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对外贸易的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因此,外贸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海运市场的兴衰。本文仅就我国对外贸易近期的形势,对我国海运市场影响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拙见,以求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我国对外贸易近况及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实体,据最新资料表  相似文献   

2.
正打赢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不仅对我国医疗系统是一次"大考",也给我国应急运输系统带来重大挑战。尤其是正值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物流运力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物流业如何在救援物资的收派、运输、仓储等各环节迅速响应应急物流要求?请看—  相似文献   

3.
海军 《综合运输》2007,(5):9-11
<正>建立军民一体化物流体系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不但可以调整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物流保障体系,优化配置军内外物流资源,更重要的是其在平时能够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时为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乃至夺取战争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农村物流的低覆盖率、不完善体系等薄弱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对于支撑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物流从业者而言,在国内城市快递市场进入存量竞争的当下,电商渠道的下沉使得农村市场显得愈发重要。从国家邮政局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03,(12):36-37
<正> 大连北良有限公司是以港口中转、铁路运输、粮油仓储、转口贸易、临港加工产业等多业并举的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北良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粮油外贸港口,主营港口中转物流(含散粮和杂货中转装卸、中转仓储、铁路运输等)、国家储备粮和储备库管理、北良园区开发、转口贸易及出口加工等业务。北良园区自2002年6月以来,已有9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有的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董建军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举办的论坛上说,"未来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旺盛."他表示,2005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比2004年增长约30%,其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仍将以年均约7.5%的速度增长,物流总量将从2005年的48万亿元达到2010年的约90万亿元,届时我国的物流市场规模将比肩世界第二大物流市场的日本.  相似文献   

7.
高起点的定位 记者:最近物流市场普遍出现官方热,市场不热的现象,您觉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整合资源是物流的内涵所决定,整合优化是物流管理永恒的主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在物流资源的利用率、物流服务的集成度、物流产业的集中度、物流产业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整合的必要性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物流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闫林彤 《综合运输》2023,(4):132-135
保税物流在我国实施开放战略,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稳外贸及供应链安全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构建的综合保税区是面向全球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而配套的保税物流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展高科技产业运营成本,为此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发展保税物流前景良好,希望各级管理部门多关心支持保税物流的发展,从事保税物流业务的企业要有信心发展保税物流,助力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为吸引更多的外资将产业布局在中国,为稳外贸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资源整合发展物流营销的基本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波  王咏源 《综合运输》2005,(3):42-44,47
营销是现代企业在一定技术平台支撑基础上的管理重心。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营销战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是许多类型的企业一个重要共识和利用的工具。物流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的效果,它既是企业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寻求利润增长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正> 外贸运输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是我国外贸运输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的外贸运输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的企业,由原来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一家发展到现在的640余家;从事国际航运的企业,由原来的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一家发展到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依托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我国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三角港口经济总体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令人欣喜。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外贸新政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生产指标较2006年增势趋缓,增速小幅回落。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对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港口在服务功能、服务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平,由单一装卸仓储功能向物流、商贸、信息、金融等功能拓展,提升质量效益和服务水平。为推进我国港口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指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在我国物流市场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金 《综合运输》2004,(11):33-35
跨国物流企业在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均优于国内企业,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的逐步放开,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如马士基、联邦快递、敦豪等已经进入我国,对国内企业提出挑战。厉以宁提出物流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应对外资企业的挑战,如何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其次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学习外资企业的经验,在境外开拓市场。目前我国即将完全开放物流领域,并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结合我国政策,研究跨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的市场规律,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意义我国沿海港口是水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城市经济中心各种经济资源聚集和释放作用的重要条件,具有发展成为现代物流园区的潜在良好基础。确立港口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明确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重点,拓展港口的各项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传统的港口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在港口聚集众多的物流企业群,把港口区域建设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运输、通关、保税、加工、整理和信息服务功能,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有序运作,达到对物流活动进行集中控制,组织协调,平稳衔接的现代物流园区,是形成我国  相似文献   

16.
<正>港口是各种运输方式转移的交接点,是货 物的集散地,1999年全国主要港口吞吐量达 10.4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为3.8亿吨。我国 已有120多个港口停靠外贸国际航线的船舶。 全国港口承担了我国外贸货物90%以上的装 卸量,也就是说9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要 通过港口,199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3600亿 美元,平均每万元外贸额约有11吨外贸货物通 过港口进出口。显然港口的有序运作和发展,不 仅关系到交通运输事业的兴旺发达,而且对国 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具有重大影 响。尤其是对港口城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在物流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已有不少地方将物流枢纽网络建设纳入战略部署。在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等多重利好之下,我国智能物流骨干网有望加速成型。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公路运输市场,但物  相似文献   

18.
日前,"长赐"号巨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航道拥堵,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苏伊士运河"堵船"对中国外贸影响几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4月1日表示,总体上看,此次事件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突发的、短期的、局部的. 高峰在当天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苏伊士运河是中国与欧洲等地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商务部密切关注此次事件进展,第一时间联系了有关商协会和企业了解情况.从各方反馈情况看,此次苏伊士运河堵塞影响了我国部分企业的交货、收货,相关航线运价出现了一定波动.但总体看,此次事件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突发的、短期的、局部的.目前,苏伊士运河通航有序进行,我国与欧洲等地区的航线正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机遇,智慧物流正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未来智慧物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且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的物流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换,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并焕发出新的生  相似文献   

20.
建设物流基地,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物流基地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随着传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发展转变,国家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促进物流基地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基地。然而,对于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我们还缺乏经验,尚未有完善、有效的做法可以借鉴。本文分析研究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物流基地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我国的物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