监测实验网,人为改变某点的水平位移量,得到两组观测数据,利用平均间隙法原理,判断所设计的水平位移监测实验网中点的稳定性,进而确定变形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光扫描的隧道变形监测的误差来源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采用误差分析理论和工程实验应用研究方法,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变形监测流程的基础上提出隧道环境下扫描仪测距、测角、环境影响和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讨论其特点,实验各因素对隧道变形分析的敏感性,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隧道环境进行变形监测的误差来源和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三维激光扫描仪用于隧道变形监测的误差有多源性,测距、测角、环境影响和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可以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减弱或控制;(2)隧道直径的变化、隧道断面扰动频率和倾斜不影响变形误差,系统噪音和随机噪音对变形误差有较大的影响;(3)对于有大量遮挡数据集的隧道断面,只要遮挡率不超过60%,变形监测和分析误差就不会有大的变化;(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隧道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4.
二次曲面拟合法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市为例,介绍了二次曲面拟合法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的应用,拟合得到厘米级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并给出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控制新建基坑变形,减小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需探究轴力控制和位移控制双重控制方法(以下简称“双控法”)下伺服钢支撑系统对基坑及邻近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效果。方法:依托杭州某基坑工程建立了该基坑与邻近地铁线的数值模型,提出了“双控法”的伺服钢支撑系统轴力模拟方案和位移控制方案,设定了相应的计算步和监测工况。对6种伺服方案下的基坑沉降量及深层水平位移量进行了对比。对不同轴力控制值和单次位移变化量控制值下对基坑的变形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本工程的伺服钢支撑系统体系的设置方案。基于此方案,对基坑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基坑地面沉降、邻近地铁右线隧道沉降的模拟值和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以分析伺服钢支撑系统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双层支撑伺服钢支撑系统比单层伺服钢支撑系统的变形控制效果更好。“双控法”控制指标中,轴力控制值的增加可使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和地面沉降量明显减小,单次位移变化量控制值的改变对最终变形结果影响不大。“双控法”下的伺服钢支撑轴力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护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地面激光扫描仪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对其测量数据的精度评定,至今尚缺乏必要的理论及方法支持。从分析直接测量数据出发,对该类测量仪器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单个扫描点测量数据的精度评价模型。该模型为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高精度测量项目(如变形监测)的测量成果精度评定,以及测量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所必需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隧道围岩主要通过建立本构模型,利用理想化力学模型对其变形进行分析与预测。但影响围岩变形的变量较多,存在一定随机性,其定量分析和预测结果准确性依赖于本构模型与实际围岩匹配程度,工程实用性较差。围岩量测数据是在各种变量作用下围岩变形行为最为宏观和客观的表现,其变形因素和结果应满足一定的概率分布规律。本文以张吉怀铁路新华山隧道为背景,介绍通过既有量测数据的分布频率预测围岩变形原理及方法,从概率角度对围岩变形行为进行分析,以概率形式预测变形趋势,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铁路轨道刚度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轨道合理刚度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轨道容许变形量与轨道部件容许应力相互平衡关系以及维修工作量与行车舒适性相互制约关系。给出三种确定轨道整体刚度的方法,钢轨允许应力法、轨道允许变形法和临界速度法。论述部件刚度合理匹配关系。从安全和控制维修的角度,提出基于合理变形确定轨道部件刚度的方法,即变形分配法。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轨道刚度问题进行探讨,建议采用轨道允许变形法和变形分配法确定高速铁路轨道整体刚度和部件刚度。给出我国高速铁路在车辆轮载作用下轨道刚度的建议值,轨道整体刚度100kN·mm-1、钢轨支座刚度37kN·mm-1、轨下垫板和道床刚度74kN·mm-1。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单指标经纬仪竖盘偏心差对垂直角测量的影响,并推导了计算公式,以便在实际测量中加以改正,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兰渝铁路薄层板岩隧道的工程实践,在分析层状围岩大变形机理的基础上,研究采用微台阶仰拱快速施工法、单工序作业仰拱快速封闭法等控制围岩变形。分析表明,减小围岩变形总量主要有降低变形速率和快速封闭仰拱以缩短变形时间两种途径。微台阶仰拱快速施工法,下台阶与仰拱同步推进,缩短了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时间进而减小围岩变形持续发展。单工序作业仰拱快速封闭法采用边墙长锚杆降低围岩变形速率,采用铣挖机减小爆破对周边围岩和初支段的扰动,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