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流程出发,对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能力确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能力匹配关系提出编组站规模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总结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对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提升体现,运用能力匹配原则对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配置规模进行分析和关键点评测,给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效率提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指标,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到解子系统是编组站改编作业的核心,对其作业能力的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离散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符合编组站系统复杂、作业过程多样的特征,可以综合考虑到达流分布、作业时间分布、解体方法多样、作业进路冲突、设备配置变化、固定作业时间不同等多种条件,可以准确地得到计算结果,是编组站作业能力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编组站设计、生产及运营管理中,对车站作业能力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编组站系统复杂,作业过程多样,作业能力既取决于车站技术设备,又与车站的外部条件密切相关,要得到准确的作业能力并不容易,国内外学者和专家进行过大量研究.文章通过分析编组站的作业特征,综述编组站作业能力计算的理论和模型,探讨和论证采用计算机方法和仿真理论...  相似文献   

4.
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编组站实际作业过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编组站车流到达的不均衡性,将每一时段[ti-1,ti)的车流输入强度划分为3种不同的到达状态,结合对车流状态及编组站各系统能力的分析,得出编组站系统作业能力的协调度计算公式,最后,根据某编组站的实际车流量,计算出该编组站车流密集到达状态下的系统协调度。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所得出的协调度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出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编组站整体作业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编组站是铁路货物运输重要节点,货车(车辆)技术作业大多在此进行,其设备利用率是衡量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分析编组站技术作业,设计技术作业仿真系统的理论结构模型,结合仿真软件总结仿真建模流程并建立编组站技术作业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进行技术作业演示以及技术作业影响参数变化实验。  相似文献   

6.
张倩  李达知 《铁道运营技术》2012,18(1):28-30,35
对大型编组站列车、调车等技术作业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各作业过程在编组站作业系统仿真中进路的速度一距离曲线及其特点。建立了大型编组站技术作业时分仿真模型;分析了编组站内仿真的特点,指出其与区间仿真的不同之处,并进行了列车模型研究及技术作业过程计算研究。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编组站服务产品的内涵及为实现服务产品编组站具备的主要功能,针对当前铁路运输市场化经营给编组站运营带来的影响,从编组站运营理念、作业分工、作业组织与管理、运营工作的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编组站服务功能、提高运营效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对编组站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研究货检系统信息管理和作业平台的搭建,整合超偏载检测监控系统、轨道衡计量监控系统、超限检测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同时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信息共享,完成编组站货检综合性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结论: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的实施,实现了编组站货检作业集中调度、集中管理和集中处理;通过创建货检作业新流程,实现货车从进站到出站全过程动态追踪,实时监控;实现编组站货检作业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为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根据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设计的实施,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它适用于新建或既有编组站改扩建货检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评估现有各种编组站模拟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各自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编组站作业过程实时模拟模型,主要有:1.运用专家系统的原则,构造了评价和优选编组站作业组织方法的模拟模型;2根据编组站按图行车的特点,建立了以到,发运行图为基础,动态模拟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宴时模拟方法;3.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和评价了编组站按图行车组织的有关方法,井给出了车站作业计划的计算机模拟资料,为编组站的作业计划的自动编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整合行车调度系统信息、联锁信息、驼峰自动化系统和调机综合安全监控系统信息,结合先进的车号识别和计轴技术进行作业计划执行的跟踪,实现自动采集作业时间,反馈作业实绩,使编组站综合自动化中管控一体化达到无缝链接,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编组场尾部判辆技术实现编尾调车作业跟踪,对提高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模型,讨论利用传感器判断车列辆数和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编组站的驼峰和编尾主要完成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为了防止溜放的车组冲过停车线进入尾部咽喉区,需要在编组站驼峰尾部配置停车防溜控制系统。为此,研究TYTK型停车防溜控制系统,以及与SAM系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铁路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使用编组场分类线,保证按编组计划编车、按运行图行车,每个编组站对其编组场分类线的使用都进行了相对固定的分工。针对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编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以及各使用方案所对应的编组作业所耗费的调车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为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优选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无线以太网(IEEE 802.11b)技术在铁路列车编组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铁路列车编组场的业务需求和无线以太网技术的技术特点,论证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于铁路站场通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结合铁路列车编组站的具体应用背景提出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在列车编组站中应用的实现方式及网络结构。依据铁路列车编组场的实际情况和对无线以太网设备进行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在工程应用中应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编组站与衔接区间能力协调含义的基础上,以预测期时编组站能力紧张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线路区间车流量调整和编组站解编系统能力改造2种措施,提出编组站与衔接线路区间能力协调模型,并利用LIN-GO数学软件实现求解.  相似文献   

16.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模拟系统根据SAM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架构,针对集中控制、联锁、驼峰、车辆跟踪等主要功能,采用演绎法,利用经验的技术信息建模,设计搭建工程化的模拟系统,建立编组站作业动态模拟模型。SAM系统借助模拟模型,采用离线建模方式进行系统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性能等,提高系统的成熟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是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在研制及推广过程中,针对既有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需求,在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系统仿真及综合测试,以保证系统在不影响站场现有作业的条件下开通应用。通过新丰镇SAM系统的推广应用,开发了一套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的仿真及测试平台,对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起到极大的作用,保证系统在现场的安全应用和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从编组站作业环节出发,结合中国铁路编组站各业务流程,提出了一个新的回放系统设计理念。作为CIPS系统的一部分,面对复杂的作业流程,如何通过回放系统完整地再现编组站作业的全过程,是CIPS综合回放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结合CIPS系统在成都北编组站、武汉北编组站及贵阳南编组站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回放系统需要面对的业务需求及其相应的数据表达方式,同时对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对CIPS综合回放系统在编组站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编组站外勤人员传统作业方式中接受的信息和实际情况不一致、作业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编组站外勤移动系统的解决思路,以编组站外勤人员作业管理过程为走向,与McWiLL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智能型手持机相结合,通过设置核心网设备和无线网络基站,设计了编组站外勤移动系统,系统具有外勤人员手持机登录、身份确认、手持机派班、数据传输、语音通话、拍照上传、岗位作业移动式处理、信息实时上传等功能。在兰州北编组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外勤人员作业无纸化及数字化办公,改善了外勤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