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输经理世界》2010,(21):67-67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始建于1939年11月,其前身为天津张贵庄机场。天津是中国最早兴办民航运输的城市之一,195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从这里起飞。机场同时担负起新中国专业飞行和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被誉为"新中国民航的摇篮"。1974年,天津机场被确定为首都机场的备降机场和分流机场。2002年12月,天津机场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
筱林 《综合运输》2006,(6):22-25,29
我国民航在发展中已初步形成了三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枢纽机场)六中(沈阳、西安、武汉、成都、乌鲁木齐、昆明6个区域枢纽机场)的框架格局。我国加入WTO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搞好三大枢纽机场的建设,支持我国航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我国民航机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2020年是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加快实现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的目标年.实现民航强国是中国民航人的梦想和初心,自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强国目标以来,中国民航一直朝着这一战略目标努力前行.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07,(7):90-90
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表示,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总体战略目标是:为了适应中国民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满足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保证航空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过全面建设高适应性的、大容量的、系统结构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空管技术和设备体系,实现我国空管技术和设施装备的全面跨越式发展,为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醒舆 《综合运输》2003,(1):20-23
近几年来,由于首都机场的航空运输业务增长迅速,机场的主要设施面临近期内将达到容量饱和的压力。北京市作为2008年第28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机场是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重要航空运输基础设施,也是向全世界展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精神风貌的窗口。为满足首都机场2008-2010年预计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的航空运输需求,确保2008年奥运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首都机场需要扩建增容。一、现有的容量不适应流量的发展首都机场于1959年3月建成使用,现有长度分别为3800和3200米的南北向的2条平行跑道和面积分别为26.8万(未含…  相似文献   

6.
筱林 《综合运输》2006,(12):29-32
“十一五”时期以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航已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要在安全保障有力、结构趋于优化和服务较大改进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贷邮运输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通用航空年均增长10%以上,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中国民航业面临油价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复杂的发展环境。时值岁末,本文将通过分析2006年民航发展若干关键词,来回顾本年度中国民航发展近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以前,中国民航专项用于建设空管、机场等民航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对航空公司收取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和对旅客收取的机场建设费(统称“民航专项基金”)。该方式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促进了民航的发展。但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方式已不能适应国家、航空运输企业、旅客/货主等各方面要求,需要进行完善。一、改革的必要性民航体制改革后,政府将承担民航安全管理、空中交通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各职能的发挥均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民航专项基金征收办法,可以保证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民…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航空运输发展的大背景下,机场作为航空运输枢纽企业,正处于重要的机遇期,亟需提高服务质量。现有的信息服务能满足机场运行管理的基本需求,但从打造互联网智慧机场的目标来看,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因此,本文提出了面向旅客的机场智能服务技术的概念,介绍目前国内外智能服务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机场当前实际情况,对智能服务技术在机场信息化发展、旅客自助服务、智慧机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增强服务品质、创新营收渠道,助力首都机场枢纽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3月2日,是首都机场50岁的生日。最大的生日贺礼莫过于T3航站楼。有人说,机场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窗口。那么作为机场最重要的功能建筑的航站楼,也可以说是机场的一个窗口,是记录机场发展历史的缩影。50年前,首都机场只是一个1万平米左右的航站楼、一条跑道;50年后,首都机场成为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航空枢纽港。首都机场新、旧航站楼的更新,记录着首都机场50年来发展和变迁的历程,也是中国民航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个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民航运输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申办奥运会的成功,民航运输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应该如何应对并在竞争中求得持续发展?我们的战略是:抓住奥运契机,将天津机场作为首都第二机场,与首都机场联合发展,最终实现京津航空一体化。2001年10月,国家建设部主持审定了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实施区域内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大北京”规划蓝图。明确提…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外发展格局变化、产业面临转段升级是中国民航“十四五”时期必须应对的挑战,以实现由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转变。本文基于对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发展环境变化的研判,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增强民航抗风险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人民美好出行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航机场建设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航空运输和机场建设的发展1、航空运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89-2001年,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6%和15.3%。运输总周转量的增长率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1.87倍,是同期世界民航平均增长率的3.78倍。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1989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01年的第6位。到2001年底,全行业航线总数达到1185条,航线里程155.4万公里(不重复距离),均为1989…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主席在最近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这对刚刚被国务院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计划无疑起到了方向性的推动作用,使民航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在这次被公众认为具有彻底性的改革中,中国民航将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比较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促进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良性生长,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造就数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民航改革向市场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民航为什么要改革?中国民…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北京外国人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你千万不要抢答是天安门和王府井或者故宫和CBD,正确答案应该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的确,现在的首都机场已经成为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日旅客吞吐量超过北京西客站、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的总和,旅客吞吐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被胡锦涛总书记称为"中国第一国门"。就拿奥运会期间来说,首都机场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人,提供了安全、顺畅、便捷、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面对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涉面最广,要求最高,流程最复杂的保障任务,首都机场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奋力拼搏、敢于胜利,以"零事件、零事故、零投诉"的最佳战绩,践行了中国民航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2010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司长张光辉正式调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履新之后忙碌异常的张总,接受了《交通建设与管理》专访。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10,(2):95-95
1月25日,民航局出台《关于促进西藏民航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提高服务能力、保障能力、通达能力、飞行能力、发展能力和加强队伍建设6个方面采取18项措施,集中全行业力量,促进西藏民航事业的发展。6个方面意见包括:一是完善机场布局,提高服务能力。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结合西藏实际和民航“十二五”规划,在完成地、市机场布局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重点县域小型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的布局规划,逐步扩大民航的服务范围,使绝大多数西藏人民能够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机场作为国内首个航空大众化试点,在201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旅客吞吐量从132万人次跃升到264万人次,整整翻了一番。这一成功是航空大众化战略的经典战役,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大众化战略是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步走向小康的时候,工作、生活和休闲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对航空运输出行方式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同时,航空运输也逐步走出贵族化的围墙,转型面向普罗大众。更多的人乘坐飞机,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7.
于法滨 《综合运输》1999,(11):1-3,22
<正> 一、1998年民航企业基本情况 民航局所属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航空运输企业,共9家,为骨干企业;二是机场企业,共105家,其中,民航局直属2家(首都和白云机场),华北等六大地区管理局所属103家;三是其它企业,共9家,主要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服务而设立的公司,如油料公司、航材公司、航空结算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等。 据1998年决算资料,现民航企业资产总额1954亿元,负债总额1406亿元,资产负债率71.95%;职工人数13万人。其中,航空公司资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06,(11):92-92
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在珠海航展期间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指出,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机遇,2002年中国民航总局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战略目标,2005年又提出了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宏伟构想。带有前瞻性地综合改进和发展机场设施,建立新型的高效、透明、多层次、非干扰式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充分应用新科技,改变空中管理的理念,建立一个适应能力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西部交通科技》2011,(4):I0003-I0004
2011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贵阳举行的全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发布。《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民航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目标,提出了民航“十二五”期间提高持续安全水平、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五大任务,并强调了促进民航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规划保障措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毅 《综合运输》2009,(6):22-25
<正>我国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在这种形势下,加快西部地区航空运输发展,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机场作为民航运输系统中的一个产业方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