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单线铁路隧道采取施工抗干扰技术解决施工中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使工序控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2.
以兖石线地方—费县—临沂间无逢线路全抛铺布施工为例,介绍利用道岔清筛机进行线路全抛铺布的施工工艺。在封锁天窗为210 min的条件下,对施工中主要工序及控制要点进行研究,介绍施工流程、方案和主要控制工序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新管幕法(NTR工法)施工工艺有四步,为群管顶进、切管及管间支护、管幕空间内衬砌结构施作和土方大开挖及剩余结构施工。其中群管顶进工序是新管幕法关键工序,亦是新管幕法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对新管幕法和顶管法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风道设计施工情况,阐述了群管顶进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具体施工应用,进行现场监控量测试验验证。研究方法:结合乌鞘岭特长隧道最大断层---F7断层高地应力软弱围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变形特征,简要分析了支护临界失效点,围岩质量、允许变形量、变形速率和运输方式等与工序间距离的关系,具体从地质超前预报、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得出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支护参数与工序间距离确定的基本方法、一些经验参数和施工基本要求,并对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措施。研究结论: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进行施工,要根据掌子面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适当地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变形。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感知、多装备协作和数据资源实时共享等问题,对隧道建造全工序进行研究并构建隧道智能施工协同管控技术。首先,研究智能感知技术,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隧道施工关键工序的环境智能感知,利用隧道掘进装备多源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实现多工序下的传感数据统一管理;然后,研究隧道内多机通信与协作技术,设计提出1种AP+Mesh的无线自组网方案,打通隧道内装备间数据交互的信息通道,并结合施工工序提出基于主从架构的多机协作方案;最后,从技术、部署和功能3个维度设计平台架构,实现调度管理、进度管理、风险预警、质量管理和装备管理5大系统功能。经过在渝昆高铁和黄黄高铁的实际应用,表明隧道智能施工协同管控技术可整合“人—机—岩”所有信息资源,实现隧道施工过程外部环境感知、数据采集存储和装备间协作管理;该技术各项功能满足施工需要,平台端施工建议参数或指令可直接下发至具备智能化功能的装备,指导各掘进装备按工序施工。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结构之间存在大量的工程接口.车站设备安装施工涉及许多系统设备,为此对一些比较容易疏忽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以减少相关设备工程施工工序间的冲突,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返工,降低工期损耗,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用一个模型分析焊轨列车应用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皇岛 -沈阳客运专线 B2 7标段情况的分析得出铺轨基地存轨场地的面积是制约焊轨列车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以预存长钢轨的数量为主要参数 ,利用焊轨列车在两个基地间工作的时间约束关系 ,建立起相应的模型 ,通过对其中其它参数的分析 ,得出应用焊轨列车所适宜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工艺分析了焊轨工序与铺轨、大型机械养路工序的关系 ,提出了设备配套的建议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本文对设备选型、施工组织的编制及新工艺的采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北京站无站台柱雨棚基础工程施工的经验 ,重点介绍在站场股道间进行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方案的比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成桩检测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京秦铁路秦皇岛车站在兼顾施工运营的条件下进行提速改造施工。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着重解决了各改造项目的施工次序及各工序间的相互配合问题。在车站改造期间确保原有列车通过能力及旅客运输正常 ,顺利地完成了车站提速改造任务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徐升桥  张华  任为东 《铁道勘察》2007,33(Z1):59-62
结合新光大桥的主桥受力特点并考虑到不同的施工工序,对新光大桥主跨钢-混组合梁桥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形成结合梁体系,再进行后浇层施工的工序对桥面系结构受力更为有利,为桥面系施工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箱梁架设施工主要工序流程.以JQ900B型架桥机在客运专线箱梁架设施工中的提梁、运梁、架梁三大工序为例,对箱梁架设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同类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堑施工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本文研究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中,如何有效地对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中的锚索试验、测量、造孔、编索、安装、注浆等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了常规施工条件下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框构。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施工为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铺设无缝线路的关键工序,碎石道床横向阻力及支撑刚度施工方法,整体道床裂纹的控制及解决方案,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及小半径曲线焊轨方案,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等施工方法,并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城市轨道施工的特点,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沈阳北站无站台柱雨棚改造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中采用施工工序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序全过程质量控制尤其适用于铁路既有站线的改造施工。  相似文献   

15.
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全工序地表沉降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暗挖工程的地表施工沉降值,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数据,也是判断施工安全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地表沉降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的各主要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给出了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大的关键工序,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并行双洞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小净距隧道是指并行双洞公路隧道间岩石厚度较小 ,一般小于 1 5倍隧道开挖断面宽度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型式。通过工程实例 ,介绍并行双洞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安排及关键工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黄静 《广西铁道》2010,(2):8-11
介绍了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北浩龙江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纵向预应力施工工序和工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明了,衔接得当,并经过精心组织和过程控制,在实现全桥顺利合拢的同时,丰富了连续梁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结合相同地层不同工序双侧壁导坑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砂卵石地层传统工序下双侧壁导坑法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实测变形数据及12号线先上后下新工序双侧壁导坑法工序条件下地表沉降实测变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序双侧壁导坑法隧道施工影响地表变形的规律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出最优工序,为后续类似工程地表变形规律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常建梅 《铁道建筑技术》2011,(Z1):148-151,181
施工设备决定了施工工艺及方法,通过选用成套专业化工装设备,制定出合理的各工序施工方法,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对以后机械化施工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客运专线移动模架法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福(州)厦(门)线客运专线铁路32m大吨位双线箱梁现场预制施工关键技术与工艺,适应该线路对桥梁施工工期的要求,设计开发了移动模架法箱梁现场预制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移动模架法不同类型间的性能差异,介绍了模架结构设计与安装、箱梁预制工艺以及模架孔位变换等各工序的工作状态、组装步骤及施工方法。移动模架法适用于软弱地基及高桥墩等困难条件下中等跨度的公路与铁路箱梁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