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mg·L-1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20mg·L-1的50mL水样,当温度为25℃,采用粒径为1.0-1.6mm新疆核桃壳1.0 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18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3%.吸附后的水中C...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油菜秸秆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及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受pH、时间、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pH是影响其吸附性能的重要因子.溶液中Cr(VI)的去除率随溶液pH值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为2.0时达到最大98.87%.油菜秸秆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等温方程拟合较好,20℃、25℃、30℃和35℃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6、6.62、7.49和8.59mg/g.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油菜秸秆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吸热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
CaO2是一种活性氧源,能氧化降解有机物,絮凝能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吸附架桥电中和的作用,实验采用CaO2氧化/絮凝协同作用对印染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COD为2200 mg·L-1、温度为20℃、过氧化钙的含量为20 g·L-1、pH=6.5、反应时间为40 min时,过氧化钙氧化后废水COD的去除率为71%,经过氧化钙氧化后,加入0.7 g·L-1的PAC快速搅拌絮凝3 min,静置30 min,其COD去除率达77%;当加入0.7 g·L-1的PAC和8 mg·L-1的PAM混合快速搅拌絮凝3 min,静置30 min后,COD的去除率达到81%。对实验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各股废水水质特点,先采用气浮工艺和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工艺分别预处理甲苯和真空泵废水,预处理后的两股废水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物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高甲苯废水、真空泵废水及其他废水进水水质分别为COD:3 500,3 210 mg·L-1和424 mg·L-1;SS:250,280 mg·L-1和278 mg·L-1;NH3-N:0,0,2.72 mg·L-1;TP:0,0,0.34 mg·L-1;甲苯:288,0 mg·L-1和0.53 mg·L-1;乙酸:2 600,13.6 mg·L-1和32.5 mg·L-1的条件下,综合废水最终出水COD、SS、NH3-N、TP、甲苯、和乙酸分别为209,236,1,0.14,0.07 mg·L-1和2 mg·L-1,出水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化工园区内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此工程的实施可为化工园区的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连华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牛奶生产能力为18·25×104t/a,该企业一期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于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以及水处理车间反冲洗废水和员工表1实际进水水质项目CODC rmg/LBOD5mg/LSSmg/LpH原水3 500 1 000 400 5~11二级标准100 30 70 6~91生活污水等.处理出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工程设计规模为500 m3/d,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1工艺流程的选择由表1可知,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BOD5/CODCr=0·29,可生化性较差.针对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的特…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为改性剂、钠基膨润土(SMB)为原料,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复合有机改性膨润土,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发现CTAB和DDTC插层于膨润土的片层结构表面,不同配比的复合改性剂对膨润土的改性效果存在差异.通过改性前和不同配比改性下吸附剂对含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对比表明:改性后膨润土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改性前.改性剂DDTC/CTAB的摩尔比为2∶1时的改性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好,对该配比下的吸附时间、用量以及吸附等温方程的研究发现,处理含90mg·L-1的苯酚废水时,吸附时间为0.5h,复合有机吸附剂用量为26.4g·L-1,吸附效果最好,且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7).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使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考察硫酸亚铁用量、pH值、H2O2用量、超声波的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含铬废水铬去除率以及铁氧体磁性的影响,设计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亚铁用量的增加,Cr6 的去除率增大,最佳pH为9.0,当Fe2 :Cr6 =6∶1(mol∶mol)、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分别是30 min和50 W/cm2时,去除率高达到99.9%以上,H2O2用量为1.0~2.0 mL,铁氧体的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9.
