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移动端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3G/4G无线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Wi-Fi热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中国高速铁路每天的旅客发送量高达500万人次,所以,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在高铁车站和车厢内提供Wi-Fi 热点服务,将极大地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同时,也为铁路多种经营提供了便利。本文从Rsync文件同步、数据同步方案、网络拓扑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文件如何在铁路站车Wi-Fi运营服务系统中进行同步。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铁路站场各类应用所使用的无线Wi-Fi网络接入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一种安全接入方案。依据等级保护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从终端接入认证、用户身份认证、终端安全监测等方面对铁路站场移动终端安全接入方案进行构思,设计了铁路站场无线Wi-Fi安全接入框架及移动终端安全接入流程,明确了无线接入点、无线网络控制器、Wi-Fi安全接入网关、移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的功能定位。通过安全性分析,验证了该方案可实现铁路站场接入终端安全可控、接入用户安全可信、终端安全状态持续检测和异常终端拒绝接入等功能,支持铁路各站场Wi-Fi的统一管理和运维,降低了铁路站场网络安全防护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适用于各铁路局站场无线Wi-Fi环境。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既有铁路车站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信息发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蓝牙技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在论述"蓝牙"无线网络应用和国内外车站信息发布形式基础上,介绍蓝牙技术特点,应用环境和结构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铁路货场(站)无线Wi-Fi局域网设计规范建议的制订,将对无线Wi-Fi局域网的设计和建设发挥重要的引导规范作用。介绍铁路货场(站)无线网络的使用分类、网络设计要求、覆盖技术指标、系统认证,对无线设备信号接地及防雷标准进行研究,以期为设计方案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线Wi-Fi技术应用在实践中会产生很多安全问题,如弱口令、加密等级不足等,容易被黑客通过热点进入企业内部网络,造成信息泄露、核心数据被篡改等严重后果。依据国家政策和法规、行业规范和行业监管的迫切要求,分析铁路环境下典型Wi-Fi应用的安全防护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的三大能力:信息安全感知能力、基本防护能力和网络行为管控能力,这些增强安全防护的能力是保证持续关注企业当前无线网络安全状况的基本条件。无线网络安全的一些重要措施,例如无线设备和相关数据集中管理,应能够持续捕获当前无线环境中所有的数据流量,将数据流量进行安全性分析,具备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并针对无线网络数据链路层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必要时进行反制和阻断。  相似文献   

6.
由北展股份主办的轨道交通无线网络系列大会,作为轨道交通无线网络建设及地铁高铁Wi-Fi产业发展的行业盛会,2015年9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得到行业同仁的高度重视。2016年4月26-27日,轨道交通无线网络大会将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规模预计达200人以上。重庆轨道交通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目前运营线路5条,运营里程达到202.2公里,车站120座。在建线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铁路车站BIM标准体系。借鉴房屋建筑BIM技术的思路,对铁路车站BIM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协同设计方法、交付标准进行研究,形成铁路车站BIM设计实施标准。运用研究成果对阿房宫车站进行协同设计、碰撞检查、施工图绘制、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等应用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车站BIM设计实施标准的制定规范了铁路车站BIM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铁路车站BIM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横列式重载铁路技术站咽喉区长、列车起动慢、车站发车间隔长、重载铁路点线能力失调等问题,提出了将重载铁路重载列车组装、拆卸、到发等技术作业分由不同车站进行作业,构建了重载铁路技术站重车方向“列车到达站—重载列车组装车站群—列车间隔控制站”纵列式布局,形成重、空车方向车站不对称布局的重载铁路技术站平面布置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铁路车站改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车站改造范围内的三维实景模型;利用3DGIS技术,将铁路信息化模型、车站改造设计方案、站房BIM设计模型和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集成,建立完整的铁路车站改造信息化模型系统并应用于铁路车站改造施工组织过程中,为铁路大型车站改造提供基于虚拟仿真的地理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0.
