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松花江三姓浅滩二期航道整治工程的概况、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及工程效果,并总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水运工程》2001,(4):89
松花江三姓浅滩是黑龙江水系中最著名的浅滩,位于松花江中游,哈尔滨以下 291~ 332km处,河段全长 41km,河道宽浅无明显深槽,河床底质坚硬复杂,是松花江干流的卡脖子浅滩。  相似文献   

3.
<正> 1 前言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通航里程928km,河道水量充沛,含沙很少,是一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冲积性河流。地处松花江中游的三姓浅滩是松花江水深最小、航行最困难并闻名于国内外的碍航浅滩群。 三姓浅滩的治理始于1899年,长达百年的整治均因受种种条件所限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83—1985年航道整治工程是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治理,浅滩航道有明显改善。然而整治标准尚低,且一些整治技术亟需研究与深化。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千吨级驳船船队的通航要求,三姓浅滩航道整治工程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松花江三姓浅滩的整治,详细介绍目前黑龙江航道局所使用的硬式扫床器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实施步骤及扫床工作定位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对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兰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三姓"浅滩下段牡丹江入汇口上游约700 m处,松花江具有典型的平原冲积性河流的特征,牡丹江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的水文特征。牡丹江入汇松花江涨水期汇流比为0.235,牡丹江对"三姓"浅滩河段产生顶托壅水影响,落水期汇流比为0.096,"三姓"浅滩河段将产生落水冲刷,两江相异的水流、泥沙、洪峰遭遇特性是影响拟建坝址河段具有涨冲落淤的主要因素。枢纽兴建后改变了该河段水流运动规律,同频率松花江来水条件下,随牡丹江入汇水量的加大,电站尾水位不断升高,枢纽上下游水位差减小,枢纽泄流能力减小,枢纽上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改善,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三姓浅滩丁、锁坝防冰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臣 《水道港口》1996,(1):26-31
本文介绍了松花江三姓浅滩河段的基本冰情,分析了流冰对丁、锁坝的破坏方式和部位,根据冰对坝的破坏方式和部位.提出了三类共八种防冰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益良 《水道港口》2004,25(Z1):14-18
介绍了松花江三姓浅滩历经一个世纪的航道整治历程,展示了几代人为之不断实践,辛勤付出,也充分展示了当今中国航道整治与航道研究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研究了牡丹江入汇松花江对三姓浅滩河段水流、泥沙及河道冲淤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干、支流水流泥沙特性、洪峰遭遇特性以及交汇角度与支流入汇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汇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汇流口的航道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概要介绍三姓浅滩的基本概况,及二期工程的整原则,治理措施和主要设计参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松花江下游河段的航道整治设计与施工,在全面分析该河段和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系统考虑各浅滩河段的相互影响的衔接。妥善安排整治方法,措施和施工顺序,取得显著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