在对两类废水水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较低浓度的油漆废水和高浓度的探伤废水综合处理的工艺方案,采用混凝-厌氧-好氧-二次混凝-活性吸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双酚A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和模拟废水处理同时进行的方法,即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膨润土直接混合,协同处理模拟双酚A废水。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CPC投加量、反应时间、p H值等因素对双酚A去除率的影响;采用等温吸附和动力学方程分析协同吸附过程。实验表明:CPC的加入提高了膨润土对双酚A的吸附量,当CPC投加量为600 mg/L时,膨润土对双酚A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8.3 mg/g;协同作用使膨润土吸附双酚A的平衡时间变短,吸附速率提高,10 min基本达到平衡吸附;协同作用随p H值的升高而加强,碱性条件有利于双酚A的吸附。研究表明:CPC和膨润土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双酚A的吸附量,而且避免有机膨润土制备过程,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铁炭微电解一双氧水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色度为1000倍,COD为40mg·L^-1的次甲基蓝模拟废水,在铁炭比1.5:1、反应时间1h、pH值2.0的条件下处理,色度去除率达到94.7%,COD增长到734.4mg·L^-1.双氧水与Fe^2+摩尔比10:1,pH值2~5,反应50min的条件下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3.1%,色度去除率达到62.5%。经两步处理后,色度降低为3倍,COD为51.2mg·L^-1。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阳离子化β-糊精(β-糊精-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BCD),并用之改性沸石得到阳离子化糊精改性的沸石(cationic β-cyclodextrin modified zeolite,CBCDMZ).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CBCD制备条件对所得CBCDMZ吸附对硝基酚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详细研究了CBCD制备中各个主要因素对CBCDMZ吸附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β-糊精(BCD)的浓度、NaOH的浓度和ETMAC/BCD摩尔比对CBCD制备起主要作用. 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CBCD制备的最佳条件是BCD浓度为15%、NaOH(0.1 mL)浓度为10 mol·L-1、ETMAC/BCD=7、反应温度70 ℃制备的CBCDMZ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电絮凝-气浮法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板作为电极板,NaCl为电解质,用电絮凝-气浮法进行铬黑T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极板间距、电解时间、电解质的浓度、电流密度和pH值等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率和单位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极板间距为2.5cm,NaCl浓度为1.00g·L^-1,电流密度为5mA·cm^-2,pH为5.5的条件下,经过10min的电解,模拟染料废水的色度由1000倍降低为20倍,脱色率达98%,单位能耗为2.76kWh·kg^-1。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沸石对磷的去除能力,对天然沸石进行了氯化铁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比较了改性前后沸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接触时间、磷初始浓度、沸石投加量、pH值和接触温度等因素对氯化铁改性沸石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探讨了改性沸石的除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改性后沸石除磷能力有很大程度提高,对50mg·L-1的模拟废水磷去除率可达97.33%;改性沸石吸附除磷的最佳pH值为8;氯化铁改性沸石对水中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满足Pseudo second-order模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磷的吸附是熵增的吸热吸附过程;改性沸石对磷的吸附平衡数据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5.
以某制药厂生化车间超滤透出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不同絮凝剂(三氯化铁、氧化钙、聚合氯化铝及氢氧化钙)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并重点对氢氧化钙与聚合氯化铝三级混凝除磷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a(OH)2与PAC复配三级混凝除磷的最佳投药量为在pH为9时,一级混凝沉淀除磷Ca(OH)2最佳投加量为1.66 g.L-1;在pH为9时,二级混凝沉淀除磷Ca(OH)2最佳投加量为0.2 g.L-1;在pH为7时,三级混凝沉淀除磷PAC最佳投加量为180 mg.L-1,最终出水总磷浓度为0.25 mg.L-1左右,总磷去除率达到99.94%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一体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一体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3 h,溶解氧2 mg*L-1,每天排泥2 L,污泥体积指数为60时,对生活污水中CODCr和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反应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配制的模拟高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设计一种膜分离单级自养脱氮反应器,考察了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在无外加有机碳源,反应器进水氨氮浓度150 mg/L,温度(30±1)℃,溶解氧0.6~1.0mg/L,水力停留时间24 h的条件下,系统对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及81%,显示出该反应器对高氨氮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改曝气条件并通过对悬浮活性污泥体系与生物膜体系的对比,获得最优化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ZrO2-La2O3催化合成环己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纳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烯,探讨了SO2-4/ZrO2-La2O3对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La3 离子浓度、硫酸浓度、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环己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4/ZrO2-La2O3是催化环己醇脱水生成环己烯的良好催化剂,在La3 离子浓度为0.09 mol·L-1,硫酸浓度1.0 mol·L-1,焙烧温度为500 ℃、焙烧时间3 hr,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180 ℃,反应时间为60 min,收率达80.66%.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镁对废水中镉(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氧化镁对含镉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镉(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可达99%以上.氢氧化镁吸附镉(Ⅱ)离子的最初速率与浓度成一级反应,在镉(Ⅱ)离子浓度低于80mg/L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rnuir模式,饱和吸附量为26.02mg/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了二氧化锰纳米线催化剂,利用XRD、SEM、TEM和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将制备的二氧化锰用于处理甲基橙模拟的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甲基橙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0℃下,当pH =1.71、OMS-2投加量为5 mg、甲基橙初始浓度为20 mg/L、100 mL;反应时间为110 min时,脱色率可达98.87% OMS-2处理甲基橙溶液,最高脱色率可达98.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