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改革推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长期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一目标既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先进性,又体现了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既体现了以优化经济、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又体现了时代特点的先进技术和经济物流的理念。“十五”计划的实施已过去了两个年头,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业“十五”期间的两大任务——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五”计划中的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2.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交通运输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上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在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盘点2005,《综合运输》编辑部综合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评选出2005年我国交通运输十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承前启后:全面推进我国综合交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阴荏苒,岁岁年年。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05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6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向《综合运输》杂志的广大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全国交通运输战线的广火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正是由于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过去的2005年以及整个“十五”计划的五年间,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历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显著、变化最深刻的时期,无论是在交通设施总量、还是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提出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针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阶段的分析,确定了“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为“一个体系、三个重点、五大系统、二个方向”。即通过深化改革,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综合运输能力继续增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大城市和市郊旅客运输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物资运输系统和特种货…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过去十五年里进入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这相当于每年增长一个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届时将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说。  相似文献   

6.
“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已经时间过半,计划实施情况如何,倍受各界关注。本期发表的“‘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中期评估”第一次对该计划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我们注意到文中指出,我国“民航、港口的改革已经取得重大、实质性的进展,但铁路的改革明显落后”,这个评论无疑是客观的。铁路这个昔日交通运输界的“老大哥”,多年来一直受到公路和航空的两面夹击。在中短途运输上公路已经胜出,在长途运输上航空的速度也让铁路望尘莫及。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老大哥”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不料最近又杀出一个“磁浮列车”来。已经建成的上海示范线…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11,(8):94-95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计划由七类计划组成,包括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交通运输建设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运输战略与规划研究室研究人员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企业及国外机构委托的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该研究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形势跟踪分析,综合交通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交通发展规划,运输需求预测技术与方法,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论证与咨询,运输市场分析,物流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运输企业发展战略咨询等。近几年主要科研成果1、 交通运输形势跟踪分析2、 我国“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计划研究3、 西部开发综合交通发…  相似文献   

9.
王庆云,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港口工程专业。1982年2月至今一直在国家计委从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等工作。曾任国家计委交通局交通处工程师、国家计委工业综合司综合处副处长、国家计委交通司综合处处长、国家计委交能司综合交通发展处处长、交能司副司长等职务,现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曾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进修。曾参与和组织我国交通运输“六五”、“七五”计划的编制,负责起草“八五”、“九五”和“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曾发表《我国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框架》、《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物流》、《现代物流与评价》、《交通规划基本原理及应用》、《世贸规则与我国运输业及投融资政策》等20余篇论文。多年来一直是北方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兼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交通运输业能源节约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化解运输供需矛盾,“十五”期间交通部门纷纷出台跨越式发展方针,运输供给能力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耗能飞速增长,交通运输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同能源供给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成为“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开辟出一条节能的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突破交通运输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30日,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京开幕。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二五”开局之年交通运输工作成就和经验教训,并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在会上对过去一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关于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情况,李部长在报告中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部署。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完成“十五”计划各项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已经过去的10多个月中,我国经济已充分显示出发展速度快、运行状态稳、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虽然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涨等问题比较突出,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我国城市交通由此确立“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五年过去了,“公交优先”目前发展得到底怎么样?“公交优先”战略下一步将何去何从?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即将过去,这意味着本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要落下帷幕。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人均GDP超过1万元,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十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对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型模式,以2004年为例,当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1%,但石油消耗量却占世界消耗总量的7.4%,原煤占3…  相似文献   

15.
一、上半年我国运输形式的特点与问题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门面对我国经济延续去年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交通派生出旺盛的运输需求,承担着繁重的客货运输任务,在克服运能不足的突出矛盾,积极挖潜扩能,保障了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以及粮食、棉花、化肥、外贸等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撑。上半年全国运输生产形势完成较好,在圆满完成“春运”、“两会”、“黄金周”等重点旅客运输的同时,货物运输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主要运输指…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三年,也是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年度。党的十六大已在2002年11月上旬胜利召开,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已经产生并开展领导工作;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在2003年3月召开,新一届的政府即将诞生。因此,2003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2003年我国经济走势预期继续看好,存在着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众多因素,首先新一届党政领导将继承既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有力地拉动投资、生产、消费等方面的增长;其次,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加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交通运输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发展一直牵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增长同运输的改善直接相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交通运输的短缺,许多工矿企业“以运定产”,煤炭运不出,产品运不进,铁路四处救急,港口压船压货,交通运输这一“瓶颈”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消除交通运输严重的“瓶颈”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加投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推进了交通运输的改革与发展,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落后被…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科技发展的基础。但业内有专家认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尚处于基础阶段,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科技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现代交通运输作为独立领域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智能交通在现代交通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正>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的一年,是制定“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实现90年代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为此,党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1995年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交通运输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振奋精神,再接再励,在新的一年里为加快交通运输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3月21日,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3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着重强调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意义,部已开展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前很多人质疑“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将大幅放缓,无论铁路、公路和民航,主要原因是“囊中羞涩”。而此次出台的“规划”,也着重强调了合理布局、讲求效益、优化结构和多元投入,与“十一五”交通运输建设增长幅度亦有明显下降,似乎让外界的质疑变成了现实。但“规划”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是“适度超前”,这与“十一五”是~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更加突出了重点,可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人质疑高速公路是否已经够用,不用再大规模建设,还有人对铁道部“十二五”时期能否划入交通运输部表现出极大兴趣,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也对此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