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1,(6):12-12
现在汽车和相关产品消费领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似有似无”,“有”指或多或少表面上有,“无”指真到用时如一盆浆糊指望不上。对于整车产品而言,目前中国既没有类似美国各州的“柠檬法”,乘用车整车的“三包”规定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2.
车夫 《汽车与配件》2002,(21):30-30
八、美国的汽车“三包”及有关法律 在美国,有缺陷的东西有一个专用名称:柠檬(Lemon)。有缺陷的汽车被称之为柠檬车(Lemon car)。汽车制造商、代理商以及经销商向消费者出售了柠檬车,必须承担由此而引发的赔偿责任。消费者可委托“全美消费者法律中心”和“全美消费者辩护协会”出面交涉。与该责任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以下三种: 1、Magnuson—Moss担保法案 Magnuson-Moss担保法案是一个联邦法案,旨在保护所  相似文献   

3.
高级豪华轿车漆膜外观质量缺陷分析与控制方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轿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等高级豪华轿车的评价不仅限于它们的性能,漆膜外观(如图1所示)也列为评价车辆质量的重要依据。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制定了高级豪华轿车腐蚀法规,并提出车身寿命要保用10年以上,如美国规定17年,西欧和中国均规定15年。  相似文献   

4.
历经10年的等待,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终于出台了,并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企业、用户、专业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不过支持也好,反对也罢,目前我国实施召回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因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发点是保护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以用户利益至上为宗旨的。尽管在实际中,执行、落实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还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地去维护和完善它。本刊编辑部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前夕开始陆续刊发有关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5.
隐私 首席隐私官员 美国新的法律和法规保护个人的健康、财产信息和儿童上网的隐私权,欧洲法律也有类似规定.隐私官员的职责就必须懂得企业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发财,确保行业竟争公正、合法.现在许多大公司,如美国快递、Delta航空公司、微软公司都设有隐私官员.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企业共有200名隐私官,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00名.到2005年,几乎所有美国中型企业都将设立此项职务.  相似文献   

6.
隐私 首席隐私官员   美国新的法律和法规保护个人的健康、财产信息和儿童上网的隐私权,欧洲法律也有类似规定.隐私官员的职责就必须懂得企业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发财,确保行业竟争公正、合法.现在许多大公司,如美国快递、Delta航空公司、微软公司都设有隐私官员.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企业共有200名隐私官,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00名.到2005年,几乎所有美国中型企业都将设立此项职务.……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5,(6):57-59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录的和机动车辆相关连的车祸发生在十九世纪1896年的纽约。从那次车祸之后,汽车保险制度就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1927年,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从法律角度上把购买汽车保险做为机动车辆拥有者的要求,拥有机动车辆的人必须购买汽车保险。从此以后,美国各个州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将购买汽车保险列入了机动车辆驾驶者的法律规定,而不是让驾驶者选择购买汽车保险或者是不购买汽车保险(Requirement,not Optional)。  相似文献   

8.
车坛传真     
正汽车三包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即将发布,对消费者更有利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即将发布,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退换车条件、处罚额度等方面进行调整。我国汽车三包规定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6年以来,汽车三包规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产品质量提升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版汽车三包规定在退换车条件方面,将向着对消费者更有利的方向进行调整。此外,新版汽车三包规定还计划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款。此前对于拒不履行三包规定行为的处罚额度最高为3万元,新版三包规定将处罚额度提升至50万元,同时要求汽车主机厂支持和配合汽车经销商实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
汽车召回历史最长的国家是美国,从1966年开始,美国至今已总计召回了2亿多辆整车。而我国起步尚晚(2004年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且一些车企和消费者也对汽车召回的认识和态度还不够成熟理性,以至于出现了一些隆现状:比如,汽车召回存在“中外有别”现象。2011年1月,丰田汽车因燃油泄漏等缺陷,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170万辆汽车,但召回却不涉及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0,(4):9-9
丰田汽车与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于3月29日签署协议.承诺根据浙江地方法规的规定.对今年召回的RAV4汽车车主赔偿经济损失。这份书面意见承诺.依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有关规定,一汽丰田同意对RAV4消费者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不够完善、消费投诉案件上升、消费维权难等各种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维权活动的不断推进,对存在系统性、同一性缺陷的产品实施召回便成为我国汽车消费者共同关注和期待的话题. 汽车召回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我国直到2004年3月15日才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实施几年来,虽然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令广大消费者不满意的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召回”成效存在着很大差距,与《规定》的法律地位偏低、条款不完善、执法力度欠缺等问题又有着很大关系.于是提升召回制度的法律地位、完善召回制度近年来又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13,(10):116-119
第一条为了保护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简称三包)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5,(3):49-5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汽车品牌销售行为,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驾驶人心理》2007,(5):19-19
自2004年10月1日算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转眼已实施2年多。此间,先后有20多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实施了50多次召回,涉及的车型近60种,召回车辆超过42万辆。汽车消费者的权益无疑受到更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美国各州政府为了解决消费者与汽车厂商之间的购 车纠纷,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法规。1990年,美国48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一项法案,这项法案在美国被称为“柠檬法”(Lemon Laws)。在“柠檬法”里,明确规定了什么样的车才能被称为“柠檬车”,什么样的“柠檬车”才能获得“柠檬法”的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16.
信息     
售后服务国标有望明年出台欲解汽车“三包”执行难题
  在《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实施1周年之时,规范汽车售后服务的另一项相关政策--《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在9月底发布,这一政策有望在2015年正式出台。新政策进一步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为了贯彻包括“汽车三包”在内的相关规定,汽车生产及其授权销售、维修企业(包括进口汽车经营企业)应告知消费者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维护、修理汽车产品,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占强 《世界汽车》2007,(2):108-111
2006年12月,美国著名专业汽车媒体华博士(Ward’s)公布了2007年十佳发动机评选结果。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发动机评选,它一直备受业界和消费者的信任和推崇。此次的第13届发动机评选,以科技性,动力效能与油耗环保性等指标,在33款获得提名的发动机中,最后选出年度十佳发动机。根据华德士的评审规定,所有入选发动机必须搭载在量产车型上,且该车型的价格不可超过5.4万美元,保证结果贴近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时事速递     
安徽省电动自行车"三包"规定年内有望出台为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者、特约维修者、销售者的售后责任和义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和授权,日前,安徽省工商局会同省消费者协会、省电动车行业协会,拟制订《安徽省电动自行车"三包"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汽摩配》2005,(7):34-37
第一条 为规范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维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条款的执行尚需要更具体的细则规定,但关键是品牌经销商或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维修企业,或者消费者要敢于和善于运用“反垄断法”这样的法律武器,对目前的汽车市场中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独立调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