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从建筑结构钢焊接接头切取的具有典型组织的小型板状试样,在77K ̄112K进行了系列温度小型穿孔试验以研究组织因素对断裂特性的影响。在母材中裂纹易在珠光体团-铁素体界面等处形成与扩展。焊缝金属中含有粗大组织时其韧脆转变温度较高,而再加热组织细化区韧脆转变温度则大大降低。焊接热影响区由于组织和形态变化而有较低的韧性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
高氮奥氏体钢低温脆断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8Cr-18Mn-0.7N奥氏体温脆断过程与断口,发现该钢断裂过程中存在沿晶断裂,退火孪晶界裂及穿 晶断裂三种断裂模式,且沿晶及退火弯晶界裂纹先于穿晶裂纹形成,在此基础上对其低温脆断机制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交变应力与平均应力迭加条件下,柱状晶体对铁镍铬金的疲劳-蠕变失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疲劳-蠕变应力迭加对合金产生交互作用,使其循环断裂寿命大大降低,具有横向柱晶界的试样受到了最强烈的交互作用。断口形貌观察揭示了沿柱晶界脆断是具有横向晶界试样的主要疲劳-蠕变断裂机理。而沿柱晶界断裂附带塑性撕裂结构以及二次裂纹形成所表示的脆-塑性断裂相混合的机理是其它取向试样的主要断裂机理,沿柱晶界分布的蠕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高速动车组用ER8C和ER8车轮服役性能,使用OBLF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等设备分别实测了新旧车轮材料的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冲击性能及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并进行了金相组织观测,综合评价分析了两种材质车轮服役性能. 结果表明:1) ER8C材质车轮比ER8材质车轮中Si含量高2.74倍,Mn含量高1.29倍,Cr+Mo+Ni总含量低45%,C含量略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5%,疲劳强度提高15%. 2) 车轮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踏面下相同深度,ER8C材质车轮中铁素体更均匀细小,晶粒度大于8.5级,ER8材质车轮铁素体粗大,晶粒度为8级. 3) ER8C材质车轮韧脆转变温度为84.30 ℃,ER8材质车轮韧脆转变温度为71.97 ℃,车轮运用工况处于两种材质的脆性区. 4) ER8C材质车轮断裂韧性比ER8材质车轮高约6%,其阻止裂纹产生的能力优于ER8材质车轮;ER8材质车轮裂纹扩展门槛值比ER8C材质高17%,其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优于ER8C材质车轮;两种材质车轮的裂纹扩展速率相当. 5) 服役过程中ER8C材质车轮踏面垂直磨耗速率略大于ER8材质车轮.   相似文献   

5.
四元Ni—Cu—Sn—P非晶态合金的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四元Ni-Cu-Sn-P非晶态合金镀层,详细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包括三种金属盐浓度,还原剂浓度,络合剂浓度,pH值以及温度对合金膜沉积速度和成分的影响,对这些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模拟动车组车内火灾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基于低马赫数三维非稳态Navier-Stokes控制方程,使用大涡(LES——LargeEddySimulation)湍流模型计算火驱动的空气流动,对动车组行李架上小型火灾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动车组行李架上小型火灾时车内烟气、温度及速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行李架上小型火灾事故时,烟雾仅在车顶部空间蔓延,只有顶部空间温度升高较为明显,既车顶部火源较小的小型火灾可以导致较高的局部高温.  相似文献   

7.
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从岩石热-弹性作用和温度扩散方程出发详细介绍了热-弹性耦合强度量化参数PTC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种常见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结果表明,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一般处于10^-3量级。同时,就提出的无量纲参数PTC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复合工艺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将性能优异的NiTi形状记忆俣金薄带经特殊处理以后,将其得符号 于易产生裂纹(或损伤)的构件内,与微机监空系统相配合,利用NiTI合金带主要特片参量进行了测试。以铝合金--NiTi合金带复合智能构件的研究对象,针对其结构特点,建立一新的应力分析方法--拟温度载荷法对控制裂纹扩展的效果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所建立的微机控系统,对NiTi合金带智能复合构件进行了主动探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大块金属玻璃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差动热分析(DSC)试验测定了Zr-106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和初始晶化温度Tx,利用X射线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该合金在Tg-Tx温度区间经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热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Tg-Tx温度区间对该合金进行热锻变形,结果表明,该合金的Tg-Tx分别为325℃和470℃,在低于晶化温度Tx以下热处理几科下不发生晶化,其厚度方向的变形量可达200%,由此得出Zr-10  相似文献   

