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泽英 《中外公路》2000,20(1):9-13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路交通网,每年国内对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和燃油、润滑油等的最终需求合计达到了3 840亿美元(1996年数据);它拥有7.4万km的州际高速公路,外加18 万km的NHS(国家公路系统)道路,还有605 万km以上的其他道路;美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2.3亿辆,其中乘用车占96.7%,载货汽车占3.3%;每年汽车完成1.59 万亿车公里的运输任务,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汽车交通事故是导致美国6~27岁的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公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在4万人以上,外加 340万左右的美国人受伤;每年因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都在1 500亿美元以上.文中综述了美国近10年来公路交通安全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汽车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在4万人以上,另约有340万人受伤;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在1500亿美元以上.并且,汽车交通事故还是导致美国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据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共有41 471人死于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而1999年仅1~10月就有42 830人死于车祸,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死亡占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前 ,我国汽车持有量只占全世界的 1 .9% ,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 1 5 %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 2 0 0 2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77万起 ,死亡人数1 0 .9万人。 2 0 0 3年 1至 1 0月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56 .6万起 ,死亡人数 8.56万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自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汽车行业已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公路货运与客运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却面临严峻的挑战,多年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居高不下,万车事故率和万车死亡率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交通管理水平,迫切需要从人、车、路和管理等交通环节按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加大治理力度.新版国家强制性标准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发布与实施将有助于尽快改善我国公路交通安全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状况恶化。目前,汽车交通事故已被公认为是威胁人类安全的"第一公害",而我国是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上世纪50年代汽车化进程初期,日本道路交通事故数呈直线上升状态。1959年日本全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突破1万人,此后持续增长,1970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6 765人。从那时起,日本制定了全民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总方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现下降态势,2008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降为5 155人。可以说高科技智能交通系统支撑了日本的安全出行现状。  相似文献   

7.
每年在美国侧面碰撞事故使9000人以上的汽车乘员遭受头部伤害而导致死亡,成为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称,每年超过1万人由于车辆碰撞被弹射出车外而致死,在车辆倾翻从侧面车门玻璃处被抛弹出去死亡率占1/3以上。  相似文献   

8.
彦仁 《汽车与配件》2002,(37):17-1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估计超过50万人,伤1000万人以上,由此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给上千万家庭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残疾人的增长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评价一个国家的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般用每年死亡人数和年十万辆车死亡人数(平均每年十万辆机动车的死亡人数)来衡量。图1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尼日利亚、日本、印度、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细节也决定着行车安全。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走入了千家万户,然而,“滚滚车轮,带来财富,带来方便,也带来了灾难”。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大的威胁。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大约有70万人、受伤人数约15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孙毅  张伟 《汽车运用》2009,(10):36-37
近年来,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害".有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超过5万,已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从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约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高的国家之一.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万5 204起,造成7万3 484人死亡、30万4 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其中死亡人数占全球比例的16%.究竟是哪些原因左右着我国目前亟需关注的交通安全呢?  相似文献   

12.
左雷  刘维平 《北京汽车》2004,(5):37-38,40
汽车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为2000多万辆,仅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2%,而每年有10余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约占全球每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15%—20%。在2002年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为78.5%,已经成为各种事故中  相似文献   

13.
威伯科 《商用汽车》2012,(7):108-110
数据显示,2001 2010年,欧洲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从5.4万人减少至2.9万人,下降了46%.虽然这些数字基本符合欧盟到2010年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半的宏伟目标,但是在继续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方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尤其是与商用车有关的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4.
正面对日益上升的儿童安全事故率,博泽在其产品研发中始终关注安全问题,把乘员安全视作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助力中国家庭拥有安全愉悦的出行体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儿童伤害事故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死伤的儿童人数超过1.85万,接近国内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3,是美国的2.6倍,欧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1995年死亡人数统计,轿车车祸死亡人数为30840人,其中正面碰撞(包括正前方、偏前方、斜正前方、斜前方)占62%;侧面碰撞(包括正侧面、斜侧面)占25%:尾部相撞占5%;翻车占4%;其它4%。我国199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正面碰撞占30%;侧面碰撞占21.9%;尾部相撞占9.8%;翻车占8.4%;同向、相向、刮擦占8.2%;其它21.7%。由此可见,在研究汽车碰撞事故中,对正面和侧面碰撞均应加以足够重视。 安全气囊是一种汽车乘员辅助被动式安全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16.
童恬  胡蓓  缪玛 《商用汽车》2005,(7):97-99
汽车的发明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但是,由车祸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过去的100年中,全世界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2 585万,平均每百辆车夺走1.2个人的生命。2003年全世界由车祸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 180亿美元。在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违章大约为2.59亿人次,死亡人数6万-7万人。我国不但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而且致死率也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日本车祸致死率为0.3%,美国为1.3%,而我国车祸致死率则高达27.3%。减少车祸的发生,降低车祸致死率,成为交通管理部门以及汽车制造企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自动驾驶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自动驾驶汽车将挽救美国3万人的性命。自动驾驶可以根据道路车流情况,运用大数据计算出最佳行驶路线,帮你节省时间、提高出行效率。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自动驾驶汽车将为美国出行者节省40%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徐颖   《世界汽车》2006,(8):120-121
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快速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汽车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衍生了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激增、生活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数字2002年以来全国每年报告车祸死亡人数在10万左右,车祸受伤人数为45~50万。2004年全国有7078名儿童因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我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但从这几年交通死亡人数和那几十万破碎的家庭来看,我们进入汽车社会的脚步有些悲壮, [现状] 进入汽车社会的脚步有些悲壮继2004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以来,2005年  相似文献   

20.
据世界保健机构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02年在全世界的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118万人.尽管交通事故并不仅仅是汽车事故.但是其中大多数却是与汽车相关。为了降低这种令人震惊的死亡人数,世界汽车整车公司长期以来都在致力于汽车安全技术的改进。本文介绍富士重工开发的自适应主动驾驶技术车“IVX”(Intelligent Vehicle X)并以此为基础的称为“主动驾驶支持系统”(ADA:Active Driving Ass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