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述了平面上各独立测量值的随机误差对“最小条件”平面度误差间接评定产生误差的关系式,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铁路轨道几何参数捷联惯性测量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精度铁路轨道几何参数的测量基准,针对传统陀螺稳定平台的不足,研究了基于捷联惯性技术的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基准的建立方法.通过分析轨道超高的基本测量原理,指出高精度姿态矩阵的解算是基于捷联惯性技术建立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基准的关键.为此,根据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列车运动姿态、位置和速度微分方程;采用基于旋转矢量和四元数的方法分析了姿态矩阵解算中姿态、位置和速度的计算问题;采用多子样算法对姿态计算中的“圆锥误差”、速度计算中的“划桨误差”进行了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子样算法的捷联惯性基准建立方法能有效减小惯性测量系统随时间累积的计算误差,显著提高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心圆弧拟合椭圆没有准确的误差算法导至拟合椭圆的精度较模糊这一问题,根据图形分析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定解区间,导出了拟合椭圆的四心圆弧法向误差解析式,并根据法向误差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最小误差带,从而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最高精度,使四心圆弧是否可以拟合给定形状公差的椭圆有了准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心圆弧拟合椭圆没有准确的误差算法导至拟合椭圆的精度较模糊这一问题,根据图形分析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定解区间,导出了拟合椭圆的四心圆弧法向误差解析式,并根据法向误差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最小误差带,从而确定了四心圆弧拟合椭圆的最高精度,使四心圆弧是否可以拟合给定形状公差的椭圆有了准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进  杨晓光 《城市交通》2010,8(3):50-57
平面式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出入口最小间距影响因素复杂,科学确定其值对提高快速路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已有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平面式快速路出入口特征,对四类出入口组合的出入口间距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平面式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以快速路主线车道数、主线流量、出入口流量、辅道流量为输入条件,计算满足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出入口最小间距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各类影响因素,可针对具体条件得到更为科学的平面式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值。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是施工测量的关键环节,而圆形结构的垂直度控制难度更大。在超高层圆形建筑施工中,通过采取内控法与外控法相结合的施工测量控制技术,使建筑物的竖向控制达到了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周家嘴路车流起动波速统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实际观测和统计分析 ,论证了平面交叉口红灯转绿灯时车流起动波速可以满足正态分布假设 ,更可以满足泊松分布假设 ,后者拟合优度高于前者。揭示了在周家嘴路条件下 ,随着车辆排队长度增加 ,起动波速会相应变大 ,呈负指数规律上升的趋势 ,与低速混合路段有明显差异。据此建议 ,如将交通流动力学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高架道路一类问题时 ,状态指数取值在 2 .5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8.
对2004年“公路桥规”提出的徐变系数函数先采用基于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分段拟线性回归法进行初步曲线拟合,再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徐变系数进行进一步的曲线拟合,将徐变系数函数方便准确地拟合成指数函数。解决了在计算徐变时寻求递推公式来求解徐变杆端内力的问题。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实用可行,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公路平面线形自动化设计中拟合曲率图的识别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 ,如何将样条似合曲线转化成传统的平面线形 ,两者曲率图之间的转换是关键 .笔者重点阐述了拟合曲线曲率图转化成传统平面线形曲率图的自动识别方法 ,并用实例论证其可行性 ,然后利用得到的曲率图转化模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曲率图和平面线形的转化 .  相似文献   

10.
蒋伟 《交通标准化》2011,(16):89-91
传统的有砟轨道铁路测量主要满足线下工程,精度要求较低。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需要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坐标系统和起算基准,才能满足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的公路滑坡监测网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推导了以地平坐标系为参考坐标系的GPS公路滑坡监测网数据处理模型,提出了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拟稳点(或固定基准点)的相对稳定性进行检验的数学模型,采用拟稳平差法进行平差计算。在VC 环境下,开发了GPS公路滑坡监测网的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以此对某公路滑坡GPS变形监测网的3期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结果表明:GPS公路滑坡监测网的平面坐标中误差可以达到1 mm,垂直坐标可以达到2 mm,因此,提出的数学模型适合于GPS公路滑坡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2.
小矢跨比拱桥的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计算具有平面弯曲的矢跨比为1/12的双铰坦拱桥,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全桥空间受力有机玻璃模型,通过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对实桥的计算,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试验的测点和荷载工况.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将空间计算结果与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平面弯曲对本桥受力的影响,证明了本桥的设计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从沥青路面施工的基准面控制、摊铺料中石块控制、摊铺机械操作及碾压工序等几方面探讨了它们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常规规范要求之外应充分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技术十分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系统,而XML是一种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兴的数据管理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将oracle数据库数据转化为更为通用、更容易编辑的XML格式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异构环境下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流态、河段地形、水位、航行现象等方面介绍浅水区的特点,阐述了船舶驶入浅水区时的现象,以供船舶驾驶员判断不适航浅水区位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虑桩岩相互作用,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嵌岩抗滑桩进行内力分析。同时采用传统K值法,桩端支承条件分别按固定、铰支和自由考虑,计算出3种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桩身内力,并分别与有限元法的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K值法采用桩端固定支承条件得到的桩身内力更接近有限元分析结果,故在嵌岩抗滑桩工程设计中,桩端支承条件应按固定端考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离心试验的边坡倾倒变形下弯折带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坡倾倒变形过程中岩层弯折带的发育特征与演化规律是研究该类边坡变形破坏的地质过程与力学行为的关键. 为了揭示坡角变化对弯折带发育规律的影响,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原型边坡,概化设计3组不同坡角的试验模型,通过离心模拟试验,尝试再现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演化过程,分析边坡内部岩层弯折带的发育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倾倒变形主要发生在倾倒折断基准面上方,基准面与层面法线的夹角位于12°~16°,该值不随坡角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边坡倾倒变形时,弯折带由坡脚开始以参差阶坎状的形式向坡顶延伸直至贯通,坡度陡的边坡会在一级弯折带上方的已倾倒岩体中产生新的次级弯折带,边坡倾倒折断模式由单级折断逐渐转为多级折断;弯折带孕育过程可概化为3个阶段:岩层弯曲变形、坡脚破裂-弯折带向坡顶延伸、弯折带贯通-坡体临界失稳;坡角变化对边坡倾倒变形发育特征有较大影响,随着坡角的增加,边坡倾倒变形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大门大桥主塔施工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门大桥主桥加密控制网情况,分析大桥主塔的测量定位控制技术、方法及精度,采用相对基准三维极坐标法和相对基准差分三角高程法进行塔柱平面及高程的测量放样,实践表明,其测量精度和放样误差完全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该法方便易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且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对今后海中高塔柱施工建设的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平面线形设计是公路线形设计的基础。对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而言,路线设计对工程造价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结合某公路改建工程平面线形设计,提出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应选择适当的公路线形指标,从而达到既满足行车要求,又使工程造价最低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