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07年5月14日,三峡船闸通过三峡工程验收组验收,完建期正式结束。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提高将对长江航运产生直接影响。一、三峡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状况  相似文献   

2.
《西部交通科技》2012,(1):I0006-I0007
右江鱼梁航运枢纽千吨级船闸试通航 2011年12月28日中午,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鱼梁航运枢纽船闸试通航成功,干吨级船队将畅行右江。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02,(11):1-1
本月中国有两件大事举世瞩目,11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11月8日中共16大在北京召开。这两件事都将有力地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关于中共16大,各种媒体都有大量的重头报道,其意义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关于三峡工程截流,这里要多说几句,因为它将对长江上游的交通运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截流前的11月1日起,三峡的航运已开始走公路“翻坝”中转了。这次截流后到明年4月,经过三峡工程的部分航船将走临时船闸过坝,而临时船闸只能“临时”满足一下航运的基本需求,大部分航运将不得不“弃水走陆”,从明年的4月10日到6月15日,因水库蓄…  相似文献   

4.
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消息,截至6月18日,三峡船闸已安全稳定运行18年,累计通过货物逾16亿吨.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水位落差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船闸.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点、国之重器,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18日运行以来,一直安全稳定畅通.截至6月17日,三峡船闸已安全运行172674闸次,通过91.24万艘次船舶、16.04亿吨货物、1222.86万人次旅客,成为服务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流通道,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的发挥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11929.2亿吨     
<正>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2015年工作会暨四届一次职代会上消息,去年三峡通航安全保持"双零",安全形势创历史最优,三峡船闸共安全运行10794闸次,通过量11929.2万吨(含客船折合运量1031.2万吨);葛洲坝三座船闸共运行18619闸次,通过量11772.5万吨,同比均大增长,创历史新高,枢纽航运效益进一步安全高效发挥。据了解,去年三峡辖区水上零沉船、连续4年零人员死亡,无发生船舶漂流撞坝事故、污染事故,客渡船17年安全渡运无事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6.
经过10年的建设,我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工程近来捷报频传:库区蓄水达到预期的135米水位,大坝船闸试通航成功,三峡电站开始发电,年内就可发电55亿度,三峡工程自此进入投资回报期。三峡工程不仅带活了万里长江,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建设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强劲发展动力。凭着长江水系的广阔腹地和丰富资源的强大支撑,上海港如虎添翼,在东北亚诸港的竞争中优势更加明显,建设的步伐和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10年形成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更加没有悬念了。万吨船队直通重庆上海港货源将大增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新资讯     
《西部交通科技》2013,(4):I0007-I0007
世界最大内河游轮三峡首航4月10日,世界最大载客量内河游轮"总统七号"从重庆出发,载着460位游客驶往湖北宜昌,经过三天两夜的航行,完成了它在长江三峡国际全国首个船闸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成立近日  相似文献   

8.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船闸投入试运行后成为长江航运新的咽喉,其运行条件和通过能力决定了长江中上游航运的通畅,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目前三峡船闸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价,并结合未来几年过坝运量的预测分析得出,三峡船闸围堰发电期实际通过能力不能满足长江航运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三峡坝区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9.
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总体设计方案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的建设规模及工程特点,提出了合理的船闸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方案的设计原则、平面布置及施工组织情况,为今后类似航运枢纽复线船闸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正态1∶100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分析平陆运河青年船闸工程设置隔离墩、隔流墙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作用,从而优化青年枢纽船闸布置方案。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及船闸平面布置制约,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一在船闸上、下游最大通航流量为1 000 m3/s时,日径流保证率为99.64%;基于平面布置方案一优化后的方案二,上游最大通航流量也为1 000 m3/s,其下游最大通航流量则提高到1 200 m3/s,日径流保证率升高至99.76%。  相似文献   

11.
魏皛  宋根才  蒋峰 《西部交通科技》2012,(8):144-146,152
文章以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枢纽工程的船闸总体布置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船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菁 《综合运输》2005,(8):85-89
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在郑和下西洋600年后的今天,国内最大的内河航运集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响应国家建设航运强国的号召,弘扬郑和精神,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长江航运全面建成世界内河航运第一的宏伟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长江航运的作用?如何采取措施实现世界内河航运第一的发展目标?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经理刘锡汉先生。关注长江:重视和开发黄金水道记者:近两年,国家提出要高度重视水运,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大力…  相似文献   

13.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降低内河船舶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解决广西内河运输瓶颈的一个关键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2013年,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主体进入攻坚阶段,主体工程已全面进入建设高潮,预示着该工程为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力争2014年底实现通航"的总体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黄强 《综合运输》2005,(2):19-20
一、长江航运体制改革20年来的基本经验2004年是长江航运体制改革20周年,回顾和总结体制改革20年来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快长江航运发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十分重要。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及体制改革的需要,果断决策,实施长江航运体制改革,分别成立了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港航分管、港口双重管理和“有水大家行船”政策,到2002年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实现了政企分开。之后,长航公安离企归政,建立并逐步理顺三峡通航统一管理体制,水监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航道疏养分开逐步实施,政事、政企、事…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交通科技》2013,(4):I0002-I0003
西江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解决广西内河运输瓶颈的一个关键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2013年,长洲三线四线船闸主体进入攻坚阶段,主体工程已全面进入建设高潮,预示着该工程为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力争2014年底实现通航”的总体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从长江考察归来,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江水资源管理长期处于水利、水电、航务“三龙治水”的境地。由于防洪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水利部门倍受重视,事业发展往往会得到充分的资金保证。水电开发有很好的投资回报,尤其是在电荒时期,三峡水电站已经建成的8台发电机组、560万千瓦装机容量,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三峡开发总公司在长江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长江航运却处在弱势地位: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江航运得服从防洪和发电的大局;而在长江流域的综合运输体系中,由于航运在速度上的天然劣势,航运又竞争不过铁路和公路,这必然造成长江航运发展缓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11,(9):95-95
运行30年的葛洲坝主力船闸一号船闸10日迎来了通航后的首次大规模停航“换脑”。船闸管理部门将对船闸集中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葛洲坝三座“老”船闸有望就此实现集中、统一的“新调度”管理。据了解,停航改造于8月10日至29日进行。通航部门在一号船闸停航的20天内将进行新系统接入与调试,以及大量有水及无水联凋,以保证新设备新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绿色航运"本质上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内涵的航运模式,离不开长江航运通信专网的强力支撑。"三峡无小事"!长江干线三峡宜昌区段信息基础网络建设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关键。即:网络融合,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高效复用;需求驱动,适度超前。也就是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充分体现"绿色航运"发展要求,充分整合利用各种基础资源,着力打造全面覆盖宜昌三峡区域的相对统一完整、船岸一体、高速畅通、安全可控的基础信息通信网络,形成稳定可靠的大三峡区域基础网络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与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研究提出了推进过闸船舶船型标准化、提高过闸船舶装载率等主要措施以及新建三峡三线船闸、完善翻坝基础设施等工程手段,以期提高三峡枢纽综合通过能力,促进三峡枢纽航运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