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浸泡的方法,将T2铜分别浸泡在乙醇和柴油中,考察了腐蚀形貌、析出物成分、腐蚀速率、溶液颜色,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乙醇对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中铜金属部件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样件的上述各参数变化率与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变化结果一致。乙醇对T2的腐蚀比柴油严重,这是由于乙醇中氧元素较易与T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进一步与乙醇中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酸,又加速了腐蚀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常温浸泡672h的过程中,研究燃油管在乙醇、生物柴油、碳酸二甲脂和0#柴油中的腐蚀溶胀性能.结果表明,油管在乙醇中浸泡后的质量变化率最小,在生物柴油和碳酸二甲脂中浸泡后外径的变化率均大于柴油.在柴油、乙醇和生物柴油浸泡后油管的硬度降低.在乙醇中浸泡后油管表面出现喷霜,且随时间增长而加剧.在3种含氧燃料中乙醇对燃油管的腐蚀性最强.相似相溶和溶剂性是造成油管质量、外径和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橡胶在不同溶液中溶胀度的差异是造成油管硬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种橡胶、金属和塑料在3种生物柴油中浸泡28天后的质量、尺寸及外观变化,并与0号柴油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对氟橡胶的溶胀性影响与0号柴油相近,但对丁腈橡胶的影响略大于0号柴油;生物柴油对铝、45号钢及3种塑料几乎没有影响;大豆油和泔水油对紫铜和黄铜有明显的腐蚀作用,而麻疯树油对铜片的腐蚀与0号柴油相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物柴油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腐蚀性,通过配制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对燃油供给系统中大量采用的铜质油管(紫铜T2和黄铜HSn70)进行模拟腐蚀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腐蚀表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了HSn70T2在腐蚀前后的质量变化、表面形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比例越高,其腐蚀性越大.生物柴油的混合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乳化柴油理化特性对金属的影响,并在常温(12℃左右)和恒温(38℃)两种条件下对柴油机上常用的4种金属(钢、铝、黄铜、紫铜)进行了不同配比的乳化柴油浸泡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和恒温下乳化柴油对45号钢和铝的腐蚀影响很小;在常温下乳化柴油对黄铜和紫铜影响较大,恒温下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乳化柴油的温度和...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生物柴油PAHs生成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利用Chemkin-Pro软件中的反射激波管模型,模拟了生物柴油对混合燃料燃烧时多环芳烃PAHs ,气相前驱物C2 H2,C3 H3,自由基O ,OH以及低温CO ,CO2生成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O ,O H自由基峰值浓度增大,更多的C2 H2,C3 H3被氧化形成稳定的CO2;另外,生物柴油甲酯基中非羰基的氧使更多的碳原子在低温阶段通过OCHO以及CH3 OCO分解转化为CO2,导致C2 H2,C3 H3生成量减小,抑制了PAHs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以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低压橡胶油管为研究对象,将油管在甲醇-生物柴油中浸泡672 h进行耐油试验,分析了油管的溶胀机理,考察了甲醇-生物柴油及十六烷值改进剂对低压油管形貌、化学结构、几何尺寸、质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浸泡672 h,油管内层有较多"喷霜",外层没有明显"喷霜",混合燃料中的甲醇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加剧了橡胶油管的老化;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油管内部的交联点已经被破坏,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在燃料中浸泡0~336 h阶段,油管的几何尺寸、质量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36~672 h阶段,油管的几何尺寸、质量增加量减少或有所降低;油管的硬度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菜籽油生物柴油化学动力学机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用仪测量了以菜籽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的酯类组成成分和比例,根据主要组分的分子式和含量,拟合得到生物柴油的分子式。确定了以丁酸甲酯和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燃料来替代生物柴油,采用“叠加法”构建得到一种新的生物柴油化学动力学机理。通过对影响主要污染物生成的基元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出新机理中需要修正的基元反应。调整指前因子修正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模拟不同扰动下CO2和C2 H4的摩尔分数,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拟合分子式为C19 H36 O2;丁酸甲酯和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燃料在分子式、分子量、黏度等方面较丁酸甲酯与实际的生物柴油更为接近,可用来替代生物柴油;在指前因子略增大的扰动下,新机理计算的CO2和C2 H4摩尔分数的平均误差均较小。  相似文献   

9.
部分国家采用从废弃食用油中制取的酯化燃料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但这种代用燃料会产生黑烟或白烟,同时还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由于生物燃料属含氧燃料,因此也担心在批量使用时会产生醛类物质等含氧有害物质。探讨了在低温下燃料析出固态物质的原因,以及生物燃料生成醛类物质的趋势,并在1台柴油机上,用3种生物燃料和柴油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各自的排放性能,同时明确脂肪酸组成对排放性能的影响。当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升高,浊点和析出点也会上升,同时浊点与析出点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油酸甲酯时,醛类排放物在400℃时开始增加,而在低温范围内其生成数量较少。相比柴油,燃用甲酯燃料时,氮氧化物的排放会有所增加,而未燃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烟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应用EEPS粒径谱仪、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仪器分析了3种不同碘值生物柴油(大豆生物柴油、棕榈生物柴油和餐废油脂生物柴油)在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产生颗粒物的微观结构和氧化特性.结果 表明:相较于柴油燃烧颗粒物,生物柴油燃烧颗粒物粒径偏小、聚集程度更高、基本碳粒子微晶碳层越发无序,起燃温度Ti、燃尽温度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