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和铁路大发展进程不断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铁路“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突破。根据我国铁路专利申请和授权发展实际,对美、日、韩三国科技企业专利战略进行分析,形成符合我国企业特点的铁路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我国铁路科技进步,为中国铁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26-29日,由商务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准,在铁路总公司科信部和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届展会分为"中国铁路成就展区"、"铁路局成果展区"、"国内外企业展区"三大板块。来自  相似文献   

3.
1 现状   1.1 工务大修基地所处的历史背景   随着铁路发展的不断深入,上海铁路局正以“打造精品局,创一流企业“战略思想加快发展,力争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各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即有线升级改造、第六次大提速等铁路建设不断掀起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货运安全保持持续稳定,货运生产经营取得较好成绩,货运基础管理不断强化,贷运信息化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 "三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201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货运安全持续稳定;进一步提升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内涵挖潜提效;加强货运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加快铁路货运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当前铁路不断增加的通信需求,结合TD-LTE通信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铁路TD-LTE无线专网系统方案。在保证铁路无线网络业务安全性和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详细说明系统网络中各网元的具体功能,对此方案中的实现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不同场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满足铁路通信中的有线和无线综合业务的同时,也满足了铁路企业多样的通信需求,真正实现高速铁路通信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7月1日,为适应我国铁路"走出去"的新形势,国家铁路局邀请部分铁路科研机构及勘察设计、铁路运输、施工和装备制造企业共16家单位的专家,研究开展相关技术标准的整理翻译工作。近年来,我国加快铁路建设发展,推进铁路技术创新,铁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5月初,李克强总理访问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5月21日,国家铁路局与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座谈交流有关铁路企业积极参与境外铁路建设、加快"走出去"的工作情况,并向该公司赠送了英文版的全套普速铁路技术标准,为其承揽尼日利亚铁路项目提供中国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在尼日利亚境内承揽了拉各斯至卡诺现代化铁路项目,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奥贡州城际铁路,拉各斯蓝线轻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非洲大陆上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在这条肯尼亚人民盼望了百年的"世纪铁路"上,鞍钢供应的钢轨近5万t。这也是鞍钢钢轨继铺就"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城市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后,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实际上,蒙内铁路并非鞍钢钢轨第一次铺上非洲大陆。去年10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亚吉铁路建成通车,其钢轨95%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铁路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铁路技术装备必须现代化."引进"是以较小的代价、较短的时间实现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世界上有不少通过引进现代装备和技术实现本国铁路装备现代化的先例.本文旨在研究这些国家引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就我国铁路装备现代化这一工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屈东  王军 《西铁科技》2009,(3):F0002-F0002
2009年6月22—25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家铁路企业参展。本次展览会旨在宣传和展示中国铁路在技术创新和装备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是继“第八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后又一次大型的铁路现代化技术装备展览,  相似文献   

11.
全国正面临一个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华国锋主席为铁路题词“努力办好人民铁路,为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当好先行”指出了铁路的发展方向。铁路要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当好先行,就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铁路,才能适应拉得多,跑的快,满足客货运输不断增长的要求。铁路劳动卫生处在铁路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为铁路实现现代化做出贡献,不但是铁路劳动卫生工作者需要明确的问题,也是有关铁路现代化其他工作者应了解的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以来,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铁路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速度,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届时发达完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基本缓解.  相似文献   

13.
铁路施工企业是铁路事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铁道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建设速度的快慢、成本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那么怎样才能胜利完成历史赋予铁路施工企业的任务,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铁路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呢?办法只有两条:一是认真学习,尽快掌握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技术,使建筑施工企业立足于新技术的基础上;二是切切实实地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抓住质量管理这个关键环节,使企业的施工生产紧紧围绕“质量第一”这根轨道来运行。由此可见,广泛而又积极有效地开展QC小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1 选择课题QC小组成…  相似文献   

14.
铁通公司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的直接帮助指导下,经过2年的筹组,已于2000年12月26日挂牌成立,2001年1月1日起正式运转.这是铁路通信体制的重大改革;是盘活铁路通信资源,促进运输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铁路网运分离总体改革的重要成果.铁通公司组建后,首先要立足铁路市场,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铁路通信"服务铁路、发挥优势、扩大范围、开拓进取"的方针,加快铁路通信信息的现代化,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积极加快铁路通信网的改建升级,参与电信市场竞争,努力实现傅志寰部长提出的"抓住机遇,抢占滩头,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铁路通信改革的深化和公司化运作,将会给铁路相关部门和传统管理体制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大家十分关心通信改革对铁路信号会有什么影响,本文就此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易竖 《铁道技术监督》2010,38(12):43-45
高速铁路建设是铁路物资企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分析铁路物资企业物流体系,从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绩效评价等方面,探讨铁路物资企业物流体系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就如何抓住机会、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铁路物资企业物流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前段工作回顾2006年以来,我国铁路进入了全面实施《铁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作为生于铁路、长于铁路的铁路物资流通企业,物资总公司坚持以服务铁路为根本,在铁道部的正确领导和各路局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面对资源短缺、铁路需求量大、供应时间紧张、供应质量要求高等新形势、新任务,狠抓资源保障,确保供应质量,努力降低供应成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柴油、钢轨供应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开门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快速发展,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在全路运营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应用.铁路改革也推进铁路运营组织和管理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推动铁路运营管理效率提升。然而中国铁路运营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铁路多种经营已由运输延伸服务逐步向实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多经要不断的发展,就必须利用现代化手段,采用计算机技术,借助铁路通信网,建立起多经系统自己的经济信息网,做到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为决策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方案,从而加速企业生产、商业营销和经营节奏。 呼和局多经总公司下设150多个多经企业,经营范围大,点多面广。鉴于这一特点,呼和局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日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建所30周年之日。30年前的5月1日,铁道部下发了(79)铁人字681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在30年的历程里,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以致力中国铁路信息化发展为己任,以创建国际一流信息技术企业为目标,以创新、务实、诚信的企业精神,研发大中型信息系统,服务铁路主战场。在为铁路各行各业,特别是铁路客运信息化的发展与服务方面不断努力开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中国铁路信息化产业中具备技术、人才、装备优势和整体经营实力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0.
分析货运组织改革对铁路物流企业的影响及铁路物流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途径,提出树立发展现代物流的理念,制定铁路物流企业转型发展规划,加强铁路专用线委托管理,建立大客户铁路物流营销中心,加快装车点和物流基地建设管理,建设物流现代化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跨局合作业务和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培养等有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