BIM 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铁路车站 BIM 标准体系。借鉴房屋建筑BIM 技术的思路,对铁路车站 BIM 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协同设计方法、交付标准进行研究,形成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运用研究成果对阿房宫车站进行了协同设计、碰撞检查、施工图绘制、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等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的制定规范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铁路车站 BIM 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BIM 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铁路车站 BIM 标准体系。借鉴房屋建筑BIM 技术的思路,对铁路车站 BIM 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协同设计方法、交付标准进行研究,形成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运用研究成果对阿房宫车站进行了协同设计、碰撞检查、施工图绘制、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等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的制定规范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铁路车站 BIM 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车站视频监控现状以及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优势,结合铁路客运车站的实际需求,提出铁路车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架构及应用场景,为智能车站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将新技术运用于智能车站的建设,全面提升铁路车站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BIM 技术在铁路车站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铁路车站 BIM 标准体系。借鉴房屋建筑BIM 技术的思路,对铁路车站 BIM 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信息模型设计标准、协同设计方法、交付标准进行研究,形成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运用研究成果对阿房宫车站进行了协同设计、碰撞检查、施工图绘制、工程量统计、施工模拟等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车站 BIM 设计实施标准的制定规范了铁路车站 BIM 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铁路车站 BIM 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铁路车站货运管理细则(车站货细)是铁路车站货运工作组织的基本规章,是铁路基层站段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车站货细编制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车站货细日常编制管理中在基础设施技术资料信息、编制内容、编制管理要求、质量评价监督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车站货细编制管理的对策,即健全货装基础设施技术资料管理应用,加大车站货细审核签发力度,明确车站货细编制管理要求,定期开展修订整治完善工作,构建车站货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车站货装人材队伍培养建设等,以有效推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建立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性,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方法:采用基于Wi-Fi探针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在车站通道中安装Wi-Fi探针收集信息数据,包括乘客设备MAC(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信号强度、距离嗅探器的距离等信息。通过java语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始处理,利用Mysql和navicat premium数据库的组合对数据进行深度清洗,验证了采用BPR美国联邦公路局函数建立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的可行性,并采用蚁群聚类算法将延误时间作为对车站通道客流预警等级划分的依据。结果及结论:总结了Wi-Fi探针客流采集原理和原始数据清洗方法,建立基于BPR函数的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实现了车站通道乘客走行时间实时估计,其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2.8%。将车站通道客流预警划分为畅通、基本畅通、拥挤、严重拥挤等4个等级,利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江苏路站的Wi-Fi探针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与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适用性及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联锁控制对铁路车站的调度指挥和列车的有序安全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保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演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出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虚拟仿真的总体框架。从铁路车站联锁功能入手,设计车站联锁控制的数据结构、功能逻辑和联锁控制仿真算法,实现了铁路车站联锁的逻辑控制及人机交互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级法,设计铁路车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层次结构。通过创建预制体并修改其组件的方式,构建铁路车站列车运行三维虚拟场景模型。结合铁路线路逻辑模型,提出了面向联锁控制的列车运行虚拟寻路算法和列车运动驱动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列车各车辆空间位置和姿态的连续计算,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下铁路列车的启动,加减速运动,定点停车、换道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在Unity引擎环境下开发了基于三维场景的铁路车站列车运行联锁控制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支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人机交互仿真,并可在铁路车站三维场景中的不同视角下,以可视化方式观察信号设备状态变化以及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通过给定的站内列车调度计划表,利用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了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仿真。仿真实例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方案在车站联锁的仿真...  相似文献   

17.
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人脸识别系统在铁路车站安检区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铁路车站人流密度大、治安难度大、安检时间短和光线环境复杂等较为特殊的行业应用特点,提出一种应用于铁路车站的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并在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试点应用.铁路车站安检人脸识别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人脸采集率高和比对识别速度快等特点,在提高人脸识别正识率的同时,降低了误识率和漏识率.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明确规范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的技术要求,2022年12月3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Q/CR 931—2022)。该技术条件基于2015年6月24日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文件》(TB/T 3027—2015)进行编制。TB/T 3027—2015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以及非国家铁路线路,规定内容更具有原则性,国家铁路在应用中有一些细化要求,这些要求在Q/CR 931—2022标准中做了具体体现。通过重点解析Q/CR 931—2022标准新增条款、细化明确的条款以及补充完善的条款,清晰区分两个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有助于行业内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Q/CR931—2022)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单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在铁路中小车站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铁路中小车站污水处理的特点,提出多项工程应用技术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单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比较好地适应了铁路中小车站污水处理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无线网络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技术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融合定位的安卓APP (应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别对单一定位方式以及基于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地磁场定位和Wi-Fi定位的融合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安卓移动终端实现了一种以数据加权方式进行的Wi-Fi和地磁场融合定位系统,通过对采样点数、采样距离、热点数量、最小分辨距离等数据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融合定位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