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单从你所驾驶的车型就能看出你所处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态度,那么反之,我们也可以以生活的名义去选择我们的坐驾。  相似文献   

2.
访法佚事 造车的人不会开车 第一次出门,尤其是出国门,一切都很新鲜,由于世界观和生活理念的不同,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我们的大相径庭。有一件事就让我们很尴尬,在雷诺的轿车厂参观完,我们被带到几辆漂亮的轿车面前,法方的总经理很随意地将几把汽车钥匙递过来:“试试吧,先生们。”  相似文献   

3.
听言观行说     
《车时代》2010,(6):6-6
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信息社会里,就必须要学会现实地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然后加以分析,用以判断人与事的好坏真伪。其实我们得到信息的方式大致是可以分作两类的:一类是言而得,即别人传递给我们的,是我们听到的,间接遇到的;另一类是行而得,即我们亲身接触的,  相似文献   

4.
郑杰  王亚明 《车时代》2009,(3):200-205
澳大利亚与我们中国人熟悉的生活方式总是相反的,汽车是有舵驾驶,道路是左向行驶的,连季节也是反的,我们秋色渐浓他们刚好开春时节。  相似文献   

5.
《时代汽车》2012,(2):24-27
汽车以其速度和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汽车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汽车社会来到了,但汽车社会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改变人?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运动》2010,(11):194-197
季节的变换会影响世间万物的变化,无论是动物遥是植物生活和生长方式。我们人类也一样很有可能生病,一般在换季时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甚至提前吃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何健峰 《汽车杂志》2012,(1):224-227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繁华的都市、拥挤的车龙、混浊的空气都让我们更加向往大自然的感觉。也许我们的生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也许我们该时候切换一下我们的生活模式了。人在城里打工,却回到亲近大自然的环境去生活,这是越来越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在我心目中也有这样一个念头,于是周末的时候就跟着朋友来到了他在鹤山十里方圆的家,开始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一个距离广州还有1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作为自家安居休  相似文献   

8.
3月12日抵达广州 3月12日下午我们到达广州白云机场,感觉很兴奋甚至有一点紧张,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慢生活主义国家澳大利亚。放下工作,放下忙碌,心无旁骛地去体验一次“TIIDA快乐慢生活”,实在令人期待。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年代,人们在’忙碌中迷失了生活的本质——努力打拼是为了享受快乐的生活。“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细细品位生活的从容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车时代》2008,(9):56-71
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就像我们在7月刊中将私人飞机与汽车拉到了一起,这一次我们把目标放在了游艇上。事实上,这个专题就像是朋克之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设计的服装一样,也许你在刚铡看到它时会觉得是把两种不同的个体硬拉在一起,有些不切实际、莫名其妙。但我们希望你能够在完整地看过之后发现它是对那种“就车说车”报道的颠覆和对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除了靠人力驱动的自行车,摩托,是最先改变我们出行方式的机动工具,相对于汽车的拥堵、停车难、高油耗等弊病,摩托以轻便、灵活、低成本的方式,延伸着我们的生活半径,开阔着我们的视野。20年前,在一片“与世界接轨”的呼声中,本田进入中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进入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被贴上了时尚的标签,被添加了品位的注脚,被纳入到艺术的范畴,的确,我们应该像欣赏艺术作品一样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探寻其中魅力。一座后现代风格的建筑,一款别致优雅的汽车,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浅笑,都像是独特的艺术元素烙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70年的历史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已经显得非常久远了,Jeep带给我们的已经不纯粹是一种征服自然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向我们指明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Jeep这个越野大家族中,指南者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十大好产品     
《汽车杂志》2009,(12):254-273
盘点一年给我们印象很深的汽车用品,它们可能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可能让你多了点谈资,可能让你有换车的冲动,也可能是浪费又多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15,(2):6-6
我们是专业的产品专家,我们在意个体的素质——一款车本身的好与坏。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这个词在中国被玩坏了,一旦提到这四个字,我们本能地更愿意用”lifestyle”来表达之,仿佛过于中文有失这个词汇本来的欧罗巴气息,在多数人的理解里,生活方式应该是和咖啡、红酒、下午茶关联的。  相似文献   

15.
再说单双号     
北京的单双号限行马上就要结束了,广大私家车主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又可以回到熟悉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当中去了。单双号真的就这样过去了吗?  相似文献   

16.
《车时代》2008,(1):192-192
随着“快·乐·慢生活”的风潮在国内各大城市间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快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不仅仅有健康,还有对生活的激情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上世纪末兴趣的“慢餐运动”,已发展为全球化的“慢生活”组织成长中的中国,“快·乐·慢生活”受到都市精锐一族的追捧,它提倡一种积极的,从容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次对比测试是国内小型家用车,很多人因为它们而成为有车一族。虽然没有强劲的动力、奢侈的装备、体面的外形。但是扩大了我们的活动半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爱她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车时代》2008,(12):42-59
爱越野,不是去显示自己的一副钢筋铁骨,而是去获得一种挑战自我的生活方式。爱探险,也不是为俘获一份沉封多年的宝藏,而是去享受一份超越极限的自我满足。当人们越来越厌倦城市的枯燥与腐朽后,越野驾驶、攀岩、漂流、滑翔、穿越无人区等户外探险活动,已成为一种最令我们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将工业文明与人体潜能相结合的终极户外挑战,则把惊险与刺激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9.
Neil 《车时代》2010,(12):148-149
从画在一张餐巾纸上的设计图开始,Mini一直在小型车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无论是造型、内饰、操控,还是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51年过去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小个子还是那么酷。  相似文献   

20.
旅行车似乎是欧洲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但在中国它一直显得比较另类。想知道它究竟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吗?请随我们一起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