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膜分离在天然气脱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技术是新兴的分离技术,天然气脱水净化是保证天然气正常传输和使用的基本环节。在分析膜材料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膜法脱水的原理,对膜法脱水技术与传统的溶剂吸收、物理吸附、冷却分离等脱水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适用于天然气脱水处理的膜的类型,对吹扫和真空两种天然气膜法脱水技术工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根据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了超音速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脱水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分离技术的脱水效果与压降条件有关,当压力超过7 MPa时,超音速脱水技术比透平膨胀机制冷脱水技术和J-T阀脱水技术更具优势。同时,对超音速分离脱水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管道的干燥处理是输气管道投产前的重要工艺环节.研究表明,最经济安全的干燥法为干空气干燥法,其过程为复杂的传热、传质.文中介绍干空气干燥工艺原理,并对其干燥和吸水过程,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相平衡理论和费克定律,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干燥机理模型、吸水机理模型及密闭稳定再干燥模型,编制了应用程序;利用双庙1井-杨柳垭天然气管...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脱硫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脱硫工艺,如醇胺法、Sulfatreat法、低温甲醇洗技术等,指出各方法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天然气脱硫工艺发展的趋势。认为应在成熟的天然气脱硫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现高效节能。指出膜吸收是膜基气体分离与传统的物理吸附、化学吸收、低温精馏、深冷结合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今后天然气脱硫技术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基本都采用传统压浆法进行孔道灌浆,这种方法普遍造成灌浆不密实,预应力钢铰线易于锈蚀.近年来推出的真空辅助压浆法灌浆工艺,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对真空灌浆技术原理及其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文中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封堵技术发展的现状,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对常用的4种管道应急封堵技术从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对比。而后重点介绍了带压开孔-旁通封堵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带压开孔-旁通封堵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不需停输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应急封堵作业。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储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然气的储运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管道输送、液化天然气储运、压缩天然气储运、吸附储存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液化石油气储运、天然气储气库等.介绍了各种储存和运输天然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但该技术离实际应用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管道干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目前天然气管道研究中采用的几种干燥技术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对国内干燥技术的应用状况做了对比。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干空气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干空气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一种严重影响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结晶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对于处理以及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管道具备实施解堵措施的条件进行解堵,这些解堵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解堵技术在管道解堵中的应用情况。有效的天然气管道防冰冻、解冻堵技术研究,能够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瞬变电磁超前预报技术目前是国内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文章以瞬变电磁法在我国垫邻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及原理,并结合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初步评价了瞬变电磁法的适用性,并对以后瞬变电磁法技术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potential natural gas and renewable natural gas supply pathways and natural gas vehicles (NGVs) have been selected and evaluated with regards to well-to-wheel energy expended,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and regulated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The vehicles included in the evaluation are passenger cars, light-duty vehicles (LDVs), and heavy-duty vehicles (HDVs) for road-transport applications, and a short-range passenger vessel for maritime transport appl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fuels, in both transport applications and for all vehicle classes, the use of compressed and liquefied natural gas has a 15–27% GHG emissions reduction effect per km travel. The effect becomes large, 81–211%, when compressed and liquefied renewable natural gas are used instead. The results are sensitive to the type and source of feedstock used, the type of vehicle engine, assumed methane leakage and methane slip, and the allocate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igestate credits, in each pathway. In maritime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and renewable natural gas instead of low sulfur marine fuels results in a 60–100% SOx and 90–96% PM emissions reduction. A 1% methane slip from a dedicated LNG passenger vessel results, on average, in 8.5% increase in net GHG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2.
油气管道音波泄漏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迅速发展,泄漏检测作为保障管道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被深入研究。简要概述了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音波泄漏检测与定位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硬件设置及特点,说明了系统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天然气组份及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基于碳平衡原理建立了天然气汽车燃料消耗量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闭式和开式碳平衡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确定采用开式稀释采样方式进行天然气燃料消耗量检测系统开发。结合天然气汽车燃料消耗量计算模型中的技术参数需求,设计开发了碳平衡气耗仪。为了分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和测量的准确性,选用LNG宇通客车和东风危险品运输车作为试验样车,利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对其进行标定。通过对比试验可知,碳平衡气耗仪与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相对误差为5%,基本满足在用天然气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目前常用天然气调压器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分析了直接作用式调压器和间接作用式调压器的结构特点,总结了国内天然气场站常用的一种调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选取某天然气样本参数,对调压过程中的热值变化做了计算,最后预测智能化、多功能天然气调压器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长输天然气与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输天然气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都是输气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和经过的区域大不相同,因此二者的风险有很大的不同。文中以《管道风险管理手册》为基础,结合半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管道指数法,通过比较长输天然气与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对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风险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主要动力源,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车用内燃机,尾气后处理催化转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大汽车生产厂家满足各国严格排放标准的主流技术方案。本文在车用尾气催化转化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氧化催化技术和还原催化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并提出未来催化转化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