10.
有限温度下10维超引力模型的稳定紧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圈量子与有限温度修正下的10维超引力模型紧致化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维Kalb-Ramond模型,通过导出有限温度等效势证明了不存在稳定的紧致化,但对其具有费米子凝聚的10维超引力模型,当温度函数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时,却可能达到稳定的紧致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GB6398-86,采用紧凑拉伸试样(CT),对WEL-TEN780A钢及其用L-80SN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疲劳循环载荷作用,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于母材和焊缝,焊缝金属具有最低裂纹扩展速率.焊缝金属中的针状铁素体细小且被大角度晶界所分割,疲劳裂纹扩展时要消耗更大的能量,从而降低裂纹扩展速率,成为止裂型焊缝.  相似文献   

12.
依据GB6398-86,采用紧凑拉伸试样,对WEL-TEN780A钢及其用L-80SN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疲劳循环载荷作用下,热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于母材和焊缝,焊缝金属具有最低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道轮轴间微动损伤的特点,设计了能够模拟过盈连接在旋转弯曲载荷下微动损伤问题的试样轴和试样套管.在实物车轴的特定位置切割试样,加工制作了常规疲劳试样和微动疲劳试样,并采用温差法组装微动疲劳试样的轴和套管,然后借助四点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通过单点法试验得出了该车轴钢的常规疲劳寿命(S—N)曲线和微动疲劳寿命曲线.结果表明,微动显著降低了车轴钢的疲劳极限,并且微动疲劳试样均在轴套配合的边缘断裂.  相似文献   

14.
11ntroductionTherearestilldifferentviewpointsaboutthemechanismofreheatcracking(alsocalledstress-reliefcrack)inrecentyears.Somescien-tiststhinkthatreheatcrackingismainlycausedbyprecipitationstrengtheningrainduringstress-relieftreatment.Somestressthatreheatcrackingismainlyresultedfromtheintercrystal-linesegregationofsomeharmfulelementswhichmaycauseintercrystallinebrittleness.Andmoreothersprefertoexplaintheinitiationofreheatcrackingwithcreeptheory.Thetheoryaboutcreepruptureincludesstressconcentra…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13组46个三点弯曲切口梁试件的单调和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断裂能OF的 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单调及循环加载试验中测得的混凝土断裂能几乎相等。在试验梁跨度、 高度及截面宽度不变时,随切口相对深度的增加,混凝土断裂能呈线性降低趋势。在试验梁跨 高比l/d二5~8时,混凝土断裂能随跨高比的增加而趋于降低。   相似文献   

16.
羊湖水电站压力钢管焊接质量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大里的试验,对压力钢管焊接接头的质量评定表明:在高海拔、低气压、低温 和严重缺氧的条件下,羊湖水电站采用焊接压力钢管的方案是科学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以VB for Windows为环境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弧焊工艺专家系统。本系统的核心是编制焊缝的工艺件(WPS),而在编制了每条焊缝的WPS后,可编制施工工艺指导书(WI),在此基础上,系统的COST模块可帮助对焊件的焊接施工的工时1、消耗和成本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8.
根据BS7448断裂韧度试验标准,对常用的E43厚钢板进行了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断裂韧度试验,分别测试了在20℃室温条件下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的CTOD数值,测试验结果表明: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区的CTOD特征值均大于允许值,工程结构断裂韧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拉压载荷作用下,分别开展了CuNi2Si合金微喷丸前后漏斗型圆棒试样的疲劳短裂纹复型试验;试验在预先确定的一系列载荷循环周次中断,以使用醋酸纤维膜对试样表面进行复型,进而采用逆序观察法获取了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种试样疲劳裂纹均萌生于试样表面,裂纹扩展受微观组织影响呈现曲折性增长, 整体表现出初期增长缓慢,后期裂纹长度迅速增长至试样断裂的趋势, 失稳扩展临界尺度约为750.0 μm; 微喷丸处理可以使裂纹增长模式由以晶间为主转为以穿晶为主,微喷丸前后断口形貌表现出巨大差异,相对未喷丸试样,微喷丸试样裂纹萌生位置呈现较大的晶体平面,无明显晶粒特征,裂纹源区面积较小,在疲劳过程中产生的纤维条纹数量较多,瞬断区韧窝形貌更为明显; 经微喷丸处理后,试样平均疲劳寿命提高约31.5倍,裂纹萌生和缓慢扩展阶段占比从整体疲劳寿命的60%增加至80%,可知微喷丸处理对于疲劳寿命的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短裂纹的萌生和稳定扩展阶段,而这种强化效果主要受表面有效应力、硬度、晶界数目的共同影响,但该强化效果对疲劳裂纹扩展后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自然条件相同的一组结构材料进行了等幅加载和变幅加载试验,测定了试件在各个承载阶段内的共振频谱.结果发现:被测试件从开始状态到疲劳断裂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表示疲劳状态的、特定的对应共振频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