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汽车消费正呈暴发性增长。数字显示,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500多辆,其中轿车超过200万辆。汽车消费正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新热点。但中国的客观资源与环境决定,私家车不能成为交通主流。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而2007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05.94万辆和795.12万辆,同比增长22.25%和23.19%。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我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1813亿辆,比2006年增长7.22%,其中私人乘用车占保有量的61.25%,私人消费成为汽车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数字     
《家用汽车》2013,(5):75-75
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将历史上首次超过欧洲。据英国5家预测团体的预测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计划生产1960万辆轿车和其它小型卡车等轻型车辆.欧洲(包括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国)则为1830万辆。今年.中国汽车产量有望占全球汽车生产的23.8%。  相似文献   

4.
吴勇 《交通与运输》2009,25(5):46-47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刚刚庆祝完祖国60岁生日不久.中国汽车工业又传捷报.我国已迈进年产千万辆汽车大国的行列,与美国、日本比肩。产量.是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实力最基本的表现:汽车产量从。到1000万辆的跨越,是新中国汽车工业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此在世界占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并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汽车消费蕴含的巨大潜力,表明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6.
说“车德”     
我国目前正在大步跨入汽车社会。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摩托车6000万辆,还有农用车1000万辆和运输用拖拉机800万辆,总数已超过1亿辆。同时,我们国家因每年交通事故死亡超过10万人,死大多是年轻人,占全球资助事故死亡人数的1/5,居全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11,(4):95-95
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私人汽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新增机动车100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增加760万辆,高于2010年上半年688万辆的增量。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天津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达到464万辆。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汽车家庭化进程,也标志着我国汽车社会的即将来临。仅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就达200万辆,其中私家车超过100万辆,每100户人家就有12户有车。公安部门顺应形势的发展,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考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人员年龄上限由现行的60周岁放宽到70周岁,持有小型  相似文献   

9.
汽车从发明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相当急剧.1900年,世界上汽车总保有量仅为1.1万辆.而现在每年的生产量就已达5千多万辆.总保有量已达7亿辆之多,发展趋势还在加快.如果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旦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千人拥有550~750辆汽车),世界汽车总保有量将要达到40亿辆.  相似文献   

10.
汽车节能减排的方向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来,全球拥有近9亿辆机动车,预计今后20年内随新兴发展中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还将增加50%;我国机动车拥有量达4000万辆,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2020年汽车拥有量达到1.4亿辆,2030年达到2亿辆左右。汽车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两大难题:能源与环境,即用什么燃料去驱动那么多的汽车,如何面对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地  相似文献   

11.
我对汽车节能减排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我国汽车产业是否“透支”资源环境问题2010年,我国年产各类汽车达1800万辆,已跃升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家之列.虽然世界能源供应紧张,但我国仍有这么高的汽车产量,完全是依托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两个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飚升和各国对汽车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CNG汽车得以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中快速发展,其保有量从2000年的160多万辆增加到2005年底的500万辆左右.我国天然气汽车的保有量更是从2000年仅几个省市的3.6万辆猛增到目前遍及近30个省市的20多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50万辆.在我国CNG汽车调整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清醒看到CNG汽车的整体使用技术水平并不高,在安全、环保、节能等主要性能方面与国际CNG汽车的先进水平和国内液态燃料汽车的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亟需解决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数字     
《家用汽车》2012,(1):19-19
8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1年全年出口汽车有望超过80万辆,创出历史新高。据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分析,我国去年全部汽车出口量是58万辆,约占整个产量的3%左右。即使今年汽车出口达到创记录的80万辆,占整个产量也只有4%。4000万元不景气的国内汽车市场让国内车企纷纷将眼光转向海外。湖北三环集团12月6日对外宣布,拟投资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全资子公司。这是湖北三环在国外的第一笔大规模投资。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约有1/2家庭将拥有私人轿车,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将达到60%~70%左右.例如,杭州市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人均GDP在2005年已达到5431美元,购车高峰已经形成,截止到2005年12月份,老城区拥有各类汽车49.27万辆,而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0.39万辆,占总量的61.68%.  相似文献   

15.
私家车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显增长,汽车梦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拥有汽车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按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起跑线,达到3000美元时,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我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经到了轿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许多大中城市,家庭购车已成为一种潮流。北京私家车保有量已突破百万辆,南京私家车每天增加百辆,武汉私家车每天增加75辆。中国正处于轿车进入普及期的临界点,政府要出台合理政策,以应对私家车膨胀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盛宴 继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占据全球第一之后,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 800万辆,再次稳居全球产销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2.44%和32.37%,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除了乘用车发力猛攻外,商用车也出现了暴发性增长,商用车全年销售430.41万辆,同比增长29.90%.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386.11万辆,同比增长30.47%,其中重卡销售101.74万辆,同比增长59.93%,几乎所有的中国重卡企业都过了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7.
数字汽车     
《家用汽车》2007,(10):104-105
大众汽车全球销量超过300万辆;上汽荣威750六月销量环比增长14.7%;宝马集团销量超过73万辆;福特汽车二季度净盈利7.5亿美元;二季度销量超过240万辆。  相似文献   

18.
红黑榜     
《家用汽车》2013,(6):36-37
红榜产销创历史新高3月份汽车产销形势较好,当月产销双双超过200万辆,创历史新高。3月汽车产量208.52万,环比增长54.76%,同比增长10.88%:销量203.51万,环比增长50.22%,同比增长10.69%。其中乘用车表现不俗,3月份乘用车销量158.55万,环比增长42.60%,同比增长85.15%。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拥有汽车,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36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固然使得一直处于追赶状态的中国汽车工业略有欣喜,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目前中国的大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今年我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100万辆.连续五个月保持全球第一。中汽协预测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突破1020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众所周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其对环境的破化作用也日益明显。为了减少汽车对环境污染,我们不得不努力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从而促使发动机和整车企业不断推出节能环保的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